全球疫情对航运业的深远影响
受全球疫情影响,航运业面临停航、运费上涨及新附加费征收等多重挑战。5-6月期间,亚洲至北美/欧地航线共计停航167个航次,不同港口受影响程度各异。
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等多家船公司为应对市场变化,相继提高运价或引入新的附加费用[1]。
停航运力分析
在总计停航的167条航线中,有66条属于季节性停航。具体来看:
- THE联盟停航34条航线(占比32%);
- 海洋联盟停航24条航线(占比23%);
- 2M联盟停航25条航线(占比24%);
- 其他或独立航线停航22条航线(占比21%)。
进入六月后,停航趋势有所调整:THE联盟停航24条航线(占比39%),2M联盟停航19条航线(占比31%)。
从运力减少角度来看,第19到26周期间,整体运力减少约19.6%。其中北欧航线受停航影响最显著,其次为地中海航线。
中国沿海十大港口停航比例
根据统计,环渤海港口中,大连港未受影响,青岛港停航占比26%,天津港停航占比4%。
东南沿海港口方面,福清港停航比例高达63%,厦门港停航占比16%。
长三角港口表现如下:
- 宁波舟山港停航占比21%;
- 上海港停航占比19%。
珠三角港口数据如下:
- 广州南沙港停航占比17%;
- 招商蛇口港停航占比18%;
- 盐田港停航占比15%。
港澳台及海外港口显示,香港港口停航占比10%,韩国釜山港停航占比21%,新加坡停航占比16%。
运价与附加费动态
据航运分析机构sea-Intelligence称,大量停航并未抑制运价增长,扣除燃料成本后,运价较去年提升25%-40%。
以下为部分船公司新增的附加费用情况:
马士基征收新附加费:
- 自印度南部和东部港口至欧洲北部和南部国家干箱货物旺季附加费(PSS)生效;
- 西亚和中亚地区至远东地区干箱货物PSS同期调整。
CMA CGM新附加费:
- 地中海港口至中东和红海港口及内陆港口每箱加收300美元;
- 北欧港口至中东和红海港口每箱加收150美元。
赫伯罗特多轮提价:
- 北欧至远东地区集装箱运价上调;
- 蒙德拉至阿拉伯湾和吉达航线普遍涨价;
- 东亚至南美东海岸集装箱收费增加600美元;
- 东亚至北欧和地中海西行贸易实施新海运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