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信用卡跨境额将超4000亿 第三方加速分羹

信用卡跨境额将超4000亿 第三方加速分羹 上海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2015-12-21
10
导读:随着移动互联网与信用卡的结合,人们通过移动终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境内境外、线上线下交易成为可能,消费时

信用卡跨境支付业务蓬勃兴起

移动互联网推动信用卡消费全球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信用卡的深度融合,人们通过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完成境内外、线上线下交易,消费时间碎片化和空间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信用卡跨境支付业务因此迅速崛起。

1. 信用卡跨境支付:商业银行的新“蓝海”

在全球贸易一体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信用卡跨境支付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新焦点。伴随居民消费升级,跨境消费已成国人消费的重要转向。据《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5》预测,2015年境外消费额将达到1550亿美元[1]。2012年至2014年,我国境内信用卡跨境交易额年均增幅超过20%,专家预计2015年交易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1]。 在此背景下,各大商业银行积极布局跨境支付市场。例如,中国银行推出“精彩系列”主题营销活动,促进持卡人跨境购物;招商银行联合VISA发布全币种国际信用卡,提供人民币自动购汇特权;工商银行推出的环球旅行信用卡则集多种特色权益于一体,并具备消费返还现金功能[1]

2. 第三方支付机构加速分羹

在“双11”等消费节点,第三方支付机构不断切分信用卡支付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双11”开始半小时内,“花呗”交易额达45亿元;“白条”在35分钟内实现交易额1亿元,超过去年全天总额[2]。自2013年起,外汇管理局逐步放宽政策限制,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全面放开,涉及货物贸易、留学教育、航空机票和酒店住宿等领域[2]。 消费者对实时货币转换、汇率风险规避、境外消费贷款等增值化服务需求日益强烈,这对商业银行跨境支付业务的平台化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2]

3. 信用卡支付安全仍需重点关注

近年来,信用卡欺诈风险呈现高科技化、全球化、专业化、多元化特征。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信用卡欺诈风险损失逐年上升,境内外互相传导的趋势加剧[3]。境内利用互联网快捷支付方式盗用信息成为欺诈防范的重点领域。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普遍存在的“重规模、轻风控”问题,给欺诈防控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3]。 不法分子通常通过虚假网站、客服电话或手机病毒等手段获取持卡人信息,再通过修改或新增银行预留手机号进行盗刷操作[3]
上海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SCEA
协会成立于2014年1月20日
热忱欢迎全球各地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民间组织、科研机构及其他经济组织加入(sfxia@ceair.com)
欢迎来稿:zhuqy@ceair.com
文章来源:【上海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公众号,原文《信用卡跨境额将超4000亿 第三方加速分羹》,大数AI优化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0
0
上海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协会信息发布平台,分享协会最新动态以及行业资讯。
内容 7108
粉丝 0
咨询
关注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认证用户
上海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上海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协会信息发布平台,分享协会最新动态以及行业资讯。
总阅读22.0k
粉丝0
内容7.1k
咨询
关注
加入卖家交流群
  • 平台社群
  • 城市社群
  • 品类社群
  • 推广营销社群
  • 其他跨境社群
文章目录
信用卡跨境支付业务蓬勃兴起
移动互联网推动信用卡消费全球化
1. 信用卡跨境支付:商业银行的新“蓝海”
2. 第三方支付机构加速分羹
3. 信用卡支付安全仍需重点关注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