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中国物流集团、德铁信可、聚盟、日日顺供应链、递四方、G7易流、路歌……如何迎接2024?

运联智库
2024-03-25
1564
shoptop 【建站扶持计划】

免费7天,首月1元! 16大主流媒体免费开户

立即查看>>

大数跨境 导读:市场的温度与企业经营者的体感,“焦虑”成为物流人的共性
产业结构的新旧交替,正在带领供应链企业走向两个极端。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过新赛道上玩家井喷、增长翻倍、躺着赚钱,当然,也看到太多企业陷入极致内卷、货量萎缩,甚至倒闭跑路……
 
市场的温度与企业经营者的体感,“焦虑”成为物流人的共性。
 
在运联智库主办的「运联年会:2024(第十一届)趋势与预测大会」上,运联智库联合创始人&总裁王阳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当前的时间节点谈趋势,不是单纯从宏观上看大势,更要聚焦微观个体、具体问题。微观的预测,就是我们把“心中的蓝图”讲出来。所谓蓝图,就是我们心中关于未来一年甚至多年的目标、路径、节奏、力度。
 
(运联智库联合创始人&总裁 王阳)
 
当赚钱模式从吃行业红利,过渡到吃商业壁垒的红利时,企业如何活下去、活得好?

新判断:

结构调整、规模出海、创造价值
 
新需求没有消失,只是在转移。
 
时代红利里,企业很容易跑出漂亮的增长曲线。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分析到,做企业就是四个字:“供给”和“需求”。过去我们的成功,是基于超级需求的驱动,企业家往往只需要考虑一件事就是供给。
 
但是现在,无论是国内需求还是国际需求都变成了“慢变量”,用过去简单地叠加产能就能增长的时代过去了,需求在变,供给也要变。

产业结构调整。

明显的一个对比就是,去年我国GDP增速为5.2%,但相信大多数物流人的体感,并不是有那么舒适的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变化是,单位GDP产生的货量规模可能是下降的,这意味着单纯用低价的标品服务规模的需求,正在被新的需求所替代。
 
汪鸣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供给创造需求,用新的供给,创造出新的、能够创造价值的需求;是需求引领供给,是通过需求端的重新整合,引领更高质量的供给。
 
所以,物流人等待的那一个野蛮式增长的春天,大概率不会再来了,来的是另一个春天。这个春天,就是中国物流企业的第二次战略机遇: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就是新技术、新场景、新动力、新业态。
 

制造业规模出海。

 出海,在跨境电商的爆发下,正在成为驱动物流企业增长的新变量。而今这一变量正在从消费端向制造端拓维。
 
据长江证券研究所总经理助理、交运行业首席分析师韩轶超判断,2024年物流出海仍存在比较大的机会。物流出海方向会出现三大方向:第一个是原材料进口端的机会;第二个是高端制造业出海的机会;第三个是电商出海的机会。 
 
(长江证券研究所总经理助理、交运行业首席分析师 韩轶超)
 
事实上,物流“国家队”也看到了制造端的机会。当前出海已经陷入内卷的环境中,新玩家尤其需要考虑差异化。在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董事长李勇昭看来,供应链管理就是运用一切方法,让从头到尾的供应链过程变得更优化。而产业带独立站便是制造端规模化出海的一个重要抓手。
(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董事长 李勇昭)
当然,国内物流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国际物流巨头也正在走进来、沉下去。
 
德铁信可大中华区副总裁、合约物流总经理谢伟宁认为,销售渠道变化方面,出口转向国内国际双循环,B2B转向线上线下融合;市场需求变化方面,需求更多地向下游转移,单一的、有规律的订单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小而频繁的订单;国家政策也有发生重大变化,比如医药两票制,提高了物流企业的准入门槛;各地政府的土地政策,使得物流企业取得土地资源的难度堪比登天;人力政策上,老龄化等现实问题,使物流企业用工成本大幅度提高。
 
(德铁信可大中华区副总裁、合约物流总经理 谢伟宁)

用价值创造重新连接生产要素。

 根据G7易流创始人、CEO翟学魂从平台数据中观察到的变化来看,2023年公路货运流量只比2022年增长了1%,其中单趟运输的运距降低了10%左右。现在这个节点,供应链出现短链化的现象。
 
(G7易流创始人、CEO 翟学魂)
 
另外,短链化的一个特征是供应链条的高效化。在日日顺供应链总经理于贞超看来,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已经没了,有的是存量市场。大家怎么活得好、活得精彩?就是要在全流程上提升成本竞争力,靠横向拉通的协同以及数字化管理升级,降低损耗,提高效率。

(日日顺供应链总经理 于贞超)
 
这也就是汪鸣提到的机遇。现在是供应链物流行业的第二次机遇,背后的逻辑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其本质就是行业进入存量发展时代,企业创造价值能力的提升才是关键,而不是传统的价格竞争和要素的简单扩张。
 
据维天运通董事长冯雷分析,过去跟在物流后面的词,大多数是“成本”,而现在需要考虑的是物流效益。因此,供应链中的“重构”,是重构里面的生产要素,比如数据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也就是新质生产力。
 
(维天运通董事长 冯雷)
 
这种比拼会传导到供应链的运营层。聚盟共建董事长兼总裁张玉晶认为,过去,大票零担PK的是某一段,而不是整个运输链。未来,大票零担一定是通过网络化、节约化,更好地为上游的制造业、合同物流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包括提供最优成本。
 

(聚盟共建董事长兼总裁 张玉晶)
 

新路径:

控制增长、管理预期、做强壁垒
 
告别规模化增长的时代是确定性的,在存量时代,调结构、调利润、调成本成为共识。
 
首先就是控制增长。
 
运联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忠心从过去一年走访的物流企业中,发现几个现象,大多数企业面临两位数的货量下降,那些追新能源、追光伏风口的企业赚钱的不多,大批出海的玩家在被割韭菜。

(运联研究院执行院长 李忠心)
 
这背后的原因是,长期行业红利驱动的时代,大多数物流人是“投机思维”。这种思维逻辑下,物流人遇到增长瓶颈时,往往第一反应是哪个行业好做。
 
从大环境的背景来看,洗牌的概念正在自上而下地渗透到物流人的认知里。山东顺和商贸集团物流研究院院长曹松荣认为,物流行业内卷严重的情况下,一定的淘汰和洗牌对维持行业健康度是有利的,否则大家都吃不饱。
 
(山东顺和商贸集团物流研究院院长 曹松荣)
 
第二是管理预期。
 
基于对市场的判断,李忠心建议物流人应该放弃幻想,面对现实。2024年体感肯定也不会好,建议大家更关注利润和现金流,把收入增长指标降低10%。至于要不要出海,建议大家非必要不出海。
 
第三是做强壁垒。
 
典型的案例就是,过去巨头都在搞多元化,但是在2023年巨头开始聚焦,比如京东物流将快运业务交给德邦运营,顺丰出手丰网,聚焦时效件。
 
再比如在同城货运领域,烧钱补贴的时代过去了。滴滴货运副总经理杨波认为,过去同城货运平台主要服务的是小B和C端用户,接下来滴滴货运会为B端服务提供合同物流服务。滴滴货运捕捉到的机会是:新消费趋势的变化正在倒逼终端门店,需要用更少的库存、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有更高的时效要求,所以现在有大量的前置仓出现。
 
这意味着信息的匹配不是核心,尤其是应对电商大促时,如果司机管理不善、服务颗粒度不够、装载率过低,运营成本很难适配更广泛的B端市场,因此企业的壁垒要更重运营。
 

(滴滴货运副总经理 杨波)

 运联智库预测,消费模式的转变和市场对短供应链属性的需求,会给城配企业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巨大的战略机遇,提升车辆资产管理效率是城配运营和“瘦身”的核心。地上铁服务于物流客户10万辆新能源物流车,沉淀了快递快运、快消品配送、冷链运输等多场景的3+N车服解决方案经验。大会现场,运联智库旗下运联研究院联合地上铁共同发布《中国城配行业发展报告》。
 

 
如今,火热的跨境电商物流也呈现这种趋势。在递四方副总裁戴彬看来,跨境电商正在向成熟发展阶段转换,过去与跨境电商匹配的物流服务更多是直发的,随后陆续转为“直发+仓发”,现在开始进入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时代,并且开始强调供应链的柔性。
 
这背后的核心,是构建“全链路服务+分段服务+一件上门揽收+个性化服务”的服务壁垒,以应对shein、tiktok、temu等新平台的需求。
 
(递四方副总裁 戴彬)
 
运联研究院高级研究总监田勇认为,判断物流企业出海的核心竞争力时,可以借用一个“三步模型”:第一步看资源的掌控力。即履约链条中最核心的资源究竟掌握在谁手里,这决定做交付时能不能有足够强的掌控力。
 
第二步看资源运用能力。国际履约链条非常长,异常点也多,当异常出现时如何第一时间将其处理掉,或者能够丝滑地把各个链条的资源链接起来,考验的是资源运用的能力。
 
第三步才是看产品。面对客户的定制化和标准化要求,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能否通过产品力的打造把获客效率做到最优。

(运联研究院高级研究总监 田勇)

新逻辑:全产业链、回归本质

 从过去几年的市场情况来看,头部巨头类似阿里、京东、德邦、安能等企业纷纷进行组织变革,企业的增长逻辑与估值逻辑都在变。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熟悉的面孔,正在将中国经验加速输出国外,找到新的生意。
 

这种变化中,也正在呈现几个特征:

强调全产业链。
 
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欧亚卡航运营官王斌认为,中国制造走出去已是必然,必须要走出去。中国制造的品牌能力、核心产品力在市场上,特别是海外市场。
 
(欧亚卡航运营官 王斌)
 
那么,如何走出去?青岛西海岸利达物流总经理王泓久认为:“走出去,活下来”,问题肯定是有的,但办法一定比问题多。
(青岛西海岸利达物流总经理 王泓久)
 
商流影响物流,这一逻辑在国内的各个细分市场正在得到验证。因此,当物流老兵选择创新时,鑫磊物流创始人、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城创始人王武军看到,物流出海不是单纯的运输出海,而是产业链的出海,其在中亚市场率先以“商品城”这样的商流模式为抓手,输出供应链。
 
(鑫磊物流创始人、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城创始人 王武军)
 
当然,随着商流的发展,物流本身也在开始分层。
 
据中安国际物流合伙人季同分析,出海可以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是资产、客户、运营范围都在海外,竞争点是管理团队、管理能力以及车辆、仓储等资源。第二个是把中国的货运到海外。国际专线的核心竞争点不在运输、不在车队,更多在通关成本、在清关能力,也就是当地的人脉和资源组织能力。
 
(中安国际物流合伙人 季同)
 
正如上面所说的,出海不是一个新词,一拥而上大概率会被割韭菜,因此出海路径显得格外重要。
 
在硕豪国际物流总经理马庆斌看来,做国际货运、国际货代和国际物流的入门,就是物流出海。国内的物流企业要涉足这个行业就得从零开始,如果把所有的步骤都准备好,机会也错过了,商机也没了。
 
(硕豪国际物流总经理 马庆斌)
 
2)回归经营本质。
 
如果说过去几年,“跨界”是供应链物流企业的一个关键词,那另一大关键词一定是“IPO”。
 
但现在看来,上市并不代表着光鲜与亮丽,破发、腰斩、退市是这几年常见的状态。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投资人都没能避免这场灾难。因此,资本对企业的估值逻辑也开始发展变化。
 
隐山资本董事总经理张羽认为,整体而言,现在的资本市场已经从PS估值体系,变成PE估值体系,所以会对上市物流企业以前的估值造成一定压力。现在还未登录资本市场的物流企业,要静下心来,能够用时间换空间,然后追求发展。

(隐山资本董事总经理 张羽)
 
可以看到,类似货拉拉、安能、壹米滴答这样过去用利润换空间的企业,陆续在战略上进行转型,并在去年陆续实现规模性盈利。
 
“供应链物流是可以长期创造价值的。每个人都要回归到商业本质,你能创造多大价值、赚多少毛利,最终都能够体现到你的财务数据上。未来两三年,投资人会非常理性,投供应链物流的也会非常少。少一点故事,多一点务实的基本面和业绩,大家就都能活得更舒服一点。我们始终相信,供应链物流还是持续有机会的,大家应该保持乐观,但不要向往以前讲故事就能融到很多钱的时代。”经纬创投投资董事周伟这样说道。
 
(经纬创投投资董事 周伟)
 
天风证券交运行业首席分析师徐君认为,物流本身具备的属性非常多元化,包括一定的共用事业属性、消费属性,以及一些领域也具备一定的周期属性。从投资建议的角度来说,物流行业每个领域都有商业价值和投资价值,只不过研究难度、投资难度不同。
 
(天风证券交运行业首席分析师 徐君)
 
整体看来,寒冷的冬天,冬眠不是唯一的过冬方式。无论是从时代发展的背景上看,还是从企业增长的路径看,环境发生变化时,跨界、出海、新能源都不是解决焦虑的办法。不会游泳的人,换泳池也是没用的。
 
核心在于,物流人要从过去的投机思维惯性中走出来,转向构建成本能力、运营能力等商业壁垒上来。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大数跨境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大数跨境;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 contact@10100.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运联智库
热爱物流的人每天都在看!运联旗下媒体平台,关注物流业,关怀物流人,提供市场动态、案例分析、趋势研判、社群链接。十一年来,运联始终聚焦物流行业,助力企业成长、传播行业价值、推动产业变革,深刻影响了物流行业发展。让世界重新看见物流!
内容 171
粉丝 1
关注
运联智库 热爱物流的人每天都在看!运联旗下媒体平台,关注物流业,关怀物流人,提供市场动态、案例分析、趋势研判、社群链接。十一年来,运联始终聚焦物流行业,助力企业成长、传播行业价值、推动产业变革,深刻影响了物流行业发展。让世界重新看见物流!
总阅读598.1k
粉丝1
内容171
主页
关注
大数跨境
跨境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平台
www.10100.com

公众号

公众号

大数活动

小程序
旗下产品 M123.com
M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