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隘口镇:产业扶贫、电商助力与环境嬗变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带动:短能增收、中不断档、长能致富
秀山隘口镇,曾是市级深度贫困乡镇。2017年以前,这里自然条件恶劣,高山连绵,道路状况差,过半村寨无电话信号。
2017年8月以来,隘口镇以“大美乡村·山水隘口”为目标,围绕建成全市“产业扶贫示范镇、电商扶贫示范镇、金融扶贫示范镇、美丽乡村示范镇”,全镇2.4万名群众齐心协力绘就脱贫奔康图景。
特色产业成为核心引擎。 2020年12月,“消费扶贫·渝你同行”秀山县活动在江北区观音桥商圈举办,通过现场销售、展示、直播带货等,推广腊肉、茶叶、太空莲、金丝皇菊等优质农特产品。
近年来,隘口镇按照“3+X”规划和“短期能增收、中期不断档、长期能致富”思路推进产业发展,消除摞荒地2.8万余亩,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39405亩,粮经比从6:4调整为1:9,实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布局。
同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8个,流转土地12016亩,发展农户3969户入社。2019年,农户收入达1400余万元;2020年,村集体收入63.4万元,全面消除“空壳村”。
电商助力:彻底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隘口镇以电商为突破,打造乡村扶贫产业园,免费培训农民掌握电商技能。目前,培养电商人才269人,其中建卡贫困户58人,开设网店85家。
2019年10月,建成集农产品加工、集配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网货加工基地,招聘员工67人(含建卡贫困户24人),人均年工资3万元以上。
创立“山水隘口”品牌,研发30个产品上线各大电商平台,与17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通过“中心户”模式,连接普通农户与电商平台,已发展中心户73户。
环境嬗变:近年来脱贫项目相继完工
洪家寨民宿群自2021年“五一”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实现营收120余万元。
隘口镇新建及硬化通组公路112.846公里,产业路82.9公里,入户便道33.6公里,新修桥梁8座,实现交通互联互通。
总投资40241.05万元,启动脱贫项目147个已全部完工。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完成率均达100%,宽带和电话信号覆盖率亦达100%。
建设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占地4191平方米,可容纳150名特困群众入住。
隘口镇党委书记刘红明表示,今年将围绕“大美乡村·山水隘口”发展思路,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