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中国企业的出海大时代

中国企业的出海大时代 霞光社
2023-12-18
8000
导读:“华夏文明要站起来,必须从海上的竞争来赢。”
1984年8月,当一艘装载3万套汽车万向节的货轮从杭州萧山发出,跨过重洋抵达美国时,大洋彼岸美联社敏锐地发出一组电讯:

“一家农民办的工厂,成了中国第一家在美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中获得成功的企业。”

这家农民办的工厂,彼时还是一家乡镇企业——杭州市萧山镇万向节厂(万向集团前身)。

38年后,这家乡镇企业的创始人将代表中国汽车行业,赢得全球汽车行业最高荣誉奖——美国汽车名人堂。

万向节厂在海外市场探索的第一步,也是建国后中国民营企业出海跨出的最早一步。

此后的几十年里,万向集团先后成立美国公司,通过从供应商、投资者到合作伙伴的角色演变,逐渐融入当地;并敲开美国通用公司的大门,进入了美国主流市场;2000年,万向又开创了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今天,万向已是中国民营企业全球化的代表之一。

如果从万向的第一步算起,中国民营企业“出海”至今已有近40年。40年里,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实现了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在制造业领域,有万向、福耀、三一等一批国际化企业;在科技领域,有华为、腾讯等具有全球布局的科技公司;在电商领域,阿里、拼多多以及TikTok等正将在中国成功验证的电商模式布局到全球,甚至中国电商平台已成为今年海外“黑五”购物节最大的看点;在泛娱乐领域,中国的游戏公司、娱乐公司也早已在全球市场遍地开花……

以财富中国500强企业为例,超过90%的企业拥有不同形式的国际化业务,其中近一半企业仍然将扩大海外国际化业务作为企业未来重要战略之一,但扩大国际化业务的方式已不仅仅集中于海外投资并购,而是兼顾海外本土化运营,如海外营销能力建设、海外供应链与海外技术等。

这正折射了当下全球化时代的惊涛巨变——当全球供应链开始重构,各国开始重视自己的制造能力时,中国拥有的最全制造业门类、强大供应链成为一种稀缺能力,叠加中国快速崛起的数字化,中国企业正将制造业升级的能力扩展到全球,并成为全球化的新力量。

2022年7月的一个夏夜,美国底特律市底特律河旁边的会展中心门口热闹无比,一辆辆豪车在此停驻,身着礼服的贵宾陆续从车上下来,鱼贯走入会场。

里面举行的,是2022年美国汽车名人堂颁奖典礼。正是这场典礼上,中国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入选本届名人堂,与其一同入选的还有兰博基尼创始人费鲁吉欧·兰博基尼,以及丰田生产方式TPS创始人大野耐一。

这是这个全球汽车行业最高荣誉奖项诞生的83年来,第一次颁给中国人。而万向也是第一家以清洁能源汽车入选的公司。

鲁伟鼎出席颁奖活动,代表万向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上台接受汽车名人堂奖杯

享誉世界的汽车名人堂作为汽车行业的符号,首次把奖颁给中国汽车企业,这也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实际上,此次万向获取殊荣,也是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始争霸海外的一个缩影。

今7月3日,中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广汽埃安生产线下线。从第1辆到第1000万辆,中国用了27年;而从第1000万辆到突破2000万辆,中国仅用了17个月。同样在这个月,中国半年度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

为中国跃升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就包含这些新能源汽车。今年8月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234万辆,同比增长76.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79.5万辆,同比增长112.7%,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势头空前强劲。

在出海大势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也获得了全世界认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保有量均占世界50%以上。在欧洲,每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中国;在中东、在东南亚,开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以汽车为代表的中国工业,是过去几年中企出海的排头兵。除了万向、比亚迪、吉利等外,还有三一重工、柳工、海尔、海信、格力等等。今天,他们已经不仅仅是国内的龙头企业,更是所在领域的世界龙头企业,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第一批领航者。

在他们的带动下,一批批中国中小企业、“单项冠军”在近几年也加入这场出海大潮。

比如,从辊筒起家、成为该赛道“单项冠军”的德马科技,在全球已有十几个销售服务机构、四个海外组装工厂,它的目标是变成一个细分领域的小型跨国企业;位于中国“五金之都”永康市的哈尔斯从杯壶代工做起,如今已成为中国杯壶业龙头企业,并在海外收购瑞士百年品牌SIGG、在北美推出SANTECO品牌,累计在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售出4.5亿只杯壶;而浙江慈溪的一家小家电企业月立集团,单靠吹风机就做成全球最大电吹风生产制造商之一,产品远销美洲、欧洲、中东、南非、东南亚等地区,其中销往美国市场的产品占比一度达到公司出口总量的40%。

出海,已不是中国大企业的专利,而是优秀企业的必备特质。

这个特质,甚至已经蔓延到近几年中国崛起的科技独角兽身上。

比如SHEIN,借中国供应链优势和数字化能力,已成为估值9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TikTok至今成立不过6年,却已在社交领域撼动Mate,屡屡登上全球应用程序下载榜冠军,成为海外用户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而去年9月才推出的海外版“拼多多”平台——Temu,凭借强大的折扣能力量,成为今年“黑五”最大的黑马。

一时间,从美国的纽约、旧金山,到日本的乡下居民区,再到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上网购物成为最流行的消费方式。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电商以及线上支付等模式的全球化。

甚至在饮食上,中国的茶饮、火锅、老字号也正在席卷全球。比如,截至今年10月蜜雪冰城在海外已经有4000家门店,而去年年中其海外门店数量才1000余家,一年多增长近3000家;今年8月,喜茶走出亚洲开出伦敦首店,伦敦店开业当天,据说有消费者排队等待了6、7个小时才买上一杯来自中国风味的茶饮;而霸王茶姬在东南亚被消费者追捧的程度也不亚于喜茶,其70%的门店开在星巴克、麦当劳等大牌隔壁,月均营业额达到30万人民币,其联合创始人尚向民此前曾表示,2023年的“小目标”是加速出海开店计划。

在吃上,除了海底捞风靡海外,小肥羊、刘一手、蜀大侠、小龙坎、香天下、呷哺呷哺及旗下高端品牌“凑凑”等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火锅品牌,都已布局海外,并且受到了海外食客的喜爱。火锅已成为中国美食出海的先行者。

从制造业巨头,到隐形冠军,再到互联网独角兽,乃至日常消费品牌,中国企业出海的主体在一步步向越来越小的企业延伸,他们也成为中国企业出海新力量。

如果说过去的两个世纪,是西方企业全球化的时代,那么今天中国企业也开始加速走上全球化的舞台。时代已经在奖励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

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背后,是什么在推动?
这是一个答案极其多样的问题。
有人说这是因为国内市场太卷,中国企业需要到海外开拓市场;还有的说法是,中国企业在基于一些出海的方法论,到海外寻找新机会。
虽然说这些答案也没有错,但如果抽离最本质的内核,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核心力量,或许是中国企业当下积累的结构性优势,其包括供应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技术产品优势等。
先说供应链优势。有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位国际贸易从业者曾如此告诉霞光社:“我们有一个观察,在国际贸易平台上的新能源产品,但凡是来自中国的,都比其他地方的产品有绝对优势——同等质量的,中国的产品价格便宜;同等价格的,中国的产品功能更丰富,质量更好。”
其实不仅是新能源产品,几乎所有能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到汽车,往下到家电、生活用品,再到餐饮消费品,都遵循着这样一条定律。
这是因为,中国有着一套全球最完整的工业门类和最完善的供应链能力。
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工业门类越完整,也就意味着供应链的韧性更强——一旦供应链遭到破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自主修复和恢复。
过去,中国承接了全球的产业链转移,使得其在亚洲区域供应链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仅从亚洲主要经济体对中国贸易依赖看,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20年,东盟、日本和韩国从中国进口占其从全球进口的比重比2012年分别提高11.1、4.5和7.7个百分点。中国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疫情之后,当全球供应链遭受重创,面临重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在进一步突出。一份统计数据显示, 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由2010年的18.2%提高到近30%,相当于美(16%)、德(7.4%)、日(5.2%)三国之和,在全球占有绝对优势,印度、越南等其他国家在短期内无法超越。而叠加数字化、智能化对制造业带来的转型升级,这种竞争优势还在继续巩固。
这带来的一个现象就是,世界各国对中国供应链高度依赖。比如,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全球186个国家和地区中,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是中国的有33个,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是中国的为65个。
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庞大的劳动力数量,再加上巨大的市场需求,自然让中国产品做到极致性价比。
其次,是组织管理能力。
许多出海企业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在海外,许多当地的员工对待上班比较“自由”,有固定上下班时间,且周六周日会严格休息。这对于一些服务性行业而言,是很难接受的。
以快递为例,过去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快递只在工作日的上班时间配送,一个普通的快件在下单后最快也要一周才能送达消费者手中,有时候甚至要两周。但当中国快递企业带着在国内被验证过的快递模式来到东南亚、中东时,不仅大幅优化了当地的快递配送流程,更提升了快递的配送效率,一件商品在下单后三五天就能送达消费者手中。配送的快件快了,也多了,不仅消费者体验更好,快递员的收入也大幅度增加。
快递只是众多被“改造”的领域之一。实际上,中国快递被改造的背后,是整个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推动的。
互联网最重要的管理变化,就是组织扁平化,系统更灵敏。以TikTok为例,其海外团队主要由东道国本土员工组成,海外公司有足够的决策自主权。甚至TikTok内部员工也说不上公司的全球总部在哪里,“扎根本土+分散中心化管理”让其市场嗅觉更为敏锐。
这种组织管理方式,也促进了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的优化。
第三是技术产品能力优势。
过去十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黄金十年,这也造就了中国近8000万的工程师群体,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拥有工程师数量最多的国家,比美国还要多。
庞大的工程师群体,为互联网技术发展、科技产品迭代提供了雄厚的基础。今天,中国在电商、游戏、泛娱乐、乃至AI能力等领域,都已经跻身全球前列。中国的App,也跻身全球网民最受欢迎App之列,比如TikTok从2021年起便超越Facebook成为全球下载量第一的软件,并超越谷歌成为全球访问量最多的互联网网站, 上线5年(仅仅用了Facebook一半的时间)在全球月活已经超10亿人。
供应链优势、技术产品优势和组织管理优势,分别推动了产品品牌出海、APP应用出海和服务能力出海。三种出海方向相互促进,成为当下新的出海生态。

总结下来,当下的中国企业出海呈现三个特别大的变化:

第一,从大型企业到小企业。过去,出海的大多是国央企、行业龙头等大型企业;现在,很多中小型企业开始到海外经营;

第二,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贸易国,商品、原材料、半成品的出海占比较高。到现在,随着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提升,企业从贴牌变为品牌出海;

第三,从企业家出海到组织出海。过去是企业家在海外进行投资,现在企业更愿意本土化,把工厂和办公地点建到海外,雇佣当地员工,融入当地文化。

但是如果我们把视线放长远,当中国企业生而全球化了,他应该是什么样的底色?

这种底色,不会是单一的供应链能力,技术产品能力,管理能力,而是在这些能力更底层的一种特色——文化软实力。

此前,霞光社曾在江浙一带走访出海企业时发现,这里许多民营企业都带有很强的文化沉淀。

在“羽绒原料之都”杭州萧山,有一家专门制作羽绒产品的企业——浙江三星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过去这家企业主要为一些海内外大牌羽绒产品提供原料,此后随着外贸式微,三星羽绒逐渐通过跨境电商走上出海之路。2022年5月,三星羽绒在亚马逊上线了一款REST凉被,直接让这个品牌“出圈”,成为亚马逊平台上羽绒被品类的明星产品。

当身处其公司内就会发现,其出海成功背后有着极深的积累——在三星羽绒公司的展示厅里,有一座占地两层的羽绒博物馆。这里不仅展示了中国和世界的羽绒发展史,以及一些特有的羽绒原料,比如冰岛雁鸭绒,这种绒子含量近99%的羽绒原料极为稀缺,三星羽绒从冰岛进口后加工,供货给国产羽绒服品牌,以生产更为高端的羽绒服产品;还展出了科技结合下的各种羽绒原料,比如,带有微胶囊的芳香羽绒原料,带有发热纤维的发热羽绒,以及采用纳米材料的拒水羽绒……

三星羽绒展出的各种羽绒原料

在这里让人看到,一片轻微的羽绒背后,蕴藏的巨大文化,以及中国企业在其中的不断创新和突破精神。而随着REST凉被在海外畅销,中国的羽绒文化也渐渐流通到海外市场。

三星羽绒展现的是羽绒文化,而哈尔斯则是杯壶文化的代表。

在离萧山200公里的永康市,是中国的五金之都。这里有一家企业,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杯壶企业之一——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公司。其产品至今累计销量已达5亿只,不仅如此,2022年8月,哈尔斯旗下品牌SANTECO“钛一生水”智能钛杯,还搭载火箭与“东海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到太空,这验证了“钛一生水”智能钛杯的各项参数均符合航天标准。

哈尔斯杯壶展出的海外品牌杯壶

在这些看得见的成绩和荣耀背后,这家企业也逐渐积淀出一套杯壶文化。在哈尔斯公司办公楼一层大厅,便是哈尔斯的杯壶博物馆,从中国古代的杯壶历史,到世界杯壶历史,再到近代中国的杯壶行业发展,乃至不同科技材料打造的特殊杯壶,一间偌大的展厅里把人们对杯壶用具的探索展现的淋漓尽致——什么样的场景,用哪种杯壶;什么样的需求,用哪种功能的杯壶;什么样的人群,适合什么样的杯壶,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当身处这些博物馆内,你会发现:一家企业背后,最精髓的就是它所代表和创造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其实正是中国企业对外展示的内核——坚韧、创造、质朴等等。

“当我们把企业、产品出海到世界,也意味着我们把中国的东方文化带到全世界,我们也在改变他们的认知和生活。”一位出海创业者如此感慨。

回头看,过往四十年间,中国企业走完了西方两百年的发展历程,从引进来学习消化,到自己摸索创造,技术、产品、观念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迭代升级后,如今到了需要在反向走出去的时候了。这既是当下企业的时代任务,也预示着企业正进入新的生长高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曾讲过一句话:
“华夏文明要站起来,必须从海上的竞争来赢。”
世界银行有一个统计数据:尽管全球经济在过去十年间一直保持正增长,但各国的步伐并不一致——当今世界约有60%的经济产出来自距海岸线不超过100千米的沿海地区,一些国家尤其是内陆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甚至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同时它们会反过来制约经济全球化进程。
过去几千年前,大陆文明主导着人类文明进程;但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海洋文明开启,历史进入新周期。
汪品先院士曾撰文探讨海洋文明的内核。他认为,现代科学是海洋文明的产物。现代科学凝聚了多种文明的智慧,中国、印度、阿拉伯文明都有贡献,但主干却是古希腊的海洋文明。大陆的农耕文明要求继承、稳定,而海洋文明则主张闯荡、冒险,因此前者趋向于保守,后者倾向于变更,而这正是科学创新的前提。这一点对于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特殊意义。
这意味着,当代的海洋之争其实是科技之争,而“我们的海洋科技起步过晚、欠账太多,‘强国’之路相当艰辛”。
放眼当下,科技正进入大爆发时期,全球市场迎来新的变局。在这之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了内需+外需“双轮驱动”的基本特征。这也是过去数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全球多个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加深,一种“逆全球化”的声音隐隐响起。有学者认为,当下的全球秩序一方面可能会进入一个较长的崩解与重组期,难免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混乱与失序;但另一方面,可能会迎来一个无论在经济、文化、宗教、族群等方面,皆更能符合对等、互惠、多元、尊重以及公正、发展等原则的新世界,也就是更能构建一个体现“休戚与共”“和而不同”理念的全球新秩序。
全球经济进入周期性下行、世界消费需求进入疲软期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生产性企业而言,出海是打破周期性的关键之一。市场空间的差异、盈利能力的不同,使出海在过去成为无数制造类企业打破周期、再次成长之路。
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凭借庞大的全球市场,可以通过规模优势把工业品的成本迅速“摊薄”,实现工业所需的各种复杂配套生产,将各种工业品造得极具成本竞争力,并大大增强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
同时,伴随着近年来中国在AI等硬科技上的积累,可以推动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进入智能时代。
基于以上的变化趋势,每个中国企业都需要持续优化全球发展路线图,并在未来的海外经营中,将“本地化”作为融入海外市场的基础准则。
甚至,出海企业要像研究中国的“五年发展计划”一样,认识和研究海外国家的发展脉络。比如,印度尼西亚的“国家振兴计划”,东盟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土耳其的“中间走廊”倡议,沙特阿拉伯的“愿景2030”计划、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计划;乃至英国的“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波兰的“琥珀之路”等。
在这些政策之下,过去严重倾向于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地图,如今正被新兴市场重新绘制。据麦肯锡估计,到2025年,新兴市场将消耗全球近三分之二的制成品,其中包括汽车、建筑产品和机械等产品。预计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将占全球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些国家将继续深入参与全球商品、服务、金融、人员和数据的流动过程。
今天,许多中国企业已经从这些新兴市场的巨大需求中抓住商机,飞速成长。比如在手机市场,成立于2013年的深圳传音控股,成立之初就抓住了非洲、中东、拉美等市场对低价智能手机的需求,推出了大量价格实惠的智能手机型号,批发价格低于100美元。仅用十年,它已成为“非洲机王”,出货量超越vivo和荣耀,跻身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
再比如,今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的极兔,2015年从印尼起家,把国内验证过的快递模式在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市场铺开,在极大提升当地快递配送效率和快递体验的同时,也化身一匹黑马,仅用8年便达到了国内民营快递巨头们近30年才积累起的规模。
过去,人们眼中的企业全球化是一场缓慢的成长,是一场持久的积累,一个企业想要从本土延伸到海外,需要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来布局;但今天,出海,使得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速度大大提升,甚至像传音、极兔等企业,在成立之初就定焦全球化,主攻海外市场。
对中国企业而言,这种全球化的大提速,其实也是一种“时不我待”的成长要求。
当下,中国自身经济体正进入关键发展时期。2022年中国人均GDP为85698元(1.27万美元),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3.5万美元,是现在的两倍还多,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到2049年,按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预判,中国的人均GDP将达到45000美元,成为现代化强国。届时,全球化将成为中国企业的常态,是企业竞争力的“标配”。
这意味着,有远见的中国企业,需要从现在开始进行全球化的战略性布局,因为这已成为一场关乎企业长久发展和国家竞争力崛起的长久大计。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海外广告投放

海外广告投放

大数自营,全平台投放

霞光社
赋能企业全球化。
内容 221
粉丝 2
主页
关注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头图

营销推广专区

借助各大平台带来新流量,增强品牌曝光

广告图

Google广告

谷歌一级代理

广告图

Facebook营销

FB核心代理

广告图

TikTok ADS

快速开通高质量账户,支持全球投放

广告图

Bing广告开户

直连Microsoft Ads官方渠道

标签图片 推特广告标签图片 Criteo标签图片 Yandex标签图片 VK广告标签图片 拼趣
霞光社 赋能企业全球化。
总阅读2039.6k
粉丝2
内容221
主页
关注
加入卖家交流群
  • 平台社群
  • 城市社群
  • 品类社群
  • 推广营销社群
  • 其他跨境社群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