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家采购流程分析
本文从“海外买家通过什么渠道进行采购”、“产品推广的最佳时机”以及“大宗采购时间”三个方面对买家采购流程进行了深度剖析。
01 海外买家通过什么渠道进行采购?
海外买家的采购流程包括:制订采购计划、寻找供应商(展会、杂志、网络)、实地考察工厂及最终下单。
部分买家会直接通过网络寻找供应商,而传统买家则多依赖展会,并辅以网络筛选和洽谈。
分析:展会为买家提供了一个了解市场与产品趋势的机会,但因时间紧迫,买家通常会在展会前1-3个月通过网络初步筛选供应商。
推理:如果供应商不通过网络推广,即便买家来到展会,也不一定能够找到你的展位或给你充足时间展示产品。因此,在买家通过互联网筛选供应商时,确保自己进入其选择目录至关重要。
02 什么时候是产品推广的最佳时机?
10月-12月为买手制定采购计划的关键期,涉及年度销售总结、未来市场预测、供应商评估等。
此阶段买家可能:
- 替换不合格的供应商(质量、价格、服务不达标);
- 由于自身需求增长或原供应商放弃合作而寻找新合作伙伴;
- 为新产品开发寻找技术能力更强的供应商。
分析:此时,买家会利用B2B网站、采购杂志和专业展会等多种方式寻找新供应商并进行实力比较。
推理:供应商在此阶段进行宣传尤为关键,这不仅有助于抢占市场份额,也能延长新产品的高利润周期。
03 通常买家进行大宗采购的订单时间?
大宗采购主要围绕春秋两届广交会展开:
- 秋交会后订单:满足买家上半年市场销售需要,流程为9-10月寻找供应商、11月筛选、12月下单生产,次年2月开始销售。
- 春交会订单:3-5月寻找新工厂与新产品,5月考察筛选,6月下单生产,7月船运。
大宗采购高峰期通常出现在3-6月,覆盖全年较大订单。沃尔玛等大买家通常在每年2/3月份开始下单,并按销售计划分配到各卖场。
需特别关注以下两点:
- 延迟交货可能导致沃尔玛失去信任并对供应商处以高额罚款。
- 零星采购可能性较低,因小批量采购成本较高且风险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