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从OLED旗手到Mini LED转型
早期战略与辉煌
2008至2021年,创维通过大量投资成为中国市场大屏OLED产业的领头羊。然而,近年来其在OLED领域的发展逐渐模糊。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过往战略的依赖难以割舍;另一方面,巨额沉没成本限制了其技术路线调整。
OLED布局与挑战
自2011年起,创维在OLED领域动作频繁。包括成立广州新视界OLED实验室、推出首台中国OLED电视以及扩展模组产能等。
然而,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技术发展局限,如全球新冠疫情导致市场推广效率下降,以及缺乏核心技术定价权,创维在OLED业务中遭遇困境。
OLED面板依赖LGD供应,创维产品价格高昂且缺乏竞争优势。随着京东方和华星光电转向中小尺寸OLED,进一步挤压了大屏OLED市场空间。
Mini LED的崛起
面对行业竞争,创维将重心转向Mini LED技术,推出A5F系列新品。
尽管创维集团公关部对战略转型态度谨慎,但业内普遍认为创维已全面拥抱Mini LED阵营。
数据显示,2022年Mini LED电视出货量激增138.46%,而同期OLED电视单位出货量下降8.4%。
市场表现下滑
创维市场份额缩减明显。2024年线上市场排名跌出前五位,未能进入榜单。
洛图数据表明,中国电视品牌已形成海信、TCL、小米三足鼎立格局,创维及酷开品牌未上榜。
全球范围内,韩系品牌在高端市场拥有绝对优势。Omdia数据显示,LG和三星占据全球OLED电视市场近60%份额。
家族企业管理问题
创维在OLED战略上的起伏反映了职业经理人在家族企业体系中的困境。
王志国作为80后技术派少帅接手创维RGB业务后推行改革,但在复杂的内部关系网络下举步维艰。
创维家族企业氛围浓厚,供应链中多家企业与家族关联,管理变革阻力重重。
创始人黄宏生的多元化布局
创始人黄宏生复出后将目光转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创立南京创源天地并布局造车业务,但销量表现不佳。
2024年,创维汽车因健康系统宣传引发舆论风波,品牌形象受损。
目前,光伏业务成为创维第二增长曲线,受产业周期波动影响较小。
总体来看,创维需重新梳理各业务板块,在战略定力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