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与关税政策冲击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震荡
开年的跨境电商行业,犹如陷入贸易战疾风暴雨中的漩涡。关税政策调整及国际贸易规则变动,使企业承受巨大压力,而美国“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政策的反复,更令依赖直邮模式的跨境电商面临成本飙升与转型压力[1]。
2月1日,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随后取消了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关税豁免政策,但在一周后又紧急恢复,以应对海关检查成本上升及供应链混乱等问题[2]。
Temu模式转型
电商平台Temu受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政策影响显著,正从“全托管”向“半托管”模式转变,以应对运营成本增加的挑战[3]。同时,跨境商家也在探索独立站运营,寻求新的增长点[4]。
物流行业承压
美国新关税政策下,跨境物流企业面临成本上升与市场洗牌的压力。亚马逊FBA调整货件拆分规则,多家头部物流公司上调费用,而多链条布局的大型物流企业如马士基,则凭借其完善的业务体系持续增强竞争力[5]。
华尔街科技眼 原创出品
专注中韩经济发展和全球产经领域企业的深度报道,覆盖家电、3C、互联网、自动驾驶、半导体显示、消费等多个领域。
[2]美国政府关税豁免政策反复及其原因。
[3]Temu平台模式转型及相关影响。
[4]商家转向独立站及其他渠道的选择。
[5]跨境物流行业在关税政策下的变化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