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同款家电线上线下两种价背后猫腻:厂商卖场合伙设局

同款家电线上线下两种价背后猫腻:厂商卖场合伙设局 新熵
2015-10-20
35
导读:家电厂商为平衡不同渠道之间利益,习惯采用命名不同型号,将原本相同产品区分开,形成利于操控的价格差。当前传统卖场经常沦为商品展示基地的尴尬境地,但同时也是家电厂商线下体验最重要阵地,短期内不可丢失。故厂商通过多种小动作,暗助其维持不合理高价,毫无保护消费者权益之意,其心可诛。

家电“同质不同价”现象剖析

一年一度的“双11”即将到来,不少消费者计划在这一天抢购优惠价的电视和空调。然而,逛完几个商场后却发现,部分热门家电在线下卖场和电商网站存在配置一致但型号不同、价格差距较大的问题。

案例对比:

  • 苏宁售卖的型号为KFR-72LW/R1YH+2的奥克斯空调售价5599元,京东上配置基本相同的型号KFR-72LW/R1TC01+2售价仅5199元,差价400元,差异仅在于金属条颜色。
  • 标价3598元的KFR-35GW/BP2DN1Y-PA402(B3)美的空调,京东上型号为KFR-35GW/WPAA3的相同配置产品售价仅为2899元,差价近700元,区别也仅是外观花色少许不同。
  • 苏宁销售的43D2000n长虹电视售价2499元,而京东上的LED32B2080n长虹电视售价仅2049元,二者配置几乎一致,肉眼难以分辨。

据调查,奥克斯、长虹、美的、海尔等多款家电普遍存在这种线上与线下价格差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厂商通过命名不同的型号将相同产品区分开来,形成价格剪刀差以维持暴利空间。

不公平竞争对市场的阻碍

《中国电子报》日前披露,家电行业普遍存在渠道“同质不同价”的现象,一些厂商通过更换“型号”马甲,让产品的价格暴涨数百元,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欺骗消费者,同时也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究其原因,家电厂商为了平衡不同渠道的利益,采用了命名不同型号的手段。例如,面对逐渐成为主流的电商渠道,传统卖场成为了商品展示场,而厂商则暗中帮助卖场维持不合理高价或通过价格差补贴。此外,卖场工作人员习惯性散播关于电商“偷工减料”“售后无法保证”等言论,容易误导消费者放弃电商平台。

市场趋势与建议

尽管县城及乡镇地区的电商购物需求尚未完全满足,但随着国务院部署加快农村电商发展以及商务部下拨专项资金扶持农村电商,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善[1]

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的报告,北京地区因电子商务冲击,大批商场经营压力增大,转型为写字楼的趋势明显[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B2C家电网购市场规模达1361亿元,同比增长64%,家电网购在整体消费中占比逐步提高[3]

随着电商渠道的发展,消费者的购物方式正在发生巨变。未来,家电厂商应抛弃为保护线下渠道高利润而采取的不同型号定价策略,真正从消费者利益出发,定价更加透明公平,才能赢得市场尊重。

[1] 国务院决定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
[2] 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2015年第三季度华北区房地产市场回顾及未来展望报告。
[3] 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家电网购市场数据。

文章来源:【新熵】公众号,原文《同款家电线上线下两种价背后猫腻:厂商卖场合伙设局》,大数AI优化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0
0
新熵
洞察商业变量,探寻商业本质。
内容 2403
粉丝 0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新熵 洞察商业变量,探寻商业本质。
总阅读37.7k
粉丝0
内容2.4k
刷新
查看更多
加入社群
活动推荐 查看更多
加入卖家交流群
文章目录
家电“同质不同价”现象剖析
不公平竞争对市场的阻碍
市场趋势与建议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