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品牌跨界授权的新玩法
实体产品与品牌授权的差异
从产业价值链来看,利润更丰厚的玩法是“品牌/IP授权”。玩具多作为其他领域品牌/IP的载体出现,但随着授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及抗风险能力增强,一些拥有知名品牌或新品牌实力的玩具企业开始尝试对外品牌授权。
品牌授权不仅突破了产品形态限制,还从观念、文化、模式等层面提升了品牌价值,获得更多商机。以下通过三个案例具体探讨其操作方式。
案例1:Squishmallows
Squishmallows是美国乃至全球最畅销的毛绒玩具品牌,短短7年销量突破4亿只,年销售额增幅连续多年超过70%,全网曝光量超137亿次。
母公司Jazwares依托品牌高人气,于2021年正式启动品牌对外授权计划:
- 丰富形象资源:利用已有的近3000款毛绒形象作为品牌/IP图库资源。
- 定位生活方式品牌:目标群体为12~24岁年轻人,授权范围涵盖时尚美妆、家纺、文具、服饰鞋履等多个领域。
- 线上线下全触达:通过线下独家款、快闪活动及线上内容输出保持流量,官方社交渠道年均曝光量增幅超50%。
案例2:MGA娱乐
MGA娱乐旗下L.O.L.惊喜娃娃自2016年面市后迅速走红,2017年起布局全球授权,其成功模式具有较强可复制性:
- 新品牌授权:推出新品牌后,在市场认可阶段即启动授权,如彩虹高中娃娃(Rainbow High)和迷你宇宙工坊(Miniverse)。
- 经典品牌激活:针对贝兹娃娃和小泰克等经典品牌,结合现代流行元素重新定位授权方向。
例如,小泰克以户外探险为主题开发动画故事;贝兹娃娃携手网红模特进入时尚领域。
案例3:绘儿乐
对于无具体产品形象的玩具品牌,绘儿乐通过提炼经典蜡笔包装、丰富色彩和创意元素实现授权:
- 美妆合作:运用经典蜡笔包装及色盘选色搭配,突出个性美妆特点。
- 实景娱乐体验:打造Crayola Experience实景娱乐景点,目前已在美国开设5家,并寻求海外扩展。
来源:《中外玩具制造》杂志
编译:陈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