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编与电商结合助力薛庄村脱贫致富
传统产业转型激发新活力
薛庄村位于山东省南部,以柳编制品闻名。如今,全村依托互联网实现了经济飞跃。午后的气温攀升至35度,村民刘约胜仍在家中编织柳编坐垫,他的宠物篮和其他产品堆满了房间。48岁的刘约胜是土生土长的薛庄人,他从幼年开始学习柳编技艺。
村民们世代种植柳树并将其编织成各种家具和装饰品。然而,传统销售渠道有限,收入微薄。2011年,刘约胜发现淘宝网这一电商平台,带动全村走上致富道路。
目前,刘约胜在淘宝开设了4家网店,在天猫商城也有1家店铺,年收入超过400万元。

村支书王艳平介绍,薛庄的柳编技艺已有近300年历史。随着刘约胜的成功,几乎家家户户都将传统技艺与电商相结合。
据统计,薛庄村拥有1100亩柳树田,2015年柳编产品销售额达6000万元,被誉为“淘宝村”。

电商赋能农村经济发展
过去,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乡村出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而今,电商改变了这一局面。王艳平称,村里年轻人大多选择留在本地经营网店,顺丰速运等快递公司也已在村内设立网点。
村里还派出青年前往大城市学习电子商务知识,并将技能带回村庄传授给其他村民。去年十月,村民投资2000万元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为村民提供办公、生产和仓储空间。
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网络商业模式显著改善了村民生活。红花镇居民王超就是典型代表。

他指出:“开网店无需高额成本,也无需大面积店面。”电子商务推动了中国结等传统民间艺术的普及,消费者对其需求持续增长。
王超曾在深圳从事互联网工作,受同事网购启发,于2012年返乡创立自己的公司。地方政府积极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土地优惠政策。
他认为,电商不仅复兴了传统民间艺术,还创造了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留在家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