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电商案例】山东小乡村的电商致富之路

【电商案例】山东小乡村的电商致富之路 威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2016-07-08
22
导读: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薛庄村位于山东省南部,以柳编制品闻名。如今,全村老少都靠着互联网过上了好日子。午

柳编与电商结合助力薛庄村脱贫致富

传统产业转型激发新活力

薛庄村位于山东省南部,以柳编制品闻名。如今,全村依托互联网实现了经济飞跃。
午后的气温攀升至35度,村民刘约胜仍在家中编织柳编坐垫,他的宠物篮和其他产品堆满了房间。48岁的刘约胜是土生土长的薛庄人,他从幼年开始学习柳编技艺。
村民们世代种植柳树并将其编织成各种家具和装饰品。然而,传统销售渠道有限,收入微薄。2011年,刘约胜发现淘宝网这一电商平台,带动全村走上致富道路。
目前,刘约胜在淘宝开设了4家网店,在天猫商城也有1家店铺,年收入超过400万元。
刘约胜表示:“现在做自己的生意,既自由又能赚更多钱。”他的全家参与网店运营,客户涵盖个人和企业,还提供定制服务。
村支书王艳平介绍,薛庄的柳编技艺已有近300年历史。随着刘约胜的成功,几乎家家户户都将传统技艺与电商相结合。
据统计,薛庄村拥有1100亩柳树田,2015年柳编产品销售额达6000万元,被誉为“淘宝村”。

电商赋能农村经济发展

过去,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乡村出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而今,电商改变了这一局面。
王艳平称,村里年轻人大多选择留在本地经营网店,顺丰速运等快递公司也已在村内设立网点。
村里还派出青年前往大城市学习电子商务知识,并将技能带回村庄传授给其他村民。去年十月,村民投资2000万元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为村民提供办公、生产和仓储空间。
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网络商业模式显著改善了村民生活。红花镇居民王超就是典型代表。
王超现年28岁,在淘宝、天猫和京东平台上拥有九家网店及三个注册品牌,年销售额约1500万元。
他指出:“开网店无需高额成本,也无需大面积店面。”电子商务推动了中国结等传统民间艺术的普及,消费者对其需求持续增长。
王超曾在深圳从事互联网工作,受同事网购启发,于2012年返乡创立自己的公司。地方政府积极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土地优惠政策。
他认为,电商不仅复兴了传统民间艺术,还创造了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留在家乡。
文章来源:【威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公众号,原文《【电商案例】山东小乡村的电商致富之路》,大数AI优化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0
0
威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及时发布有关电子商务的政策、培训及活动通知,加强行业互动、资源整合。
内容 1077
粉丝 0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认证用户
威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威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及时发布有关电子商务的政策、培训及活动通知,加强行业互动、资源整合。
总阅读13.0k
粉丝0
内容1.1k
刷新
查看更多
加入社群
活动推荐 查看更多
加入卖家交流群
文章目录
柳编与电商结合助力薛庄村脱贫致富
传统产业转型激发新活力
电商赋能农村经济发展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