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亿级卖家,运营越发精细化

亿级卖家,运营越发精细化 跨境眼观察
2023-09-18
8645
导读:这家企业的团队规模90人左右,去年营收2亿元,客单价100-200美元。在管理上,它优化管理模式,将不同品类独立为小组,并将小组变革成为事业部;在营销上,它把品牌营销岗提升到和运营岗同等重要的位置,努力拓展站外流量,精细化运营粉丝群等。于是,今年上半年,他们的营收同比也有所增长。
虽然中国海关总署捷报频频,2023年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3.7%,但大部分跨境电商卖家的体感并不算舒适。于是,我们会看到,许多今年有增长的企业,基本都在努力修炼内功,精细化运营,才能抵住狂风站稳不后退。剑齿虎 ( 深圳 ) 户外装备有限公司(简称“剑齿虎户外”)便是其中之一,目前他们团队规模90人左右,去年营收2亿元,客单价100-200美元。在管理上,它优化管理模式,将不同品类独立为小组,并将小组变革成为事业部;在营销上,它把品牌营销岗提升到和运营岗同等重要的位置,努力拓展站外流量,精细化运营粉丝群等。于是,今年上半年,他们的营收同比也有所增长。以下,跨境眼观察对话剑齿虎户外创始人Rick,为大家分享他逆势维稳的策略。                   
跨境眼观察:现在“多平台、多市场”逐渐成为卖家寻找利润的突围方式,您目前主要涉及美国和日本市场,是基于哪些考量?之后会考虑拓展市场吗?您今年上半年营利状况如何?
Rick: 我们对于市场的选择原则是,基于品类特性决定核心市场。即会从公司的产品风格定位、运营模式、价值高低、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考量。
具体而言,我们的情况是,只有一个品牌,旗下有三个核心账号,而且客单价较高,比较适合精耕细作。所以,在重资产且资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布局核心市场较有优势,盲目铺设别的地区,风险大于机遇。
当然,我们也会了解其他市场,但会选择低成本低风险方式尝试。比如通过 B 端分销商和小平台试水,看效果决定是否大力投入去做。比如有其他市场的客户会希望我们合作供货,在 Shopee上销售,通过这种低成本低风险的尝试摸排销售情况,便可以了解是否有开拓的必要性。
目前整个市场现状是,个别品类小幅增长,大部分下滑。在今年上半年,我们的营收同比增长10%,毛利波动不大。现在大家主流的发展路线,也基本属于保守发展策略,做有确定性的投入,核心品迭代,以及清理冗余,保障充足现金流。具体到我们品类也如此,只有个别竞品有增长。这些有发展的企业基本是去年做了正确的投入,比如把新的核心品推起来,或者在公司运营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比如解决供应链环节的核心问题。
跨境眼观察:同一品类只有个别竞品有增长,但贵司在2023 年上半年能营收增长,利润逆势维稳,具体做了哪些正确的动作?     
Rick: 我们梳理了自己公司的战略方向,即坚定不移做精品,之后再往品牌方向迈进。然后根据这个战略,在过程中去优化管理和人才结构。
具体而言,我们几年前已经根据不同的品类建立独立小组,这既可以提高细分品类的决策效率和人员专业性,也可以通过独立核算提高团队的经营意识及激励效果。把小组组织形式和决策机制跑顺后,再给各品类小组入驻品牌营销、供应链、摄影、设计师,小组变革成完善的事业部,各自发展成完整的子公司架构。
2023 年,我们也着手将各个事业部核心骨干引入成为事业部合伙人,形成品牌下的事业部矩阵。未来则希望把事业部发展成子公司矩阵,子公司在细分领域做到领先,打造一批专业人才,提高整体实力。
跨境眼观察:现在许多企业都希望往精品或品牌模式行进,向“产品力”要利润。您目前在精品模式上做得比较顺利,对于做精品模式,您有哪些经验分享?  
Rick: 首先,我建议不要盲目跟风选择产品模式。要基于自己对市场认知,自身资源和能力来决定。我们迈向精品模式的过程,也是一步步过渡,然后逐渐坚定的过程。
早期对市场认识不够、经验不足时,是做精铺现货起家,之后慢慢过渡到与工厂联合开发,直到最近几年发现自己推出的产品有不错的市场反响,才独立设计精品,继而坚定精品路线。而由于想做的产品越来越专业,一年核心品也只能开发 4-5 款,没有精力做太多产品。

过渡过程中,我有两个避坑分享:

一是选择精品模式要谨慎,在对市场认知,资源和能力不足时,不要轻易去做。因为可能会做一款砸一款,极度怀疑自己, 然后重复铺货、精铺模式,铺完后发现花很多精力效果也不太好,于是又切回精品,这种反复切换模式的方式,对公司损耗巨大。
二是公司做精品模式能获利后,最好坚定精品路线做下去。因为精品和精铺,对公司整套资源体系要求完全不通。做精品的公司,往往投入很多精力去研发,可能以前一年只做 4 款,转型做精铺要求一年做 40 款,完全行不通。如果选择一种模式后还想尝试别的模式,可以单独拉团队通过项目形式来做, 这样试错成本低,团队损耗比较小。
其次是选品。我们在 2016 年就确认了大品类,细分品类则每年选定 1-2 个小类试错。由于每个细分产品品类在产品、供应链等都有自己的专业性。所以,我们不会贪多,但一定会研究透,找到了就一头扎进去,All in 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出来好东西。
跨境眼观察:随着行业利润下滑,降本增效是企业的普遍诉求。其中行业内采购成本平均占比较大,约 20%-45%,在供应商管理方面,您有哪些心得?
Rick: 这些年,我们换了近百家供应商,更迭路径和公司体量变化有关,从不平等求合作,到互惠共赢,到现在拥有绝对话语权,做战略投入。

我的经验是:

一方面,老板要提升自己对供应链专业性及重要性的认知。首先,供应链管理专业度很强而且有很多细节,老板需要识别公司阶段性的供应链发展重心,每个阶段供应链难点不同,一开始是品质,然后是供货,之后是价格竞争力,最终应该是一起合作投入进行产品研发等。其次,供应链的重要性不亚于产品与运营,所以必要时老板要跟供应链管理人员一起攻坚。
另一方面,老板要找到合适的供应链管理人员。关于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我认为是“价值观>专业能力>有意愿与公司长期共同发展”。找到后,老板一定要相信他们,不断给他们尝试的机会,过程中总会有人能担起更大责任,让公司管理事半功倍。比如我要求公司今年优化供应链成本,综合分析后制定降本至 80 万的目标,价值观一致且专业能力强的人,就会把它当成神圣使命做好。
跨境眼观察:现在行业内渠道平台众多,且社交电商也在不断兴起。在渠道选择上,您是如何考量?
Rick: 我觉得最核心是用产品开发思维去选择渠道。比如我做精品模式,便用做精品开发思维选择核心市场里的核心渠道。
目前选择的渠道有亚马逊、沃尔玛、乐天、速卖通、独立站、天猫和京东,社交电商暂未涉及。我们对不同渠道有不同考量。
在美国,亚马逊是我们主打平台,虽然它对商家严格,但客户体量比较大;而沃尔玛主要用来清货,沃尔玛的线上运作逻辑和配套跟亚马逊还有很大的差异,更适合铺货卖家,做精品则需要谨慎备货。
在日本,乐天的用户平台粘度高购买力也更强,适合走高客单价的品牌路线;而速卖通属于国内平台,平台管理政策可预知,相比风险性较低。
至于进入天猫、京东,主要考虑将来会做品牌,所以不能放弃国内市场,便提前布局。
对于社交电商,目前我身边没有成功案例。我也处于观望态度, 原因是我的产品用户定位非常清晰,而社交电商流量不垂直, 转化效果低。
跨境眼观察:现在亚马逊的成本越来越高,虽然您也入驻亚马逊平台,但您的亚马逊广告占比并不高。在投放引流方面, 您有哪些分享 ?
Rick: 我的总结是,需要投入专业的人员做站外流量,多做不同尝试,才能找到比平台更具性价比的投放渠道。因为不同品类特性适合投放方式不同,有些产品适合短视频传播,有些适合长视频,有些更适合实体广告杂志等。
具体到我自身,三个不同品类有不同的投放方式。但我认为品牌营销和运营同等重要,于是会在品牌营销上投入足够人力,目前已经接近运营人数。品牌营销人员主要负责做站外流量突破,比如 ins 的红人合作或 YouTube 的内容分发,以及做杂志媒体的采访报道、赞助等。通过这些方式既可以曝光品牌,还可以积累粉丝群体,所以这些投入都是良性积累。
有了自己的粉丝群体后,我们会做用户调研,新品测评,最后才推向市场。基于这些投入,现在才能做到亚马逊广告成本占比会越来越低。
跨境眼观察:观察到您做B2B+B2C模式,如果企业同时做这两个模式,会面临怎样的难题?
Rick: 公司背景和做 B 端目的不同,面临的情况也会不同。如果企业自己有工厂,B 端企业也属于目标群体之一,为提升公司营收,大量接国外品牌的订单加工,问题不大。
但如果进入 B 端,目标群体仍是 C 端,是为了借此提升品牌势能,这和单纯做 C 端相比,两者用户群体、决策逻辑、产品要求都不同,我认为得有两套思路和团队才行得通。
我们也是如此,先做 2C,之后才逐渐增加 2B,现在 2B 进展一般。但由于坚定自己的方向是往品牌迈进,所以我们会选择有知名品牌分销经验的分销商,借助他们的经验和资源扩大品牌在本土市场影响力,用户通过门店展示、线下活动、媒体宣传、本地服务等会加强对品牌的信任度。目前我们还在继续尝试。
现在探索出来还不错的方式是:为有实力的分销商做特供款,同时尝试和海外品牌做联名款,以及和分销商在别的线上渠道合作,谈好佣金比例,如此来传播品牌和销售产品。         
剑齿虎户外曾在铺货模式和精品模式中来回摇摆,导致损耗巨大。于是,他们决定沉下心,义无反顾做精品,也真正开始精细化运营。现在,无论是公司管理模式、市场开拓,还是营销打法,他们都秉承“精品”特性,量少但精。与此同时,面对市场的变化和机遇,他们也选择风险可控的范围内进行尝试别的市场或模式,给其他市场的客户合作供货了解效果,减少自己的折损成本。
总体而言,将主要精力用于精细化运营实现增长,同时采用巧妙且低风险的方式进行其他市场和渠道的探索,这是剑齿虎户外的生存发展之道。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海外广告投放

海外广告投放

大数自营,全平台投放

跨境眼观察
洞见趋势,预见增长,成为跨境电商行业深度智库。
内容 15
粉丝 2
主页
关注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头图

营销推广专区

借助各大平台带来新流量,增强品牌曝光

广告图

Google广告

谷歌一级代理

广告图

Facebook营销

FB核心代理

广告图

TikTok ADS

快速开通高质量账户,支持全球投放

广告图

Bing广告开户

直连Microsoft Ads官方渠道

标签图片 推特广告标签图片 Criteo标签图片 Yandex标签图片 VK广告标签图片 拼趣
跨境眼观察 洞见趋势,预见增长,成为跨境电商行业深度智库。
总阅读218.4k
粉丝2
内容15
主页
关注
加入卖家交流群
  • 平台社群
  • 城市社群
  • 品类社群
  • 推广营销社群
  • 其他跨境社群
文章目录
过渡过程中,我有两个避坑分享:
我的经验是: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