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深化,单方面零关税与贸易创新高
中非峰会通过行动计划,扩大零关税待遇
据新华社报道,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通过《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
对43国单方面零关税待遇
在贸易繁荣伙伴行动中,中方表示愿主动单方面扩大市场开放,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非洲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集中地区,为增强其出口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中国自2005年起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施部分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并持续扩展优化。值得注意的是,享受此政策的国家总数为43个。
截至2023年12月,全球最不发达国家共有45个,具体分布如下:
- 非洲(33国):安哥拉、贝宁、布基纳法索等。
- 亚洲(8国):缅甸、老挝、尼泊尔等。
- 大洋洲(3国):基里巴斯、所罗门群岛、图瓦卢。
- 北美洲(1国):海地。
由于海地与图瓦卢未与中国建交,因此实际纳入零关税政策的国家为43个。
前7月中非贸易额创历史新高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非贸易规模稳步增长。
数据显示,2000年至2023年间,中非贸易规模由不足1000亿元增至1.98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7.2%,高于同期中国整体货物贸易增速4.6个百分点。
2023年,“中国—非洲贸易指数”首次突破1000点,达到1010.83(2000年为100点),比2022年上升20.28点,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非洲进出口总额达1.19万亿元,同比增长5.5%,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农产品进口成为双边贸易的新亮点。
肯尼亚牛油果、坦桑尼亚芝麻、塞内加尔花生等非洲优质农产品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前7个月,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达253.5亿元,同比增长7.2%,高于中国农产品进口整体增速。
与此同时,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正在助力非洲实现粮食自给。目前已有20多个非洲国家引进种植中国杂交水稻,未来这些国家有望减少对粮食进口的依赖。
来源:第一财经、新华社、澎湃新闻、外跨研究中心
编辑:李婉雯
审核:崔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