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行业薪资及人才管理现状
薪酬、激励与人才流动分析
跨境电商行业各岗位的薪资水平如何?什么样的薪酬策略能提升外部竞争力并控制内部成本?当前环境下是否应降低薪资?中高层管理者应如何制定短中长期激励方案?薪酬与绩效挂钩的最佳实践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跨境眼观察对15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进行了调研[1]。
此次调研涵盖跨境电商人才流动、各岗位薪酬状况及激励考核等方面。以下是部分精华内容:
1. 人才流动分析:2022年跨境企业团队扩张谨慎
2022年,46.65%的企业经历了裁员,其中9.69%裁员超30%;20.74%企业扩招。多数裁员企业为铺货卖家或不合规精品卖家,现金流紧张;扩招企业则多有核心竞争力,增设新业务线[1]。尽管32.61%企业表示维稳,但不少缩减SKU和业务板块,严格绩效考核。此外,裁员后企业仍在优化团队。

来源:《进击的跨境人》期刊第一期“活着”
数据分析显示,运营/销售岗、产品开发和美工岗的增减重合度高,主要因亚马逊封号事件和行业竞争加剧,推动模式调整,如铺货转精铺、精品转品牌等。

来源:《进击的跨境人》期刊第一期“活着”
2. 薪酬状况分析:薪酬策略与企业战略相关
不同企业在招聘高管时注重不同能力及给薪标准。担当、目标感等价值观仍居首位。对比2021和2022数据,组织管理、战略规划等要素占比提升,反映企业希望突破困境[1]。
来源:《进击的跨境人》期刊第一期“活着”
选择薪酬策略应考虑企业战略及发展阶段,头部企业可能采取高分位薪酬策略以吸引人才。
3. 激励与考核:78.33%企业认为薪酬未与绩效挂钩
调研显示,78.33%企业认为薪酬与绩效脱节,导致员工积极性不足。此外,60.14%企业不懂绩效管理,54.96%企业担忧人力成本过高。[1]
来源:《进击的跨境人》期刊第一期“活着”
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比例应随岗位级别及影响程度变化,且需根据企业经营状况适时调整。

来源:《进击的跨境人》期刊第一期“活着”
本文内容来自《进击的跨境人》期刊,由跨境眼观察与易仓科技联合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