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亚马逊新手,不要跟着热款卖

亚马逊新手,不要跟着热款卖 一汤说
2025-01-27
1932
导读:亚马逊新手,不要跟着热款卖

去年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看我在亚马逊做得不错,想跟我取取经。聊着聊着,我才知道他已经投了50万进去,找了一家所谓的"优质工厂",定制了2000套户外太阳能灯具。

听到这里,我心里咯噔一下。

"你之前有跨境电商经验吗?"
"没有,但我看那个品类销量特别好。"
"做过市场调研吗?"
"看了前五页listing,都是月销3000+的。"
"有考虑过竞争对手的评价数量和价格策略吗?"
"应该...问题不大吧?"

这段对话让我想起自己刚开始做亚马逊的时候。那时候我也是看着别人家的listing销量好,就觉得跟着卖准没错。但创业路上,所谓的"稳赚"往往暗藏风险。

为什么新手不该一上来就追热款

记得我最开始也是做户外照明产品,看中了一款太阳能草坪灯。当时这个品类的前几名月销量都在3000-5000个之间,评价数量4000+,看起来很诱人。

但等我真正深入研究后才发现,这些大卖家的优势远不止表面的数据这么简单:

首先是供应链。做了三年多,他们早就和工厂建立了稳定合作,不仅拿到了最优惠的价格,而且能确保旺季供货稳定。而我们新手找工厂,不是价格贵就是MOQ太高。

其次是Review积累。4000+的评价数量意味着至少经过了一年以上的市场验证。新品想要追赶,投入的广告费用将会非常可观。

最重要的是利润空间。热门品类竞争激烈,很多老卖家已经通过长期优化将成本降到了极限。新手贸然进入,不是亏本就是微利。

我的起步之路

经历过初期的教训后,我开始调整策略。不再盯着那些热门品类,而是去挖掘小众但稳定的需求。

最终选定了一款装饰性太阳能风铃灯。虽然单月销量只有300-500个,但竞争对手较少,而且这个品类的用户粘性很强。

我的策略是:

先小批量测试,第一次只下了200套
把重点放在产品细节优化上
通过差异化设计来避开直接竞争
将有限的广告预算用在精准投放上
 

这个策略让我在半年内就实现了稳定盈利。虽然不是爆款,但胜在风险可控,现金流健康。

急功近利的代价

前段时间和几位卖家朋友聚会,聊起各自的创业经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大干快上"的阶段,也都吃过亏。一位做婴儿用品的老哥感慨道:"第一次进货3000套尿布,躺在仓库大半年,光仓储费就快让我破产。"

新手卖家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急于求成。看到市场有机会,就想着一口吃成胖子。这种心态在跨境电商领域特别危险,原因有三:

首先是现金流压力。大批量采购虽然单价更低,但库存积压风险也更大。我见过太多卖家因为库存周转不动,最后不得不亏本清仓。记得我有个做宠物用品的朋友,第一次进货就投入了30万,结果半年后不得不打五折清仓,最后亏掉了大半资金。

其次是运营能力限制。新手更需要的是通过小批量运营积累经验。产品上架后面临的问题远不止铺货这么简单,还包括关键词优化、PPC投放、客户服务等等。我就见过一个卖家,listing都没优化好,就急着上了一大批货,结果销量迟迟打不开,最后不得不转手退出。

最后是市场风险。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平台政策都在不断变化。大批量进货等于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抗风险能力太差。去年我就遇到过一个案例,某卖家看到园艺工具销量不错,一下投入20万囤货,结果遇上旺季不旺,直接把现金流拖垮了。

对新手来说,与其幻想一夜暴富,不如脚踏实地做好以下几点:

先拿小资金测试市场,了解运营规律。
选择适合自己资源禀赋的切入点。
把精力放在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上。
保持耐心,给自己和产品足够的成长时间。

创业路上,稳扎稳打往往比孤注一掷更容易到达终点。毕竟,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才是关键。

文章来源:【一汤说】公众号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一汤说
内容 279
粉丝 2
主页
关注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一汤说
总阅读51.7k
粉丝2
内容279
主页
关注
活动推荐 查看更多
加入卖家交流群
文章目录
为什么新手不该一上来就追热款
我的起步之路
急功近利的代价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