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最近的订单量,大家还撑得住吗?正直年尾,跨境电商圈内再度掀起热议:大批亚马逊卖家订单量暴跌,让许多卖家陷入焦虑。与此同时,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如TikTokShop、TEMU等的快速崛起,正以强势姿态冲击传统市场。
亚马逊、Temu、沃尔玛,“三国杀”
Temu正在大力扩张美国本土店铺,为了争取卖家,都在采用非常手段!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亚马逊和沃尔玛必然感受到本土卖家转移的压力。
据卖家透露,有位美国本土卖家主打玩具类目,很可能因为在Temu上销售更低的价格,链接直接被亚马逊封了。
这位本土卖家提供后台截图,他的三款产品,被亚马逊封了,原因是价格对比外部没有竞争力。例如其中一款产品,在亚马逊的售价是19.99美金,而亚马逊提供的外部竞争力定价,是15.12美金。通过这个证据,卖家判断亚马逊是追踪了他的产品在Temu的售价,从而判断价格没有竞争力,因此封了产品链接。
此前多个媒体报道,亚马逊正在让卖家做“二选一”,亚马逊明确否认了。但现在来看,平台还是通过无形的手,控制着卖家不能在Temu卖更低的价格。
而另一位卖家的遭遇则更为有趣。
当他看着亚马逊和Temu互相较劲的时候,他惊喜地收到沃尔玛降佣金的大礼。后台部分产品的佣金,从15%降到3%。有了这些佣金折扣,他可以把产品在沃尔玛平台的价格,调到和亚马逊、Temu一样的水平。
说不上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降佣金至少能让卖家能在利润上有所保障,即便降价至Temu的水平,仍不至于无利可图。
电商平台三方混战,卖家如果能因此获得一些实惠,能有更多的利润空间改善产品、提升团队能力,做出更好的产品,回馈消费者,也是幸事一件。但就在卖家为此事发愁之际,亚马逊却开启了新一轮关于消费者法案的扫号行动。
亚马逊平台的审核机制又再度严格了
临近春节假期,亚马逊却开始新一轮扫号,关于消费者法案,甚至蔓延到已注销店铺。这是卖家们每年都会遇到的常规流程,但今年却出现了不少新的麻烦。有不少卖家反映,即使他们已经通过了消费者法案审核,店铺却突然被停用了!收到的邮件中显示:“无法验证卖家身份”,很多卖家误以为已经通过了审核,但事实上,他们的店铺还没完全通过,必须继续提交补充资料。
经过一些卖家的反馈与推测,这很可能是亚马逊对消费者法案审核标准进行了微调。
以前能通过的资料或验证方式,按照新标准却不符合要求。
有的卖家在提交了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和银行对账单后,还是没收到拒审原因,只收到了账号暂停销售的通知,且没有提供重新提交资料的入口
其实,很多情况下,企业信息更新不及时,或者卖家提供的资料不匹配,甚至存在未解决的法律纠纷和税务问题,都会导致身份验证被拒。
更严重的是,有些卖家反馈,在拒审后,账号还面临着被关闭的风险。
那么,如果你的消费者法案审核被拒,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卖家需要进行申诉,打开申诉窗口后才能提交资料。
想要重新提交资料,首先要仔细阅读拒审通知,明确哪些地方不符合要求,然后联系人工客服咨询具体如何补充资料。
01如何顺利通过申诉?
这里有几点关键操作步骤:
① 通过卖家后台申诉:
在亚马逊卖家后台找到申诉入口,通常在“账户健康”或“审核通知”相关板块,按照系统提示填写申诉内容,说明之前未通过的原因已解决,并按要求上传资料。
② 联系卖家支持申诉:
如果找不到申诉入口,可以通过亚马逊卖家支持热线或在线客服联系。
记得在联系时说明店铺名称和账号信息,并按照客服的指导步骤提交资料。
更新信息:在提交资料之前,记得在后台将所有相关地址信息更新为一致的最新地址,这也是避免审核失败的一个关键步骤。
③ 注意申诉时效:
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诉,不要错过补充资料的期限,以免被平台标记为“未响应”。
总的来说,亚马逊的审核规则越来越严格,卖家们必须加强对平台审核流程的理解,遇到问题时要积极申诉并提供合规的资料。提前了解这些新规则,调整好自己的运营策略,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确保店铺顺利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