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基于中美对比的视角,看跨境电商如何应对增速放缓的新常态

基于中美对比的视角,看跨境电商如何应对增速放缓的新常态 浪潮新消费
2022-04-25
35
导读:以影响中美电商发展演变的核心要素出发,来寻找跨境电商未来的变量和机会。

跨境电商二十年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

从电商红利到行业变革的深度思考

过去二十年,跨境电商经历了从默默无闻到疫情爆发后的快速增长,但2021年面临一系列挑战[1]。行业中短期困境需长期视角来解决,我们以中美电商发展为核心,探讨未来机会。

行业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 B2B外贸时代(~2005):中国加入WTO后,阿里巴巴等平台崛起,主要做信息撮合。
  • 跨境电商雏形(2005~2013):Google进入中国,SEO人才出现,网站+SEO成为跨境基础。
  • 黄金时代(2013~2018):Wish、亚马逊开放招商,电商平台流量红利集中爆发。
  • 白银时代(2018~2019):竞争转向供应质量,品类细分和精品模式兴起。
  • 新常态(2020~2021):疫情推动线上消费,但随后遭遇多方面黑天鹅事件。

2021年美国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但电商渗透率有所下降[2]。预测到2026年,美国电商渗透率有望达到23%左右。

供应链端,中国的低成本供应链体系支撑了电商创新迭代。美国基于全球采购供应链,响应速度较慢,制约电商发展。卖家需注重产品开发差异性,并合规运营。

物流履约方面,中美模式不同。美国高度依赖进口,履约成本较高。中国人口密度高,物流成本低,推动电商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物流链条长,考验卖家运营能力。

流量端,美国市场Facebook和Google占据主导地位,但未形成电商寡头化局面。跨境电商需要多渠道布局,独立站模式受到青睐。


公域流量成本上升,私域运营成为关键

随着公域流量成本攀升,跨境电商企业愈发重视私域流量运营。相比发掘新用户,召回老客成本更低[1]。国内CDP、私域SCRM等工具逐渐受到关注,而跨境电商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较低,不少卖家尚未使用CRM系统,提升空间巨大。

在Facebook等平台隐私政策限制下,卖家自有用户数据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们认为,提供多平台数据整合、打通企业数据与广告投放数据的服务商存在较大机会[2]。独立站卖家有更好的用户数据掌控能力,是海外私域运营的理想场景。

例如,在商品交易之外,关注消费者兴趣点和聚集地,建立更立体的用户画像。裂缝始终存在,巨头难以覆盖的小众市场是新兴品牌的机会所在。

线下渠道:不可忽视的竞争力量

美国电商渗透率中长期较难达到中国水平,线下零售竞争力不容忽视。沃尔玛在美国有约5000家门店,便利性和SKU数量远超亚马逊。Costco凭借低成本运作模式保持竞争力[3]

跨境电商产品价格优势不明显,需优化供应链以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例如韩国电商渗透率较高,因其未经历大型零售商发展的阶段。

我们认为,尽管全球逆全球化趋势抬头,但中国供应链输出的核心逻辑依然有效。以SHEIN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依靠柔性供应链实现快速发展[4]。中国智能制造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出口结构正从低价商品向创新产品转变。

投资机会分析

  • 通用产品全球化放大机会,如服装、3C等品类。
  • 供需错配的细分市场需求,如户外储能电源等。
  • 品牌型企业,关注品类创新和产品研发。
  • 流通型企业,需具备较强供应链管理能力。
  • 服务商类,包括营销端用户洞察和物流端数字化服务。
文章来源:【浪潮新消费】公众号,原文《基于中美对比的视角,看跨境电商如何应对增速放缓的新常态》,大数AI优化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0
0
浪潮新消费
关注浪潮新消费,深度思考产业未来。
内容 5603
粉丝 8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浪潮新消费 关注浪潮新消费,深度思考产业未来。
总阅读4085.4k
粉丝8
内容5.6k
活动推荐 查看更多
加入卖家交流群
文章目录
跨境电商二十年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
从电商红利到行业变革的深度思考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