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百丽的七年,一次不该被忽视的转身

百丽的七年,一次不该被忽视的转身 浪潮新消费
2024-03-11
35
导读:对老一代实体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已经是道紧迫的必答题。
2017年7月27日16时,中国最大的鞋企百丽国际以531亿港元的价格从港交所退市,创下港交所史上规模最大的私有化交易记录。如今,它再度回归,且已经是第二场拆分上市。
近日,百丽时尚(以下均称“百丽”)又一次递表港交所,外界都说“鞋王归来”。
从1981年在香港创立至今,百丽走过了三十余年的沉浮,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集团市值曾超1500亿港元,到2017年以531亿港元的价格私有化退市,到2022年、2024年两次再递表。
相较退市前,百丽的业绩有了明显好转: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的九个月,实现161亿元收入,21亿元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8%和92.7%,而私有化之前的那个财年,百丽鞋履分部(主要利润来源)的收入同比下降10%。
回顾退市至今所走过的路程,百丽在招股书中重点提到了品牌矩阵的扩充、渠道的变革以及数字化的影响,这些既是当初选择退市重整的出发点,也是这些年业绩逐渐回升的原因所在。
在互联网、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普世化语境的背景下,百丽这7年的故事其实没有太多特别之处,但就像张磊此前说过的,“百丽国际遇到的问题,在我国实际经济的历史发展中具有普遍性。”

它背后可映射的经验,不止于这一家公司的业绩结构或商业动态,还包括实体企业纷纷破釜的数字化究竟是什么,以及PE在“大象转身”的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看到百丽所拥有的品牌池,很容易联想到近几年身负盛名的安踏。
就像过去不少普通消费者在得知FILA、迪桑特甚至始祖鸟的背后都站着安踏时,会发出“原来安踏已经这么庞大了”的感叹,相似地,比安踏大10岁的百丽,旗下也已立着一众品牌了,或许当你在购物中心逛起主打时尚鞋服的楼层时,就已经走进过不少百丽系品牌的门店。
经历孵化、收购、代理、剥离等动作后,如今,百丽旗下共经营19个核心品牌,包括12个自有品牌和7个合作品牌,整个矩阵被划分为时尚流行、功能休闲、运动休闲、潮流活力四个定位板块,价格带也覆盖得很全。
最为人熟知的可能是BELLE、TATA、STACCATO、BASTO等时尚鞋履品牌,还包括2023年底刚拿下中国独家代理权的Champion,此外还有Hush Puppies、MOUSSY、SLY、Joy & Peace、Teenmix、73Hours等等。

百丽时尚旗下品牌矩阵(图源招股书)
所有这些品牌,百丽以或自有、或授权经营、或代理的形式操盘着。
不过,按收入占比来算,前五大品牌都是其自有的鞋履品牌,最畅销的BELLE占总收入的28%左右,前五大品牌合计占比超过六成,这样的收入分布被百丽视为“对授权经营品牌及代理品牌无重大依赖”。
值得一提的是,安踏扩充品牌矩阵的第一个动作是2009年斥资3.32亿元收购“斐乐中国”,在这一维度上,百丽的行动还要更早更快。
1992年,百丽旗下首个自有品牌BELLE诞生,在千禧年来临前,它旗下已有4个自有品牌,第一次以授权经营的形式运营品牌,则是2004年的Bata。
整体上,从1992年至今,百丽一直以不低的频率开展着品牌扩充,在上市、退市的节点下也保持了一致节奏。
退市的这几年里,百丽旗下的品牌定位悄然变化着。
比如,对先前具有类似市场定位的TATA和BASTO进行差异化定位,二者分别向着中端时尚、大众时尚的方向分道,最后的成绩在电商大促中能够看到:
按零售额计,2017年天猫双11期间TATA和BASTO分列女鞋品牌榜的第13和32名,2023年提升到了第5名和第7名。
定位更迭之外,更多品牌在具体运营上也有不易被察觉的进展。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的九个月,73Hours的收入较2018年同期实现超30%的复合增长率,这是百丽在2018年收购的一个高端女鞋品牌。
在所有百丽系品牌里,年轻人最熟悉的可能是潮牌Champion。这个品牌过去一年舆论迭起,收入大跌、或被卖身都是其中的关键词,不过在百丽操盘下,它在中国过得相对不错。
百丽与Champion的合作始于2019年,最开始百丽只是“渠道”,在中国市场销售Champion的服饰与配饰,后来通过授权经营协议加深力度,百丽参与到其鞋履、配饰的设计、制造、零售的全环节中,又在刚过去的2023年底成为Champion在中国的独家代理商与授权经营商。
与2022年2月底相比,Champion在9个月内新开出约100家中国门店。

Champion门店(图源官方微博)
有赖于在女士与男士、高端与大众等维度上的全布局,百丽的市占率可圈可点,以2022年零售额计,百丽在中国时尚鞋履市场的占有率为12.3%,远超第二名的9.1%。

下一步,它的课题来到了那些被埋没、没有太多存在感的品牌的盘活上,这或许也是安踏值得学习之处。

2019年10月的一场大会上,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张磊向台下嘉宾们“汇报”:在高瓴投资百丽国际近3年以后,百丽旗下的运动业务(滔搏)已经取得辉煌的成绩,并在香港重新分拆上市,现在市值已经远远超过当时我们收购时的全部市值。
“分拆滔搏”,是张磊曾为LP讲述的“百丽国际3倍回报路线图”中的一步,百丽时尚的IPO,开启了这场收购的第二次收益期。
这是高瓴多年中视之为数字化转型样本的重要案例,而从百丽的7年转型路中,也能看到PE和公司打配合的实践之道。
其中的一个基本前情,是百丽国际2017年的退市原因。招股书中给出的阐述是,2014年起直到百丽国际退市前,百丽时尚的鞋类业务疲弱,业绩大幅下滑,导致集团整体的财务表现持续下滑,因此退市转型。
张磊在他的《价值》一书中则更清楚地剖析了原因——“由于鞋服行业整体市场扩张以及百丽国际电商转型不顺利,2013年下半年以后,百丽国际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销量、利润也开始下滑,百丽国际经受了新商业环境带来的巨大考验。”
能够看出,高瓴入局后的动作会直指数字化转型,具体的举措和方式,可从张磊对滔搏的转型复盘中窥得一二。
2018年,高瓴为滔博运动的一家门店安装了智能门店系统,观察到女性客户占进店人数的50%,但收入贡献只有33%,且70%的客户从来没有逛过门店后部的购物区。
于是,店长调整店面布局、增加女性鞋服展示,并调整动线,提高后部购物区的可视度。一个月后,该店全店月销售额增长了17%,后部购物区增长了80%。
简单来说,庞大的线下门店就是最好的数据资源,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触点,只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数据是沉睡着的。
不过,相比“开发终端工具”、“重新定位店员”等细节,张磊在谈起最开始的设想时,要宏大多倍,“用531亿港元的估值战略收购百丽国际之前,我们也曾憧憬,要为企业加互联网、加人工智能、加精益制造…恨不得一股脑地把我们的十八般武艺都嫁接给企业。”
后来他意识到数字化战略要根据企业特点,抓当下重点、小步快跑,以及“数字化转型时要让企业家坐在主驾驶位上。”
一位PE投资人向36氪解释基金收并购的逻辑,表达了类似看法——进入之前就想清楚我们能做哪3-5件事,来让它的业绩提升三至五倍,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公司自己内部驱动,投资人做再多事情其实也都是“敲边鼓”。
在百丽国际的整个转型过程中,高瓴作为新进入的资方,所拥有的是更宽的视野、交流合作的种种资源,而滔搏、百丽多年来积淀的数千家直营店、数万名一线员工、数十亿元现金流是天然的数据资源,也是后续一切动作的基础。 
转型的最直观结果,就是渠道大刀落下后的此消彼长。
截至2017年2月28日的财年,百丽线上销售额占比不足7%,而在2023财年的前九个月,这个比例上升到了28%,按2022年线上时尚鞋履零售总额算,百丽在所有中国公司中名列第一。
线上的“长”,对应线下的“消”。截至2023年11月,百丽在中国有7444家鞋履门店,比2017年2月的1.3万家减少了近4000家,新的门店位置也顺应时代的变化,从百货大楼迁移向购物中心。
用张磊的话说,从更大的格局上看,关于数字化转型的“加法”不仅是基于对鞋服行业的理解,其实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经历激荡的三十余年后,“老牌们”集体走到了转型的分水岭——与百丽时尚相似的女鞋巨头“千百度”巅峰时期市值超过80亿港元,但苦于品牌老化、难以自救,在2023年底宣布“全部股份将被现金要约收购”,来到私有化退市的门前;男鞋第一股“奥康”深陷鞋王落幕的处境,股价大跌,风光难再;“贵人鸟”作为另一家有“鞋王”称号的公司,最近也面临或将退市的局面。
如今来看,百丽时尚的问题或许显露得更早一些,变化也发生得更先一步,取得一些成效的背后,是团队的坚定、资本的配合助力,以及一步步的局部突破。
而对更多身处沼泽的老一代实体企业而言,转型已经是道紧迫的必答题,落幕与荣光,在不远的未来便会见分晓了。
文章来源:【浪潮新消费】公众号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浪潮新消费
关注浪潮新消费,深度思考产业未来。
内容 5583
粉丝 8
主页
关注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头图

营销推广专区

借助各大平台带来新流量,增强品牌曝光

广告图

Google广告

谷歌一级代理

广告图

Facebook营销

FB核心代理

广告图

TikTok ADS

快速开通高质量账户,支持全球投放

广告图

Bing广告开户

直连Microsoft Ads官方渠道

标签图片 推特广告标签图片 Criteo标签图片 Yandex标签图片 VK广告标签图片 拼趣
浪潮新消费 关注浪潮新消费,深度思考产业未来。
总阅读4062.1k
粉丝8
内容5.6k
主页
关注
加入卖家交流群
  • 平台社群
  • 城市社群
  • 品类社群
  • 推广营销社群
  • 其他跨境社群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