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奢侈品牌进入「分化」赛

奢侈品牌进入「分化」赛 浪潮新消费
2024-12-05
93
导读:奢侈品最稳健的增长模式是「放弃时尚,持续提升声望」。

今年以来,奢侈品行业在全球经济波动、消费理念迭代及存量市场博弈的背景下,呈现出显著的分化趋势。这种分化不仅体现在品牌业绩上,也体现在区域市场、消费群体和产品策略中。
「2024年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将面临自大萧条时期以来的首次增长放缓(不包括疫情期间)。」贝恩公司与Altagamma 在11月中发布的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个人奢侈品销售额同比下降2%。
市场放缓、分化与激烈博弈的复杂格局当前,我们试图通过复盘各大品牌三季度的财报表现,窥探各大品牌的分化走势,其经营策略又如何影响到了业绩走势。
从各大奢侈品牌三季度财报数据来看,业绩表现分化是最大特征。多数奢侈品牌出现营收下滑、利润承压;而顶奢爱马仕,叛逆千金风Miu Miu 仍逆势增长。
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第三季收入同比下滑3%,至190.79亿欧元,不及市场预期。按品类看,葡萄酒与烈酒、时装与皮具、腕表与珠宝同比分别跌7%、5%、4%,仅香水与美妆、精选零售品类同比各增3%、2%。
时装与皮具是LVMH收入主要贡献部门,集团旗下品牌涵盖LV、Dior、Celine、Loewe、Givenchy、Fendi等。
亚洲市场需求的急剧减少是主要原因,尤其是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低迷。LVMH集团首席财务官Jean-Jacques Guiony在财报会中坦言:「虽然时尚部门在欧洲和美国的表现略有改善,但中国和日本市场的表现更差。」
法国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第三季销售额同比减15%至37.86亿欧元,分旗下品牌看,GUCCI、YSL可比口径收入同比分别下跌25%、12%,BV则同比增5%。
开云集团首席财务官Armelle Poulou 亦表示,业绩逊色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市场对奢侈品的需求下滑。
另一方面,顶奢爱马仕业绩跑赢同业。爱马仕第三季收入同比增长11.3%,至37亿欧元,超市场预期。
分部门看,皮具与鞍具、时装与配饰、丝织品、其他爱马仕产品、香水美妆固定汇率下同比分别增长14%、13%、4%、13.6%、10.6%,仅腕表项同比下跌18.2%。
爱马仕财务总监Eric du Halgouet在财报会议中表示,爱马仕通过「提高客单价」弥补了客流量下滑。
近两年主打「叛逆千金风」的Miu Miu 成为黑马,领涨Prada集团。
Prada集团第三季销售额同比增17.7%,其中「新贵」品牌Miu Miu销售额同比增长105.4%,增幅较上季再度扩大,而Prada品牌、Church's销售额同比仅分别微增1.7%、3.8%。
各奢侈品巨头业绩分化,带动资本市场表现亦承压分化。2024年以来,LVMH集团、开云集团股价收跌,爱马仕集团和普拉达收涨,其中普拉达领涨,累计涨超21%(见图表)。
图表:LVMH集团、爱马仕集团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

服饰鞋包、香化、珠宝以及烈酒等诸多奢侈品品类的销售表现亦分化。
「珠宝是最具韧性的核心奢侈品类,美妆品类增长最强劲,钟表和鞋履等则举步维艰。」贝恩公司的最新报告称。
这从各大品牌分项业绩中亦有所体现。
如上文所述,时装箱包的表现因各品牌而异。但以总体品类而言,美妆品类表现相对亮眼。例如,LVMH集团的香水与美妆部门第三季收入逆势增长。法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第三季销售额同比增长2.8%。
贝恩公司分析,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生活中的「小确幸」,所以以香氛为代表的美妆品类表现较优异。
珠宝品类保持较稳健增长,但手表销售表现逊色。瑞士历峰集团发布2024财年中期财报,半年整体销售收入同比下跌1%至100.8亿欧元。
按品类划分,珠宝部门(包含卡地亚、梵克雅宝和布契拉提等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1.5%至52.8亿欧元,贡献集团过半收入。
但腕表部门(包括江诗丹顿、朗格和IWC等品牌)销售额下滑近8.2%,是拖累历峰集团整体收入滑坡的主要原因。
即使是爱马仕,腕表也不免成为集团业绩唯一拖累项、第三季销售额下降超过18%,与整体销售额逾11%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开云集团包括珠宝和手表在内的其他部门(包括宝诗龙等品牌)第三季收入跌14%。LVMH集团腕表与珠宝(包括Tiffany和宝格丽等品牌)第三季收入跌4%。
酒类表现亦较「拉胯」。LVMH集团第三季葡萄酒与烈酒收入跌7%,跌幅是所有品类中最高。
从全球范围来看,欧美市场奢侈品消费稳中有升;亚太地区方面,日本市场和部分新兴市场(泰国等)持续走强,中国、韩国市场正明显放缓。但从占比看,中国市场仍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的重要部分。
贝恩公司预计2024年中国市场个人奢侈品销售额将下滑20%至22%。2025年全球个人奢侈品行业预计将增长0~4%,这主要得益于欧洲和美洲的销售支撑,而中国则要到明年下半年才会复苏。
欧美市场对各大奢侈品业绩贡献的重要性正提升。爱马仕第三季整体收入增10%、主要受益于欧美地区收入维持双位数高增。
欧洲市场在开云集团第三季收入占比中已升至32%,超越亚洲(除日本)地区(29%)成为首要贡献地区。LVMH集团第三季美国、欧洲地区收入同比分别持平、微增2%,对整体业绩有正向贡献。
同时,亚太市场增长乏力成为诸多奢侈品牌共性。综合上述奢侈品公司最新业绩,亚太(除日本)区收入增速大多明显放缓或转负。
开云集团亚洲(除日本)市场在各区中跌幅最惨烈(-30%)。亚洲(除日本)市场(-16%)也是LVMH集团唯一录得收入下跌的市场。
但日本地区受汇率因素影响仍维持较高增速。开云集团日本市场收入逆势增长3%。Prada集团日本地区零售销售额保持超预期增长,同比增48%,显著高于集团整体收入增速(+18.4%)。
日本市场的走强主要由于日元汇率的持续走弱。
截至11月底,今年以来日元对人民币汇率贬值超4%(7月时贬值幅度达10.5%)),日元对美元汇率贬值6.7%(7月时贬值幅度一度达近15%)。
基于美元定价的奢侈品在日本更具价格优势,因此对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购买力形成「虹吸效应」。
虽然日本市场的走强弥补了部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转移,但整体看,亚太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增长乏力,成为诸多奢侈品牌共同面临的挑战。
LVMH集团首席财务官在业绩会上透露,第三季中国市场对LVMH时装皮具贡献录得中个位数下跌。
部分亚太新兴市场如泰国、越南的奢侈品市场,虽然体量较小,但近年受经济反弹和旅游业兴旺提振,保持了相对高速增长。
时尚媒体BoF引用欧睿咨询数据报道,2024年泰国个人奢侈品市场的零售额将达到838亿泰铢(24 亿美元),到 2029 年,复合年增长率 (CAGR) 将达到 9%,预计到 2029 年将达到 1280 亿泰铢(36 亿美元)。
往后看,未来新兴市场的奢侈品消费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奢侈品牌策略呈现分化,趋势为一线品牌涨价,二线品牌降价。
新冠疫情后,爱马仕、LV等一线奢侈品品牌频繁涨价,成为其提升利润、维护品牌调性的重要手段。
实现业绩增长的爱马仕也是通过「提高客单价」来弥补客流量下滑。爱马仕财务总监称,尽管今年以来中国门店客流量有所减缓,但最忠实客户对昂贵产品如珠宝、手袋和成衣的购买使得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LVMH集团首席财务官亦在业绩会上强调,不会因当前需求降温而改变策略,特别地「推出低价新品会是一个错误」。
不过,面对中国市场的奢侈品消费增长乏力,LVMH集团也不得不调整此前颇具野心的市场扩张策略。彭博报道,LVMH原计划今年上半年开设的北京Louis Vuitton旗舰店,至今仍未开幕,预计将推迟至2025年。
形成对比的是,一些二线奢侈品牌开启价格向下调整策略。
Burberry最近宣布将推出包括重新定位、降低售价、优化奥莱渠道等一系列品牌重振计划。
另一英国品牌Mulberry新行政总裁Andrea Baldo表示,目标是将公司大部分手袋价格控制在1095英镑以下,以扩大品牌的吸引力并促进销售。
尽管提价的做法扩大了品牌利润率,但也将许多消费者拒之门外。时尚媒体BoF认为,今年主要地区的奢侈品需求大幅下降,就是因为宏观经济疲弱和激进的涨价策略拦住了不太富裕的消费者,这使得时尚品牌很难保持增长势头。
同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降价策略或能吸引更多客户,但品牌过多与「折扣、降价」挂钩也会影响购买意愿和品牌形象。
因此品牌需要慎重评估品牌战略定位和定价体系,以在行业博弈中保持业绩增长。
奢侈品消费很大程度属于消费者的非必需支出,因此,奢侈品牌的业绩和区域分化,与品牌发展策略及调性有关,但更受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的主导。
同理,经济波动对不同客群的影响,某种程度上助推了品牌业绩表现的分化。
「随着中国增长斜率放缓,全球奢侈品行业进入存量新常态,行业分化将愈发剧烈。」中泰证券在10月发布的一份奢侈品行业报告中分析,对于奢侈品的核心客群(1%的比例但贡献了21%的需求),他们的收入受短期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相对较小;在经济下行时,这些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更高。
对于非核心客户(占99%的比例、贡献了79%的需求),他们的消费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例如,爱马仕依靠稀缺性及品牌历史底蕴,通过有限的供应和极高的需求驱动消费,短期内品牌地位较难撼动。
时尚流行潮起潮落,诸多品牌的设计师、代言人、主题概念风云轮转。与时尚潮流概念联动更紧密的品牌,更考验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消费者偏好。在经济波动周期,这些品牌面临的不确定性更高。
中国市场及消费者,过往曾是奢侈品牌消费主力之一。从宏观经济形势看,今年以来,中国内地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增速呈现逐步放缓趋势,前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分别为5.3%、4.7%、4.6%。
消费品市场恢复亦有所放缓,2024年1-10月,中国内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3.5%(2023年同比:+7.2%)。
从财富效应看,股市和楼市热络往往带来居民资产增值,从而有效拉动消费。但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相对低景气,股市震荡调整,尚未形成强势的正向财富效应。
楼市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跌5.7%。股市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恒生指数累计涨幅分别为12.15%、10.55%、24%。
虽然A股和港股主要股指前三季度累计收涨,但涨幅主要集中在内地9月24日宣布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后。未计及「924」政策效应,截至9月23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年内分别累计收跌7.6%、15.1%,仅恒指收涨7%。
中国市场与奢侈品行业繁荣的紧密相关,亦折射在资本市场。「924」政策出台后一周内,中国市场的反弹预期刺激各大奢侈品集团股价明显上涨(见图表)。
图表:2024年以来部分奢侈品牌股价表现
数据来源:Wind
经济不确定性攀升、内需不振背景下,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强,从而影响奢侈品行业的增长。
另一顶奢品牌香奈儿尚未公布2024年业绩,不过集团今年5月表态时对前景预期十分谨慎,称奢侈品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环境」。
信达证券认为,未来品牌力更强、资产属性更高的「顶奢」消费仍然受高净值客户的青睐,头部品牌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中泰证券在上述报告中提及,奢侈品最稳健的增长模式是「放弃时尚,持续提升声望」,引导需求曲线缓慢而持续的外移,以远低于买/卖方市场分割点的量克制供给,以实现品牌符号在时空中的最大化变现。
据贝恩公司预计,2025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将有所回暖,但这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重点市场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30年,随着消费人群的不断扩大,奢侈品市场或将踏上长期向好的发展轨迹。
文章来源:【浪潮新消费】公众号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浪潮新消费
关注浪潮新消费,深度思考产业未来。
内容 5583
粉丝 8
主页
关注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头图

营销推广专区

借助各大平台带来新流量,增强品牌曝光

广告图

Google广告

谷歌一级代理

广告图

Facebook营销

FB核心代理

广告图

TikTok ADS

快速开通高质量账户,支持全球投放

广告图

Bing广告开户

直连Microsoft Ads官方渠道

标签图片 推特广告标签图片 Criteo标签图片 Yandex标签图片 VK广告标签图片 拼趣
浪潮新消费 关注浪潮新消费,深度思考产业未来。
总阅读4054.7k
粉丝8
内容5.6k
主页
关注
加入卖家交流群
  • 平台社群
  • 城市社群
  • 品类社群
  • 推广营销社群
  • 其他跨境社群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