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平台兜底,淘宝商家出海大战SHEIN和Temu

平台兜底,淘宝商家出海大战SHEIN和Temu 华尔街科技眼
2024-07-29
46
【FB广告服务】

免费开户,官方授权核心代理

   立即查看>>

导读:淘宝兜底,鼓励商家卖服装至海外。

‍‍‍‍‍

中国电商平台的战场延伸至海外。

淘天集团近日宣布,推出“大服饰全球包邮计划”,面向符合要求的淘宝、天猫服饰类商家。有内部消息透露,该计划受到商家欢迎,启动仅3天千牛端的签约转化率就超过70%。
据悉,服饰包邮计划将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为全球消费者提供跨境包邮服务。首期项目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港澳台等亚洲地区,年底拓展至澳大利亚,最包邮门槛低至49元起。
商家方面,无需重新开店,只需在收到订单后将货物发送至国内集运仓即相当于确收,享受0退货、0退款、0运费险的高额补贴,相当于半托管,但可保留定价权。同时,商品将在淘宝海外版、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Lazada等多平台展示及销售,跨境物流则由菜鸟负责。
该项目暂不收取保证金,但会收取境外订单技术服务费(佣金),分为两个部分:5%的跨境服务基础费率(天猫商家豁免)及15%的跨境服务增值费,共计20%。虽然佣金不低,但考虑到服饰类产品退货率较高,淘天提供全部费用兜底,对于商家来说还是比较划算的。
同时,天猫宣布自今年9月起全面取消年费,新入驻商家无需支付;已支付年费商家将按结算规则分批退还。开店门槛的降低,也从一定程度上利好有意出海的商家,进一步减少出海成本。
阿里加码出海,意味着“回归淘宝、回归互联网”战略的真正落地。同时,选择服饰大类作为先头军,一是看好全球服饰市场规模的增长,二是阿里需要在该领域圈地,减少SHEIN和Temu对其业务大盘的影响。
得益于利好消息,阿里美股股价至截稿前小幅上涨1.5%,每股76.53美元,市值1820亿美元,略高于拼多多。

电商平台,加速出海‍‍‍‍‍‍‍‍‍‍‍‍‍‍‍‍‍‍

出口一直是我国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电商出海则是其中增长最为迅猛的一部分。艾媒咨询分析报告指出,中国2024年全年跨境出口电商行业规模有望达到2.95万亿元。
同时,全球零售市场的增长带来了更多市场机会。根据RetailX发布的“2023年全球电子商务报告”,全球电商销售额接近6万亿美元,占全球所有零售额的19.5%,需求强劲。
全球市场的利好也给予了阿里国际业务正向的反馈。阿里巴巴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营收274.48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国际零售商业占大头,营收222.78亿元,同比增长56%。财报还透露,速卖通订单量增长60%,成为阿里集团内增长最快的业务。()
当然,全球市场虽大,但竞争对手更多,竞争更加激烈。国内纯出口类跨境B2C电商平台中,以速卖通(阿里)、Temu(拼多多)、SHEIN(希音)和TikTok seller(字节跳动)四家为主,号称“出海四小龙”。另外,还包括亚马逊、Shopee、Meesho等其他国家的电商平台。
据Data.AI数据统计,2023年1-3季度全球市场下载量最高的购物App前三名分别为SHEIN、Temu和亚马逊,阿里系占据8-10位。下载量增长方面,前四名则被“出海四小龙”占据,竞争十分胶着。(详情见:)
从国内打到国际,跨境电商在品类、运营模式及策略等方面都略有不同。淘宝推出专项的服饰包邮计划,从字面上理解更像是针对SHEIN的策略,但其实对Temu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阿里打响出海阻击战‍‍‍‍‍‍‍‍‍‍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速卖通最畅销的品类分别为扫地机器人、宠物用品和咖啡机,与服饰有关的唯一上榜品类是假发。显然,淘天在国内的服饰“百亿产业带”并未赋能海外市场,而竞争对手则在持续发力。
SHEIN专注于快时尚,品类相对垂直。2023年,SHEIN销售额达到322亿美元(约2335亿元),同比增长近40%,并且拿下了美国快时尚市场40%左右的份额。
除了半/全托管、POP店模式之外,SHEIN还拥有新自营模式,即依靠其产业链优势与厂商合作定制SHEIN自营品牌,按需生产。凭借对快时尚市场的敏锐度,自营品牌更有助于SHEIN针对不同市场进行调整,迅速抓住消费者喜好和需求,并且更具价格和成本优势。
Temu方面,依靠拼多多赋能,上线后在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实现高速增长,2023年全年销售额约180亿美元(约1305亿元)。有媒体报道称,Temu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作为一个全品类平台,Temu上的商品以白牌产品为主,服装正在成为最畅销的品类。数据显示,从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Temu美国市场增长最快的品类包括服装、鞋履、家居厨房等。
在这种情况下,淘天的服饰包邮计划将重点放在自身的优势部分,首先就是多平台分发。淘宝海外站、速卖通、Lazada分别辐射不同市场和用户群体,实现多线作战。
数据显示,2023年速卖通在欧洲市场排名第一(数据来源:Cross-Border Commerce Europe),是其长期经营投入的成果。同时,速卖通在新兴市场表现不俗,比如在韩国邀请马东锡代言后,迅速做到韩国电商平台流量第二;在美国推出全境的3-5日达后,GMV明显上升。
Lazada则在东南亚市场领先于多数竞争对手,仅次于新加坡的Shopee,去年GMV规模超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50亿元)。
加入包邮计划后,国内商家的商品可以同时上架阿里系三大跨境电商平台,同时获得了多个市场的潜在用户,相对于单一平台来说更有吸引力。
其次,是较大的补贴力度和一系列政策调整。去年3月,速卖通上线了基于半/全托管的Choice服务,补贴力度非常大。据商家反馈,商家选择不同的托管模式可获得最高100%佣金减免、提前放款以及仓库费用减免等补贴,吸引很多商家入驻。
 
另外,淘天还在政策上做出倾斜,旨在吸引商家加入。据悉,淘宝宣布将优化“仅退款”政策,平台不会主动介入和支持店铺综合体验分≥4.8分商家的仅退款订单,将于8月9日正式实施。“大服饰全球包邮计划”也进一步细化了售后条例,支持“快递拦截”功能,减少恶意仅退款现象。
今年4月,速卖通调整了新的POP和半托管JIT发货时效规则,分别从此前的48小时上网延长至72小时、发货时效延长48小时。同时,优质履约店铺还能享受一定程度的免罚激励。
反观竞争对手Temu,最近与商家之间矛盾有升级的趋势。
多方公开信源显示,近日有200-300位Temu卖家聚集在广州番禺奥园国际楼下,抗议Temu仅退款、无故扣除罚金及霸王条款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事件发酵后,有不少卖家在短视频平台评论区晒出近期罚款单,有的高达数万元。还有商家称,Temu运营政策也比较霸道,有商家反馈称其即便在半托管模式下,还因不接受议价就被下架。
据了解,Temu的罚款针对商品质量、违规情形和严重程度设定了500元、1000元、10000元三个档,但可以叠加。商品质量被罚无可厚非,但所谓“违规情形”,则包括时效性等问题。有商家反映,Temu规定订单需要在7天内完成签收,但实际上很难精准达到,超时每单罚款40元/5美元,有卖家14天被罚款6.6万元。
相比之下,较为苛刻的运营制度,导致部分Temu商家选择关店,转做其他平台。而这部分商家,很有可能转投阿里系平台,毕竟阿里系除了有力度较大的补贴之外,罚款政策也相对较为合理。

电商出海挑战重重

不论是阿里加码、Temu的激进扩张还是是垂直专注的SHEIN,在进入海外市场时,都会被视作外来者。不同国家及地区的法律法规存在差异,同时还要面临潜在的本国保护主义措施,合规就成为中国电商出海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7月26日,韩国中央行政机构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 (PIPC)宣布,对速卖通处以约1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96万元)的罚款,理由是速卖通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有关向海外转移个人信息的条例。
同样,Temu等平台也面临潜在的合规风险,比如美国国会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曾在2023年发布报告,指出Temu可能存在的数据风险和贸易漏洞,其中包括Temu的产品质量与知识产权问题。()
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当地投资建设相关产业链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仓储、物流、数据中心等。全球各国政府基本上都欢迎海外投资,因为其能够有效拉动当地就业,比如菜鸟目前就拥有9个海外自营分拣中心,物流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及地区;SHEIN也有海外中转和运营仓。相对来说,Temu不建立当地仓储物流、中国直邮的方式,很容易引起当地监管的注意。
第二个挑战,则来自于 “仅退款”。《华尔街科技眼》曾经撰文揭露了国内“仅退款”黑产现象,遗憾的是目前欧美市场也出现了类似行为,并有日趋泛滥之势。(详情见:)
以美国市场为例,全美零售商联合会与ApprissRetail合作调研的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零售业的商品总退货额达到7430亿美元。其中,在线退货总额达到2470亿美元,占在线销售总额的17.6%。
各家的仅退款政策中,Temu最为宽松,大部分商品都支持 “90天不满意全额退款”的售后政策;亚马逊最为严格,如果买家每月退货超过5次,亚马逊会判断对方是否滥用政策,一旦被标记会被加入黑名单,收取退货费或限制退货退款。
与国内类似,在海外搜索引擎输入“How to Get Refund without Returning”(如何仅退款),会得到大量教程类文章和视频,教授用户如何仅退款,商品涉及衣帽鞋子、玩具、小家电等等。通常来说,如果突然短时间某一个销售区域爆单,基本上就是被“羊毛党”盯上了。
更加夸张的是,还有爆料称部分商家也成为黑产一员,从Temu上采购,商品到达海外仓后仅退款,重写贴标入亚马逊仓库,形成恶性竞争。
商家之所以还能够忍受“仅退款”,是因为损失尚可接受。全美零售联合会统计得出,恶意退款对本土商家(包括线上线下零售)造成的损失约1%左右。但跨境电商不同,仓储、物流成本都更高,如果恶意退货达到一定量级,损失最大的还是商家。
当然,即便存在上述问题,电商出海依然是一门好生意,国家也从政策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6月12日,我国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文《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培养跨境电商经验主体、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标准规则建设与国际合作等,并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式,鼓励电商企业走出去。淘宝、SHEIN、Temu们之间的鏖战,才刚刚开始。
文章来源:【华尔街科技眼】公众号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海外广告投放

海外广告投放

大数自营,全平台投放

华尔街科技眼
理性看待商业世界
内容 93
粉丝 0
咨询
关注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头图

营销推广专区

借助各大平台带来新流量,增强品牌曝光

广告图

Google广告

谷歌一级代理

广告图

Facebook营销

FB核心代理

广告图

TikTok ADS

快速开通高质量账户,支持全球投放

广告图

Bing广告开户

直连Microsoft Ads官方渠道

标签图片 推特广告标签图片 Criteo标签图片 Yandex标签图片 VK广告标签图片 拼趣
华尔街科技眼 理性看待商业世界
总阅读7.8k
粉丝0
内容93
咨询
关注
加入卖家交流群
  • 平台社群
  • 城市社群
  • 品类社群
  • 推广营销社群
  • 其他跨境社群
文章目录
电商平台,加速出海‍‍‍‍‍‍‍‍‍‍‍‍‍‍‍‍‍‍
‍阿里打响出海阻击战‍‍‍‍‍‍‍‍‍‍
电商出海挑战重重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