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选品过程中,往往会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选品。但是残酷的真相在于,你觉得好卖的产品,在这个站点不一定好卖,任何时候的选品一定要贴近该市场的需求。
同行的热卖产品是最好的参照物,我们可以选同款,或者类似款,甚至是开发升级款,在原有的爆款的基础上增加微创新,但是价格方面又极具性价比。
保持有利润的同时,将进货价定在一个区间内,那么你的全店产品的售价就不会忽高忽低。在选品的时候,假设零售价在 10 元左右,需要保持 40~50% 的利润,在定价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产品的进货价在一个区间内,重量也近似,售价也会相差甚微。
利用热销款针对这个市场开发新品,每一个品类上架 5~10 款,但是不一定将所有的二级类目都挖掘,可以选择其中的几个类目重点开发。待上架至 100 多个产品后,考虑少量投放关联广告。
通过促销、广告、平台流量增持,这时候店铺会出现成长期,我们在上架很多个品类,就会存在各个品类的关键词、如果有某几款产品测试广告后有效果,那么可以加大力度,订单也会开始稳定从 1 到 10 平均增长。
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成长期,在几个产品链接稳定出单后,除了维护这些链接之外,同时开始上新品,保持店铺活跃度,形成良性循环。
这时候也有可能会进入一个瓶颈期,即不开广告流量下跌严重,或者不出单,以及出单不稳定等。导致这些原因在于,一方面是价格虚高,另一方面可能是产品竞争力不大,就算通过引流款带来了店铺流量,但是由于产品线不够丰富,进来的流量无法实现有效转化。
下面我们谈谈 Shopee 的 2 种运营模式。
1)红海战略。
定价低,利润低,订单多,薄利多销,店铺成长快,但是随之而来的售后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各方面投入会比较大。

经常有卖家分享日出千单的截图,但是如果深入剖析这个店铺的客单价,会发现价格低到极致。平均 30 马币的客单价,一天出 1000 单,销售额折合人民币不到 5 万元。
扣除成本后,按 10% 的毛利率,还要减去打包人员等各种各样的开支成本,一天下来忙得累死累活,老板到手的纯利润可能只有 1500 元。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的单量,还要结合产品定价和利润,并不能以单量来衡量这个店铺是否赚钱。
2)蓝海战略。
定价高,利润高,订单不多,可以选择无市场竞争产品,或行业尚处于非激烈竞争阶段产品,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上,利润也不会差。
不要过度迷恋单量。这是我经常分享给学员的一句话。
我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都不太推崇做低客单价的产品,更多的是带着学员开垦市场空间、需求的创造,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

待店铺成熟后,一天能够做到 30-40 单,客单价保持 800-1000 台币左右,广告花费成本控制在销售额的 10% 左右,这样的精品店,每家店每个月能够盈利人民币 3-5 万元。
然后交出去,请个运营维护,作为老板要去做开拓性的工作。
我们在选品时一定要考虑流量成本,因为只有足够的利润,才能支撑得起付费流量的消耗。精品店铺运营,每天的订单一大部分是投放广告带来的,当然广告的操作需要严格控制利润成本。
而上述提到的低客单价的产品,在店铺里面也会零星上架,仅仅只是定位为引流板块的爆款,很少通过广告进行付费推广。
这种高客单价的蓝海模式,我会在一对一的教学指导中,拆解这套玩法,毫无保留分享给你,带着你一步一步拓展非竞争性市场空间,规避竞争,创造并攫取新需求,掌握定价权,实现利润高速增长。
同样的利润,如果是你,你会更青睐哪一种运营模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