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洋紫
2025年1月7日上午,在CES大会开幕式上,身穿黑皮衣的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用一番激情演讲,拉开了新一年AI的大幕——英伟达不仅推出了新一代基于Blackwell架构的GPU RTX 5090,还发布了开源可商用的世界基础模型Cosmos。两项产品,为AI应用的变革提供了全新的“基础设施”。
在演讲中,黄仁勋表示:AI智能体很可能成为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行业,这为2025年的AI冒险拉开了序幕。
事实上,在过去的2024年,正是被AI点燃的一年,对于中国AI创业者们来说,也正在全球进行着一场“大冒险”。
回看2024年CES上,中国企业占据了1/4的展位。彼时就已有现象级产品出现,如Rabbit R1预售第一天就卖出了10000台,AI Pin被《时代》评为“2023年最佳发明”之一等等。预测称10年增长10倍的端侧AI被认为是中国企业的机会,但不止步于硬件层面,这也是不同层面的中国AI企业更多被看见的一年:从年初紧追GPT-4的步伐,到数据不断迭代到可以与OpenAI的o1系列比高;与AI相关的应用软件也层出不穷,AI视频应用敢和Sora正面叫板,AI营销软件实现规模化增长……
转眼即是新岁。CES2025如约而至,我们借此时机回望,AI和人类对话的这一年,中国AI的被看见和将挑战。
2024年被称为AI元年,这也是AI真正意义和消费者建立亲密关系的一年。
如果观察2022年11月之前的AI产品,不难发现人工智能企业在抢时间,也在等时间。彼时,靠着低价促销进入千家万户的智能音箱,还被看做“人工智障”,多数消费者对AI的讨论还存在于“AI到底是个啥”、“AI是不是未来”。对企业来说也推进困难,靠着低价提高销量来抢市场、提高市占率,努力的方向则是一场漫长的等待:理论知识上说的人工智能走向人,拐点什么时候来?
直到2022年11月30日,ChatGPT上线,一场属于AI行业的新生,终于到了。Sam Altman发了一条简单的推特:"试试ChatGPT吧",然后仅5天的时间,用户突破百万,两个月后,月活突破1亿。几乎可以被看作是对“星星之火”的激活,也让AI从书本知识走向现实成为了真正可能。
而后,《福布斯》声称全美国有89%的学生都在使用ChatGPT写作业;美国房产中介则利用它生成房源文案,仅需5秒钟即可完成一小时的工作量;也有人发现,北密歇根大学班里最好的论文竟然出自ChatGPT之手……
ChatGPT首次让身边的“你、我、他”感受到了AI的力量,人工智能从决策式过渡到生成式,在认识论上人工智能已经从知识阶段过渡到逻辑阶段,更加接近人类思维,也更符合各领域应用的需求。
它也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中。它出现在不少APP的评论区里,热衷于给视频写总结,也喜欢互动,它的属性一定是大E人;它帮了家长不少忙,特别是辅导作业上,或许有时候答案不太对,但至少能给出一个参考方向;它也是个不错的创作者,对于唱歌不好听的害羞鬼来说,它可以让所有人都尝试大胆开麦......
它有很多个名字,它有时叫“momo”,有时叫“评论罗伯特”,有时叫“小爱同学”,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叫它“AI男友”……
科技滚滚向前。回望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大学的学术探讨会上,人工智能学科和 “人工智能” 概念正式建立;但直到68年之后,AI才真正意义上出现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看人的多元,学人的表达,也读人的复杂。
就此,人工智能产品讨好消费者的方式不再靠销售手段,而是依赖产品自身魅力。此刻,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声变了:被证明的是,AI一定是未来,那么未被证明的是,中国AI企业,具备全球化能力吗?
2024年的除夕夜,OpenAI又发布了文生视频产品Sora,能够将文本描述转化为长达60秒的高质量视频,支持多角度镜头转换,甚至能准确还原复杂的物理运动规律。一个科技孕育的美好作品,不由得引人发问,当AI开始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中国AI企业如何才能被看见?
2024年4月,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联合创始人蔡崇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认为中国现在落后了。很明显,像OpenAI这样的美国公司确实领先于其他所有公司。但中国正在努力追赶。”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一年间大模型奋起直追的身影。文心一言早在2023年10月就宣布已"毫不逊色"于GPT-4;
智谱AI推出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测试数据显示,在MMLU、GSM8K等多个权威评测中,GLM-4均达到GPT-4 90%以上的水平;
MiniMax推出能在6秒内完成音色复刻的语音大模型abab-speech-01,用数百万小时的音频数据训练成果;
超千亿参数的Baichuan 3在医疗评测中展现出最佳性能,更在中文任务上超越了GPT-4;
通义千问2.5版本在理解、逻辑推理等方面有显著提升,中文能力更是领先业界;Qwen1.5-110B成功超越了Meta的Llama-3-70B模型,标志着通义大模型首次赶上GPT-4水准......
这是一场技术指标的角逐赛。技术的进步固然值得肯定,但只是追逐还远远不够,属于中国的AI机遇,则更在落地之后。
在2024年上半年,Kimi一跃成为2024年最受欢迎的AI应用之一,吸引了大量原本专注使用ChatGPT的用户转投旗下,顺带掀起了“Kimi概念股”的热浪。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应用市场,这是我们的天生优势。
李开复曾表示,“能够很快变现但增长很慢”的To C APP不是中国团队的长项,“前期积累大量流量随后变现”的To C APP才是中国团队的长项。2025年的一个大趋势,是越来越便宜的推理成本会推动High DAU的应用出现,“先用一段时间积累用户随后再探索商业变现”,AI应用的推广和增长,将催生出更多To C High DAU的AI-first APP。
在AI渗透进人类生活的这一年中,应用最广泛的当属内容生成软件,其中不乏中国公司。
快手在13岁生日当天发布了视频大模型可灵,能够让内容创作者,从简单文本到精彩视频,无论创作数量和质量都让中国AI能力走在了世界前列;脱胎于字节跳动的爱诗科技,要做AI时代的超级内容平台,核心产品PixVerse全球用户数已超1200万;依托于全球首个Diffusion Transformer架构,生数科技也是内容生成软件的爆款产品。
除了视频生成,中国企业在PPT生成、短剧生成、漫画生成、游戏生成等AI应用上也层出不穷。To B类别中,FancyTech、极睿科技、筷子科技、奥创光年并称AI营销“四剑客”,在2024年已实现商业化的规模增长。
引援自AI产品榜
C端消费者与AI在应用层的互动,让AI更能读懂人,而对于巨大的中国市场来说,应用链接了人和AI,这也是AI出海的机遇之一。
其次,硬件方面,具备供应链优势的中国企业则能看到更大的机会。
从供应链的角度说,硬件+AI属性,几乎没有难度,一名从事电子产品出海6年的商家向霞光社表示,“加个互动功能,技术上也不难,但价位上可以翻两倍。”海外市场有较强的付费能力和强烈的人力替代需求,是全球化品牌打造的必要条件。
但变量在于,与早期铺货的方式相比,出海浪潮中,中国企业已经具备全球视野,更会考虑欧美的人体工学和用户习惯,同时在平台选择上,也优先适配海外AI大模型。
2024年CES上,几乎所有企业都在all in AI,从小小的牙刷,到家庭智能助手,再到汽车,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示着AI与硬件结合的无限可能,它说明了未来硬件新品的风向标:错过AI,后悔一年。而在欧美日韩的巨头企业都在寻找AI与硬件的结合点时,机器人、智能穿戴、储能、ebike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多出自中国公司之手。
这些新兴AI硬件企业普遍具备生而全球化的属性,有可能成为将来属于中国企业AI出海的另一个机遇。
机遇是已知的,但在人人都能用上AI的今天,留给中国市场的时间还多吗?
回头看,人类对AI的追求,似乎不再需要一个终局。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和企业探寻AI的变化:从寻找一个完美产品的结果,到专注于AI落地的过程。这一路看下来,过程诚然比结果有趣。
一些问题尚未找到标准答案,如AI+硬件还是硬件+AI?(AI+硬件,是给AI找场景,硬件是AI的载体。硬件+AI,是AI向硬件赋能。)但这一探索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AI过去的尝试,在各种单品上成为现实。比如在戒指、手环、眼镜上的AI探索,玩具、录音机、乐器,都可以加上AI,这类产品在众筹平台上可以看到不错的数据。供应链层传统优势(如3C配件)的支撑,让破局只需找到入口,而目前的AI已经是大众买得起的、能让人看得懂的单品好物。
所以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结果,多是在具体场景解决具体问题,需要站在产品的层面做变量,要符合不同市场的不同偏好。终局还远,中曾谈到,“我给出AI发展明确的时间表是,两年之内可能能打磨出模式来,但这个模式大多数人不认识。五年之内,也就是说再过三年,它的业务逐渐被接受,大家会认为这个可能是未来的明星。再过10-15年,它的收入会实现。”
在王煜全看来,人工智能是可以从头设计,未来应该是向智能环境发展。“举个例子,可能从桌子底下伸出两只机器手来帮我们整理东西,但这两只手不是一个独立的机器人,因为它的指令是从别处传过来的,甚至它如何整理是靠上面挂着一摄像头,帮它来来处理的。”
这一完美图景,也还在路上,就此刻看,是新的拐点。
机器在三维空间和时间中感知、推理和行动的能力,其野望在于将空间计算操控虚拟世界的本领和具⾝智能触达现实世界的能力结合起来,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空间智能的概念,是能够观察、理解三维空间,并在三维空间中自主采取行动的智慧能力。
此前所有具体产品的积累,也将会向更深更垂处延展,用技术描绘出立体的空间图景,这是所有选手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新机会,时间还足以中国AI公司施展能力。
1990到2010年,互联网技术用20年时间,达到了技术普惠点;移动互联网从2005到2020年,15年的发展也达到了技术普惠点;2024年,AI第一次进入人的生活中,成为无处不在的陪伴者。
这一切,才刚刚开始。而人类的世界,已经不能没有AI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