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我国跨境电商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合规”如影随形,成为行业发展绕不开的话题。在“老大哥”亚马逊平台政策收紧系列操作下,中国卖家对于“合规”二字可谓拥有了“刻骨铭心”地认识,跨境电商合规化发展现已成为行业共识。
当下,业界对于“2021年、2022年亦或2023年是跨境电商合规化元年”仍尚未论断,2024开年各国税改、合规监管、新公司法、知识产权强国等一系列“合规”监管政策又相继而来。预测在“跨境电商合规元年”名号“争霸赛”中,积极“秀肌肉”的2024年应该也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01合规监管、违规事件“如期而至”
一是各国政府部门。其一,税收合规。对各国政府而言,为了保障本国产业和企业权益,对进口货物征税是“标准动作”。跨境电商总归是贸易方式,最终交易承载仍是货物,但在此前,跨境电商萌芽初期,为低值少量的个人自用的进境物品减免税收,是出于满足本国公民自由购物权的考量。
但随着近年来,利用跨境电商渠道涌入各国的海量商业包裹,各国政府纷纷出台跨境税收政策,以降低进口商品对本土产业发展的冲击。开征跨境电商税收作为“看得见拿得到”且使用最便捷的操作,大部分国家在推动税务方面可谓不遗余力。故而,税务合规长期伴随在跨境电商发展的各个阶段。2024开年的税收政策调整,除部分是前期多个“合规元年”作用下的产物外,也有新出台的政策。
欧盟:企业税的新法规正式生效,对在欧盟成员国的跨国公司实行15%的最低有效税率(年财务收入合计超7.5亿欧元、母公司或子公司位于欧盟成员国的任何国内和国际大型集团)。
马来西亚:开征低价商品税,对价值低于500令吉,并通过陆路、海路、空运等方式被运输进入马来西亚的商品,收取10%的抵制商品销售税。
菲律宾:国税局第16-2023号收入条例规定,将对在线金融平台向其合作卖家或商家通过前者平台销售的商品或提供服务总额的一半征收1%的关税(卖家纳税年度收入低于50万比索)。
英国:英国税务机关HM Revenue & Customs(HMRC)发布的《国际信息交换手册》已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要求受监管的英国平台每年收集并向HMRC报告有关卖家利用其平台提供个人服务、销售有形商品等的收入信息。
泰国:泰国税务局发布个人所得税公告,要求自2024年1月1日起,在泰国注册的线上平台中收入超过10亿泰铢的,都需要开设“特殊账户”,显示在其平台销售商品的在线零售商的收入信息。
(法米表示网购10%税仅适用于RM500以下进口商品 图源:网络)
其二,跨境电商合规监管。虽然“将面对愈发严格的电商监管”已成为行业共识,但不久前,受美国《消费者告知法案》生效影响,亚马逊平台掀起的账号验证潮仍令所有卖家们心有余悸,没想到2024开年,多个国家监管趋严的疾风就来得这么快。
越南市场监管总局收缴了利用电商平台销售、藏匿在某仓库,近万件违法产品、侵权商品,价值高达44亿越南盾(18亿美元)。
印尼警察对网购平台无许可证化妆品店铺进行调查和逮捕,并没收了其各类非法护妆品。
泰国食品和药品监管局在曼谷7家商店中查获了3000多件进口自中国的食品。
新加坡政府机构对“先买后付”方式可能引发的消费者保护和信用风险积累问题,感到担忧,表示将更加严厉监控提供服务的平台与金融体系其他部分的直接和间接联系。同时加强的,还有产品的监管力度。
(新加坡加大对先买后付领域的监管力度 图源:联合早报)
(原告持有的专利信息 图源:美国专利商标局专利中心)
02国内政策加码,助推跨境电商合规出海
如果说新年伊始面临的环境单单是以上内容,那么估计大多数小伙伴会表示“常规操作”“见怪不怪”。那么什么是2024勇闯“合规元年”的“核心优势”?与往年跨境电商“合规”有哪些不一样?
答案是:跨境电商“合规”的风吹到了国内,由“被动应变”转为了“主动求变”。
不论是2021年以来的亚马逊封号、各国税改、商标暴雷等事件,合规维权的主体都仅在海外,通常是各国政府、电商平台、企业等,但2024开年跨境电商“合规”的风吹到了国内。
对比往年中国政府给予“阶段性水土不服”的部分卖家提供帮助(2021年7月,商务部针对部分“中国商家的行为被认为违反了亚马逊平台的《卖家行为准则》等格式条款,经营受限”等问题表示,是阶段性的“水土不服”,商务部将为企业提升风控水平,加强与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对接提供帮助),国内监管部门多是与行业商协会一道帮助和引导企业加强合规风控、应对合规争端,2024年的国内监管部门则选择“亲自下场”“高举高打”,积极推动跨境电商卖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2023年12月底,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部级联席会议”,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交部、商务部等29个成员单位组成,致力于组织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加强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关于建立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部级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
图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官微)
联席会议是行政机构中层次最高的一种制度,是为了协商办理涉及国务院多个部门职责的事项,由国务院批准建立,各成员单位按照共同商定的工作制度,及时沟通情况,协调不同意见,以推动某项任务顺利落实的工作机制。
笔者粗略统计了近年来建立“部级联席会议”的事项,数量不算太多,包括但不限于“境外公民、机构安全保护(2004年)”“旅游(2014年)”“中医药(2016年)”“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2019年)” “计量工作(2021年)”“数字经济发展(2022)”“优化生育(2022年)”等工作,其共同特点是“当下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重点或痛难点问题,涉及到多个部门管辖”。
因此,能够上升为“部级联席会议”的“工作”意义之重大不言自明。
我国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40余年的发展,我国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知识产权制度已成为中国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财产权制度,其影响已延伸至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领域。但不容置喙的是,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仍存在应用能力与发达国家相差较远、知识产权结构布局不合理、知识产权国际环境日趋严峻等问题。
跨境电商作为贸易方式,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与知识产权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一点,从知识产权工作部级联系会议制度建立的历程也能窥探一二。
早在2016年3月30日,国务院就已建立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彼时,我国的外贸发展虽已经十分成熟,但跨境电商仍属于初期发展阶段,其规模和质量,不足以影响“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分毫。
但此次调整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部级联席会议制度的时间点,是跨境电商极速发展的十年后,是中国卖家饱受海外跨境电商平台“霸权”、千亿跨境电商独角兽频遇知识产权侵权争端以及中国跨境电商巨头Temu和SHEIN“海外纷争”“知产霸权”的重要节点,也是跨境电商发展告别“传统卖货”,走向“品牌先导”“本土经营”“合规发展”的升级之路关键阶段。
伴随着“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深入推进的东风,知识产权也从“战略实施”走向“强国建设”,跨境电商发展也来到了以知识产权为主导的更高维度商业竞争“战场”。相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的背后,跨境电商估计或多或少发挥了些许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新修订的《公司法》正式通过表决,其中关于“认缴制度”的条款引发了行业关注。在2013年《公司法》修订前,我国公司注册采用“注册资本实缴制”,为了方便公司设立,2013年更改修订为“注册资本认缴制”,取消了出资期限、最低注册资本等措施。但由于认缴登记制对认缴数额、缴资期限等没有限制,也出现了盲目认缴、天价认缴、期限过长等问题。《公司法》的再修订,将企业注册制度再次从“认缴制”变为了“实缴制”,同时要求注册资本金需要在5年内出资到位。
(新《公司法》正式通过表决,图源:网络)
新《公司法》的出台,虽然针对的是所有在国内注册的企业,但由于跨境电商企业多店铺运营的特点,跨境电商行业注册空壳公司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新《公司法》施行后,利用海量空壳公司注册店铺的多账号运营模式,以及利用他人信息注册跟卖模式,将受到较大影响,毕竟实缴制后,已注册、新注册企业的资金成本均将提高,试图对已注册企业减资操作也同样面临高成本和高风险。
也正因如此,仅公布但并未实施的新《公司法》条款内容一经发布,就引起一轮跨境电商企业“注销潮”。
关于新《公司法》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想必大家在近期的新闻资讯中早已知晓,针对新公司法的应对策略,多数媒体和机构均有分析,本文就不再赘述。
03尾 声
总而言之,在笔者看来,在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多重压力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作为中国出海大军的一员,利用技术和国内供应链优势,在服务和价格上打败了成熟市场的竞争对手,并迅速成长壮大,引起了各国平台、企业及政府监管关注,就必然会进入监管“射程”之内,面对更加严苛的合规政策。
但“合规”作为“立身之本”,从来都是企业长久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确保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稳固地位的“安全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