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出现以前,市场普遍认为电商的战争偃旗息鼓,行业的增长依赖消费升级
然而,拼多多的横空出世改写了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消费升级的叙事随之瓦解。低价大战从越来越多的购物节变成了365天高强度的鏖战,现代商战变得前所未有的质朴——降价就行。
而海外拼多多,凭一己之力,把跨境电商拖下了价格战的深渊。
01、亚马逊与四小龙的正面竞争拉开帷幕
今年以来,“低价”问题更加频繁地出现在亚马逊的发言中。
8月,在2024年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亚马逊财务总监布莱恩·奥尔萨夫斯基(Brian Olsavsky)直言,亚马逊北美地区的收入增长略低于内部预期,主要是因为消费者趋向于购买“更经济”的商品。
换言之,亚马逊的收入增长正受到“消费降级”的挑战。
这背后既是新经济周期下用户消费趋势变化的结果,也少不了Temu、SHEIN等主打极致性价比的新锐跨境电商平台引发的行业“内卷”。
很长一段时间里,亚马逊都曾是“美国‘最便宜’的电商平台”。
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Profitero连续七年的数据检测,曾证实了亚马逊价格平均比竞争对手低16%。
但现在,这顶“最便宜”的帽子正被几家中国出海平台疯狂抢夺。
打开不同的跨境电商平台购物界面,能看到在一些日用产品价格上,亚马逊和Temu、SHEIN的价格差最大能达到两倍。
于是,亚马逊被迫卷入低价战场。。。
02、亚马逊低价商品战线“三件套”
今年以来,面对愈演愈烈的低价潮,亚马逊不再作壁上观,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
1. 通过降低销售佣金来保证低价产品的竞争力。
2. 拉长大促周期,将黑五网一大促延长到了12天。
3. 推出一个类似全托管模式的“低价商店”项目。
这意味着亚马逊与四小龙(首当其冲是temu)的正面竞争拉开帷幕。
不过,亚马逊深知,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价格战并不能持久,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差异化竞争优势,才能持续占据市场领先位置。
这一点上,亚马逊自然当仁不让。
亚马逊最为稳固的竞争壁垒是长期以来的物流基建及研发投入所积累起来的全球履约能力。比如,光是在配送速度上亚马逊的优势就不言而喻。
在美国,亚马逊Prime会员享受“2日达”,非Prime会员2-5天内送达;而从国内直发小包的全托管平台,走特快线路也需4-9天才能送达,即便今年主推海外仓发货的“半托管”,也难以和亚马逊稳定的快时效匹配。
今年以来,亚马逊更是着力巩固这一优势,包括继续在全球多个国家推进物流设施建设,完善履约网络,从而扩大当日达或次日达的服务范围。
亚马逊配送网络进行区域化管理将有效帮助平台降低服务成本。而这也为亚马逊向顾客提供更多低价商品选择奠定了基础。
而在迎接旺季到来的9月,亚马逊又推出针对售价25美元以下低价商品的Apollo计划,通过优先使用同一区域库存来配送订单,从而减少跨区域长途运输,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以为低价商品腾出更多利润空间、保证价格力。
03、结语
跨境电商陷入低价内卷,下沉市场依然是2024年出海的常态。
低价大战的本质是一场旧时代产物与新时代规则的磨合。
站在时代的分岔路口,身处内卷中心的Temu、Shein,TikTok,速卖通还有亚马逊,这些平台是该从低价内卷中抽身而出,还是坚定地执行低价战略,谁都给不出答案。
感谢您看到这里,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