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思考 | AI热潮掩盖了非AI初创企业的融资困境

思考 | AI热潮掩盖了非AI初创企业的融资困境 非凡产研
2024-12-18
143
导读:

今年早些时候,IVP合伙人汤姆·洛维罗(Tom Loverro)宣称,疫情后的经济衰退已经结束,挺过难关的企业应优先考虑增长而非削减成本。
然而,据Tribeca Venture Partners联合创始人布瑞恩·赫希(Brian Hirsch)表示,仍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在努力以更高估值筹集下一轮融资,或艰难求生。
这家成立13年的公司采取了一种后期策略,不同于传统的成长型基金,它投资于那些被迫以与上一轮融资相同甚至更低的估值筹集资金的企业。赫希告诉TechCrunch,在很多情况下,现有投资者已准备好为公司提供额外资金,但他们需要像Tribeca Ventures这样的第三方来评估交易。
风投们热衷于支持估值飙升的AI公司,“但其他领域真的举步维艰”,赫希说道。
Carta的最新估值数据最能证明如今的创投领域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家公司分析了今年完成的近2000笔交易,发现B轮融资中排名后10%的企业,其融资前估值仅为4000万美元,而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排名前10%的企业,估值则接近10亿美元。
D轮融资的价格差异更为悬殊,从2700万美元到52亿美元不等。

这些高估值企业无疑都与AI有关。例如,ElevenLabs今年早些时候完成了9.2亿美元的B轮融资,融资前估值为9.2亿美元;Cohere则以50亿美元的融资前估值完成了D轮融资。
对于非AI初创企业来说,融资环境截然不同,即使它们在零利率政策(ZIRP)狂热期结束后也筹集到了资金。
赫希表示,18个月前完成A轮融资的非AI企业,即使在收入增长不错的情况下,在争取B轮融资时也可能会遇到困难。
非通用人工智能(GenAI)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可能感觉像是“高中时没被邀请参加那个热闹的派对”,赫希说道,并补充说,他们往往有很好的业务,但无人问津。
的确,Carta的数据显示,仅有9%的A轮公司在两年内成功获得B轮融资,这一比例远低于之前的25%。
然而,Tribeca Ventures正在利用其成长基金帮助更成熟的初创企业为下一轮融资定价,这些企业主要是收入在2000万美元或以上的公司。
其中许多企业增长势头良好,但估值过高,难以适应当前市场。
“我们仍处于调整阶段,”赫希说道,“我们认为,至少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来收拾残局。
文章来源:【非凡产研】公众号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0
0
非凡产研
非凡产研是非凡资本旗下全球数智商业研究中心。非凡产研专注于商业场景下国内、出海及全球化企业服务生态领域的研究,团队成员来自知名研究咨询公司、私募基金和科技体等,是一支具有深入洞察、专业知识和丰富资源的分析师团队。
内容 1189
粉丝 1
咨询
关注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非凡产研 非凡产研是非凡资本旗下全球数智商业研究中心。非凡产研专注于商业场景下国内、出海及全球化企业服务生态领域的研究,团队成员来自知名研究咨询公司、私募基金和科技体等,是一支具有深入洞察、专业知识和丰富资源的分析师团队。
总阅读127.3k
粉丝1
内容1.2k
咨询
关注
加入卖家交流群
  • 平台社群
  • 城市社群
  • 品类社群
  • 推广营销社群
  • 其他跨境社群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