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随意在全球引爆贸易战的背景之下,连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下跌,不少外贸和货代企业人表示,心情也跟着汇率起起落落!
6月25日,人民币继续下挫。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亚市早盘跌逾150点,报6.5256,连续八天下跌,为2016年以来最长连跌纪录。
与此同时,美元继续走强,美元指数报94.54。
美元兑人民币近期走势图:
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定向降准”措施: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未来一段时间美元可能继续维持强势,人民币仍有贬值的压力:美国在经济复苏强劲、通胀预期回升的支撑下,年内仍有两次加息的预期,所以预计美元指数可能继续维持强势,人民币仍然存在一定的贬值压力。
但相对其他币种,人民币可能受到的冲击最小,仍然是相对坚挺的货币,中国相对欧洲,政局更加稳定;相对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外债压力小、经济运行健康,具备维持币值坚挺基本面。人民币兑美元近两个多月贬值了约3%,同期的欧元兑美元贬值了超过6%,俄罗斯卢布兑美元贬值超过4%,南非兰特兑美元贬值约14%,阿根廷比索兑美元贬值幅度则超过了37%。
几家欢喜,几家愁。身处一线的外贸企业台看到人民币贬值还是有些许激动。人民币贬值对市民来说,如果市民平时不出国,也不消费美元计价的进口商品,其实不会有什么特别感受。
但是直接影响的是有美元消费或投资需求的个人或企业,所以,这个机遇对出口企业来说或许是一种利好。做出口的中低端制造业受益于人民币贬值的行业中占比是不错的,而如纺织服装制造业、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而交运设备制造业、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受益程度并不明显。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企业出口订单增加。
但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对于一些量大利薄的外贸企业,尤其需要严控汇率风险。身处中美贸易战一线的外贸企业更要高度警惕,短期内要充分利用风险对冲工具来防控汇率风险;中期要加紧结构调整和升级,考虑多元化出口方向,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时机,更多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长期更要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转型升级来应对中美贸易战。
首先,外贸企业要练好内功,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要掌握必备的外贸定价技巧。其次,外贸企业要加强对外汇风险的管理,并将汇率风险等成本计入到成本控制中来。
再次,外贸企业还需要加强金融工具的使用,不仅要通过贸易融资的方式来提高资金的周转率,提高收益,降低成本,还要在外汇市场上使用金融衍生品工具来防控外汇风险。不仅要使用远期结售汇,而且要采用外汇掉期和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工具等来规避汇率风险。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外贸企业需要采用人民币进行外贸的计价结算,减少人民币汇兑损失。特别是在美联储今明两年六七次的加息以及缩表的背景下,“美元荒”可能会在部分国家出现,采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是首选,是防控外汇风险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