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竞争,风起云涌。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大动作频频。
长三角,十四城共商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个涉及人口1.1亿,GDP总量达18.28万亿元的“上海大都市圈”,呼之欲出。
大湾区,随着广佛南环、佛莞城际正式开通运营,四线贯通、横跨五城的“轨道上的大湾区”,再加速。
把目光转移到西部,重庆与新疆携手,宣布要合力服务和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同样在西部,作为内陆经济总量第一大省的四川,也开始摊牌了——到2027年,经济总量再跨两个万亿元台阶。
也即三年后,四川GDP超过8万亿,大致相当于2023年底浙江的经济总量。
众所周知,作为唯一在国家批复中被钦定的大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四川在当前格局下被寄予厚望。
这一目标的确立,意味深长。
日前,四川关于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公布,信息量很大。
它确立了到2027年,GDP超过8万亿的目标,同时也描绘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西部君认为可以是:
升级动力系统,更换新引擎。
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科技创新。
决定提出实施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具体包括六大领域的重大科技专项。
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航空航天重大科技专项;先进装备重大科技专项;生物制造重大科技专项;清洁能源重大科技专项;先进材料重大科技专项。
比如,航空航天领域,重点突破航空航天先进制造、通信导航与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打造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拳头产品;
生物制造领域,则加强合成生物学、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等前沿生物技术研究,突破生物检测与治疗、核医学、脑机接口、生物育种、生物智能发酵、特色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生物材料等共性关键技术。
据悉,光今年,四川“揭榜挂帅”的产业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就在30个左右。
作为内陆省份,四川开展科技攻关的底气何在?
这组数据可以参考:四川拥有西部唯一的国家实验室,17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大科学装置,137所普通高校、369家科研院所,以及20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实际上,作为战略腹地,四川在科技创新上,一直承载着重大使命。
其一,去年,四川就被高层委以重任: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其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纲要赋予成渝地区的定位之一,就是要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当前,全球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关键节点,要想提高发展质量,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主动,科技创新上必须要有所建树。
这一点,对处于“后发”状态的内陆地区而言,尤其如此。
道理不难理解:越是在技术和产业变革期,“后发”地区越有更多赶超的可能性。
这已经被过往的发展实践所证明,并且现在也仍在进行之中。
比如,过去十多年,一批内陆重镇的崛起——重庆、成都、武汉、西安、郑州等,都直接与高铁普及、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兴盛直接相关。
眼下,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国内汽车产业面临洗牌,一批新的“汽车城”的诞生,如西安、长沙、常州、合肥等,也是直接受益于技术、产业的变革。
四川要承担起新的使命,真正在经济总量和质量上实现大跃升,眼下就是不容错过的窗口。
技术突破之外,则是产业革新。
四川虽然是西部省份,但拥有全部41个工业门类,产业基础在整个内陆地区算是首屈一指,当务之急则是要加快转型升级。
决定提出,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几个亮点值得注意。
一,深入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推动重大项目提能增效,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等万亿级产业,争创航空航天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抓好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中特别要指出的是,实施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可以参考的是,四川上一个提出的产业方面的“一号工程”,是2000年左右的电子信息。后来的成效,大家都应该看到了。
一个指标很有说服力,成都入围的三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有两个都与此相关: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
可以想象,如果未来人工智能够接替电子信息,成为四川新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四川产业的升级换代就可以说是跨出了一大步。
目前,四川作为“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节点,有2家国家级算力平台,有11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有27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这个“一号工程”的前景,值得期待。
科技、产业的升级之外,四川的动力系统要实现再造,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上,四川“协调发展不足”的问题,是一个突出短板。这也是外界观察四川时,一个经常被拿来讨论的点。
决定对此有直接回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推动优势地区领先发展;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突出短板。
前者,放在第一位的就是要做强成都极核支撑。
这几年,“强省会”战略和“副中心”建设在全国范围可谓并驾齐驱。对拥有典型“强省会”的四川而言,“副中心”建设任务似乎相对更重。
但要厘清的一个认知误区是,支持做大“副中心”,从来不意味着要削弱“强省会”——四川一再重申要做强成都极核支撑,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也是对于现状和区域发展规律的顺应。
道理很简单,“强省会”作为人口、产业、资源、政策等综合高地,其对全省的支撑作用,具有客观上的难以替代的优势,如果刻意“弱化”它,其实就等于自缚手脚。
事实上,这几年四川的发展现实也证明了,在持续做强成都极核支撑的同时,“副中心”也在变得更强。
2018年,四川首次提出“副中心”建设,和很多省份直接指定副中心不同,四川采取的是七城竞争的模式,也即靠实际发展成绩来决高下。
最终,经过数年的较量,四川逐渐确立了三大副中心:绵阳、宜宾-泸州组团、南充-达州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