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数据。数据显示,1至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在7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的增加值实现了同比增长,61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67种产品的产量同比增长。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工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下一阶段,应进一步加大对有效需求的提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力度,以实现工业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制造业增势强劲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表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多数行业、地区和产品实现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不断壮大,工业品出口增速加快,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了较快增长。
其中,装备制造业的增速显著高于整体工业。7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较6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高出整体工业2.2个百分点,连续12个月保持领先。装备制造业对整体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7.9%,其增加值在全国工业总值中的比重已提升至33.4%,并连续17个月保持在30%以上,充分彰显了其作为经济“压舱石”的重要作用。电子行业表现尤为突出,增长率达14.3%,并在今年以来连续实现两位数增长。
与此同时,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也在持续推进。7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增速较6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继续高于整体工业增速。高端装备行业,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8.1%、13.1%和11%。此外,智能化制造领域也表现不俗,民用无人机、虚拟现实设备、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的产量同比增长均达到两位数。绿色化方面,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产业链保持了强劲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7.8%,充电桩和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4.9%和2.4%。
“尽管7月份工业生产保持了平稳增长,但市场需求不足、外部环境复杂、企业盈利水平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孙晓提醒道。
“中国造”加速出海
深入分析最新工业经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表现越来越亮眼。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指出,尽管今年国际经贸环境复杂多变,但中国外贸企业充分发挥了自身的韧性与活力,抓住了全球贸易回暖的机遇,工业品出口增速有所加快。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上月加快2.6个百分点。在有出口业务的39个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的出口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84.6%。特别是汽车行业,自2023年12月以来已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及化工行业也表现优异。
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例如,福耀玻璃工业集团在最新财报中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83.4亿元,同比增长22.01%;净利润34.99亿元,同比增长23.35%。其中,约一半的收入来自海外业务。公司总经理叶舒表示,随着新技术和新场景的发展,汽车及其玻璃产业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在半年度报告中也提到,公司产品已销往全球170多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市场业务继续保持较高增速。非洲、中东、亚太等区域的快速发展,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提供了巨大机遇。
“向新前行”动力更强
如何评价中国工业经济的表现?专家认为,必须综合考量增长的“量”、转型的“效”和发展的“质”。中国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正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动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表示,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贸易摩擦频发的背景下,中国工业展现出的韧性与抗风险能力尤为突出。中国工业拥有总量、配套和市场优势,政策在巩固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正着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培育新兴产业并布局未来产业。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深入推进,工业经济的“向新前行”步伐将更加稳健,动力更足。
刘爱华指出,尽管未来可能面临国际环境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战,但企业预期仍保持乐观。7月份,制造业PMI中的企业生产指数为50.1%,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1%,继续处于扩张区间。此外,“两重”“两新”项目的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壮大,都将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多动力,助力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展望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扎实推动技术创新。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明表示,公司将不断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通过持续研发保持产品的性能优势,同时开发新产品和应用,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