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波形智能姜昱辰:市场的增量永远来自于“关键要素的改变之处”|非凡挚友

波形智能姜昱辰:市场的增量永远来自于“关键要素的改变之处”|非凡挚友 非凡产研
2024-01-16
132
导读:市场的增量永远来自于“关键要素的改变之处”。Keep that in mind,自然可以看到很多机遇 —— 不管是生产力场景还是娱乐场景。
波形智能姜昱辰:市场的增量永远来自于“关键要素的改变之处”|非凡挚友

嘉宾介绍

姜昱辰,波形智能(AIWaves Inc.)创始人,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工程教育高级班,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 Zurich)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师从Prof. Ryan Cotterell (全球唯五的 ACL Rising Star),主攻自然语言生成(可控自然语言生成、长文本生成、机器翻译、共指解析)。曾在国际顶级会议期刊(ACL, ICML,EMNLP, NAACL等)上发表多篇论文,并且担任审稿人、国际机器翻译顶会WMT Shared Task主要组织者。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从事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的训练与部署。
波形智能(AIWaves Inc.)是一家总部位于杭州的前沿人工智能公司,是最早将大型语言模型应用于互联网场景的科技企业之一。公司以「实现AGI,让人类生活变得更美好」作为长期使命,以成为「全球第一的人工智能内容平台」为愿景,致力于重新定义未来内容创作和消费范式。
 团队汇聚了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META等全球顶尖学府及公司的精英AI人才,以及有着美股上市公司掌门一对一10年运营经验的联合创始人兼高管,并已获得知名投资机构蓝驰创投、藕舫天使领投的连续两轮数千万人民币投资。

快问快答

1、能否介绍下你们的产品和核心应用场景?

波形智能核心有以下三种产品和应用场景:

a.蛙蛙写作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小说写作助手,支持多类型、风格和主题的创作,提供高效的专业写作功能和更友好的创作保护。

b.专业写作功能包括个性化文本生成、适用于海量主题领域和大规模高效生产,通过子tab提供更多选择。

c.企业定制服务分为私人定制大模型、AI知识库机器人定制和数字人,覆盖文旅、影视、游戏、电商和医疗等多个行业,旨在提供高效、创新的解决方案。

2、目前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情况是什么样?2023年遇到的最大挑战和收获有哪些?

 我们成功推出了创意写作领域的全球领先大模型序列「Weaver」,专为内容创作而设计。通过微调和新颖的指令数据合成,Weaver在创意和专业写作方面实现了更人性化、多样化的文本生成。提供Mini、Base、Pro和Ultra四个型号,可由自主研发的路由Agent动态调度,平衡响应质量和计算成本。
Weaver在各项创作能力评估中超越通用大模型,尤其是Ultra模型在各写作场景上超越GPT-4,突显专注创作目的的垂类大模型优势。
此外,Weaver原生支持检索增强生成(RAG)和函数调用,是全球首个原生支持RAG的大模型。API已开放调用,配套「蛙蛙写作」和「AIGC解决方案平台」。
2023年挑战在于从零构建大模型全流程,并建立模型、Agent、知识库等全技术栈能力。我们目前是中国为数不多拥有全栈能力的公司之一。这是一个巨大挑战,但回顾过去,也是非常值得的。
3、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为创业者带来了哪些机遇?这波创业浪潮和过往有哪些不同?
一次创业浪潮往往伴随着一项人类社会中关键要素的改变而来。AI技术革新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浪潮有着本质不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改变的关键要素是什么?是「连接」(connection)和「触达」(reach),因此一切跟「连接/触达」有关的领域都获得了很大的增量机会,诸如社交、打车、外卖、广告。
而AI改变的关键要素是什么?是「生产力」(productivity)。今日AI的发明,将直接导致一大批更为高端的脑力劳动者的“失业”(生产方式的革新) —— 比如新媒体运营、人工客服、网文作者、原画师、设计师等。
我们有理由相信,而后基于AI技术将也被应用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促进诸如交通方式的革新(比如自动驾驶汽车)和娱乐方式的革新(比如AI女友、交互式短剧)。
当然,作为AI开发商,我们一直相信和坚守是「研发AI,是为了让人类生活更美好」(developing AI is to make human life better)。所以与其是“取代人类”,我们希望我们开发的AI能够“服务人类”,即 在生产力场景当中为人降本增效、提升生产力(比如AI创作助手 —— 生产力的平权),在娱乐场景中让普通人能更高质量的娱乐(比如声临其境的虚拟人 —— 娱乐的平权)。
最后,创业者应牢牢记住,市场的增量永远来自于“关键要素的改变之处”。Keep that in mind,自然可以看到很多机遇 —— 不管是生产力场景还是娱乐场景。正如吴恩达所说,“全球各地已经有太多场景等待被发现和建设,(人工智能的)商业基础会继续增长”。
4、目前国内市场环境落地AI应用面临哪些挑战?
监管因素、版权问题。但我认为国内市场的机遇仍大于挑战。
5、您认为AI创业公司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策略制定与执行方面应该考虑哪些关键因素?
产品研发:LLM底层技术壁垒、数据壁垒、tech-market fit。
市场推广:和非AI产品没有本质区别。
6、面对巨头可能带来的“降维打击”风险,AI创业公司应该如何保持竞争力? 
Stay vertical、stay focus。 
7、一些创业者认为大语言模型目前能力还不够,限制了AI应用/产品的发展。您对此怎么看?
 我认为这个立场正确也不正确,取决于不同公司站立的立场:
作为基础模型层公司,应该更为前瞻性地关注“实现AGI”还缺什么。AI技术正在指数级发展:2023年我们见证了多次AI技术的颠覆性突破 ——从intruction following能力的飞跃式突破(chatGPT)让LLM技术真正走向“可用”,到Agent框架的提出、RAG方案的逐步成熟和推广,到多模态大模型的突破。
 但是,我认为2024年我们将看到更多更大更惊艳的技术突破。基础模型层公司不应该关心AI应用的发展,而应该参与到技术进步的最前沿。
作为全栈公司(如我们),则更关心“够得着但又有点够不着的场景”,在关注“数据壁垒”和“技术领先”的同时,牢牢抓住tech-market fit(TMF)。比如Agent技术,我们深深清楚它的技术边界 —— “AI自主完成工作、人类只需设定目标”的技术很promising,但其成熟度取决于底层LLM能力,所以我们在开发全自动Agent框架(github热门榜项目)的同时,对“人类和AI进行协作,AI完成初稿,人类进行修改调整”的Copilot产品进行商业化。
8、如何看待大模型和GenAI 带来的“人机协同”新范式?企业如何适应和革新自动化流程业务升级的变化趋势?
AI Agent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很像。我们现在处于“人类和AI进行协作、AI完成初稿,人类进行修改调整”的Copilot,随着技术的发展,会逐步过渡到“AI自主拆分任务、选择工具、完成绝大多数工作、人类只负责设定目标和监督”的Agent阶段。
企业自动化流程的业务升级是时代大趋势,企业不主动拥抱该变化其实就会变得很被动。
9、2024年还有哪些新技术趋势值得关注?
AI Agent势必会在2024年迎来由L3迈向L4的技术突破,除此之外,记忆增强型LLM的技术解决方案、多模态上也势必会有喜人的进展。
在AI领域之外,AR/VR也值得关注。
文章来源:【非凡产研】公众号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非凡产研
非凡产研是非凡资本旗下全球数智商业研究中心。非凡产研专注于商业场景下国内、出海及全球化企业服务生态领域的研究,团队成员来自知名研究咨询公司、私募基金和科技体等,是一支具有深入洞察、专业知识和丰富资源的分析师团队。
内容 1189
粉丝 1
咨询
关注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非凡产研 非凡产研是非凡资本旗下全球数智商业研究中心。非凡产研专注于商业场景下国内、出海及全球化企业服务生态领域的研究,团队成员来自知名研究咨询公司、私募基金和科技体等,是一支具有深入洞察、专业知识和丰富资源的分析师团队。
总阅读130.6k
粉丝1
内容1.2k
咨询
关注
活动推荐
加入卖家交流群
文章目录
嘉宾介绍
快问快答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