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智能电视“套娃式”收费背后的自我救赎

刘旷
2023-02-27
4234
shoptop 【建站扶持计划】

免订阅费,免费SEO与代建站,16大主流媒体免费开户

   立即查看>>

大数跨境
导读:随着智能电视功能的逐渐增多,以及越来越智能化,许多用户却发现看电视越来越费劲了。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浪潮的迅速铺开,与以前只能看电视的智能电视相比,现在的智能电视还能打游戏、听音乐,用户还可在电视上自行下载、安装、卸载应用软件,功能大大丰富了。但随着智能电视功能的逐渐增多,以及越来越智能化,许多用户却发现看电视越来越费劲了。

现在的大多数智能电视都配备了两个遥控器,加上机顶盒、光猫和宽带无线Wi-Fi等,有的电视甚至配备了三个遥控器。用户需要先用一个遥控器打开电视,然后按键切换到机顶盒信号,再用另一个遥控器调控频道。所以,遥控器多到分不清、操作太复杂,导致半天都找不到频道,是大部分智能电视用户遇到的共同难题。

“套娃式”收费频现

除了以上操作费劲的问题之外,智能电视系统更新频繁、广告繁多,以及电视会员投屏收费、充值乱象、误导消费等,尤其是后者,收费“套路”太多,更让用户头疼。

一方面,会员品类繁多,用户观看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均需充值会员。

当下存在的普遍现象是,用户在购买电视机的时候充完影视会员,发现想观看许多影视剧、电影等,还需下载相对应的视频应用软件,并且进行单独付费。比如家里的孩子想看动画片、绘本等,需要办理儿童成长会员;大人想看最近大火的《狂飙》,需要下载爱奇艺并充值会员。

另外,若是用户购买的影视会员到期之后,在爱奇艺、腾讯等其他视频平台购买的会员未到期的情况下,也不能观看这些平台的影视剧、电影等,对此客服给出的理由是必须开通电视影视会员,其他会员才能使用。这种变相捆绑式、套娃式的收费模式,引起了许多用户的吐槽,看什么都要花钱,即使花钱了也不能看,好像也没有买智能电视的必要了。

另一方面,会员价格明目也十分复杂,用户在不同渠道开通同一视频平台的会员,价格会有所不同。

以优酷视频为例,酷喵VIP通过电视端开通年度VIP可享受240元惊喜券,价格为248元;而通过手机端优酷App开通酷喵年度VIP,价格为488元。而且现在手机端优酷App已经找不到直接购买酷喵VIP的入口,只能先购买优酷VIP再升级至酷喵VIP。

即使用户开通了会员,一些视频平台也没有用更加直观明了的方式提示用户,会员能享受哪些服务。比如有些平台会在付款页面下方用一行小字提示“购买后即可观看VIP分类所有内容”,用户不仔细看很容易就忽略了,所以就算办了该平台的会员,看有些节目还是要另外付费。

聚合模式的弊端

智能电视为什么会出现“套娃式”收费现象?实际上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并不完全在电视厂商身上,还在于视频平台。

一来,电视厂商旗下的OTT运营公司(内容服务商)并不自主生产内容,它们所提供的内容版权方为不同的主体,收费自然也不同。

电视厂商大多会组建自己的OTT运营公司,比如海信旗下有聚好看,创维旗下有酷开,TCL旗下有雷鸟,长虹旗下有虹魔方,康佳旗下有易平方等。这些OTT公司采取聚合模式,把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等视频平台的内容搬运到智能电视上来。

每个视频平台均有属于自己的账号体系和会员系统,用户在不同平台观看视频内容,就需要在相应平台充值成为会员VIP。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若想无障碍地观看绝大多数视频内容,就需要支付大笔的会员费用。就好比用户在智能手机上用不同的视频APP观看视频,也是需要在相应的平台进行充值的。

二来,电视厂商或OTT运营公司能在技术上实现全平台会员体系的打通,但收费标准高,目前难以大规模推行。

当下很多用户吃惯了互联网免费的红利,对版权付费的意识,以及对热门影视剧和综艺单独付费的消费习惯并没有养成,所以电视厂商推行全平台内容打通的成本太大。相比之下,它们只好采取聚合模式来为用户提供内容服务,这也是导致层层收费的原因。

视频平台有苦难言

虽然这种层层收费和广告繁多的现象引起了用户的不满,爱优腾等视频平台多次上调会员价格也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但对于视频平台和电视厂商来说,它们迫于各种现实的营收压力,必须要这样做。

一是,在移动互联网流量见顶,以及面临增长困境和盈利焦虑下,爱优腾需要寻找新增量,由此便出现了会员费涨价和“套娃式”收费的现象。

爱优腾常年处于亏损状态,并且做优质内容需要持续且巨大的资金投入,这样一来,利润率更高的会员业务和广告业务自然就成为了客厅经济的重中之重。据悉,自爱奇艺于2021年12月率先宣布上调其黄金VIP会员订阅价格后,腾讯、优酷等视频平台也紧接着涨价。在这些平台之中,有的甚至一年连涨好几次。

而电视厂商作为利益的直接关联方,也可以从用户观看广告和充值会员中获取一定的利益。毕竟当下智能电视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抢占市场,许多电视厂商不得不采取低价策略。在京东商城搜索智能电视,销量排名靠前的海信43英寸电视售价899元,小米43英寸售价833,创维50英寸售价1088元等。

由此可见,电视厂商凭借硬件本身并不怎么赚钱,厂商更多盈利是来源于后期的运营,比如收取影视会员费和其他视频平台的提成,以及获得广告收益等,也就应了那句老话“羊毛出在羊身上。”

二是,只要国内视频平台不能实现常态化的正常盈利,这种“套娃式”收费就不会停止,还有可能愈演愈烈。

“套娃式”收费的方式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造成用户流失,从而导致视频平台和电视厂商盈利能力下滑,那么它们势必会再次涨价或者收取各种会员费,以此来保持营收的平衡。如此一来,这些视频平台和电视厂商就陷入了一种死循环,而在找不到其他新模式的情况下,短期内这种“套娃式”收费不会消失。

智能电视同样难言光明

从上文来看,智能电视这种“套娃式”收费的现象在短时间内不会得到有效的改善,更别说彻底消失了。这样长久下去,由于用户流失严重,以及电视厂商迫于营收压力,智能电视会被逐渐淘汰吗?

其一,智能电视的适用人群在逐渐缩小,其越来越烦杂的系统界面,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使用,也劝退年轻人。

打开电视机,先弹出两个开机广告,按返回键才能关闭。进入菜单选择页面后,占据醒目位置的是会员广告,而电视最基本的功能却被放置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框里。用户稀里糊涂按来按去,想看的电视节目没出来,反倒可能按出付费内容。

据中国家电网公布的《2022国内市场适老化电视调研报告》显示,有将近五成的人,在开机后不能直达想看的电视节目;有28%的人不知道怎么切换机顶盒和电视台;还有17.6%的人因为遥控器太多,不知道该用哪个。用户可以在电视上体验游戏、购物、听音乐等,就是看最基本的影视剧比较费劲。老年人不会用,年轻人觉得没有手机和iPad用起来方便。

其二,随着免费短视频、直播等内容新形态的出现,挤压了智能电视的内容服务市场。

短视频和直播日益渗透到用户的生活里,偏年轻的用户注意力全被这些新娱乐分走,但操作太复杂的智能电视却难倒了老年人。久而久之,智能电视就变成了摆设。

除此之外,智能电视的市场还被同类型客厅产品智能投影挤压。据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投影市场连续三个季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还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达到了429万台。面对越来越多的挤压,以及上文提到的用户流失,智能电视正在走下坡路,市场呈明显的下滑趋势。

据统计,2021年中国彩电行业市场零售量规模为3835万台,同比下降13.8%,在跌破4000万台大关的同时达到了12年来的最低点。中国彩电销售额则从2015年的1572亿元波动下降至2021年的1289亿元。另据奥维云网全渠道数据,2022年1-10月中国彩电线上市场零售额规模为490亿元,同比下滑6.5%。同期,线下市场零售额规模为388亿元,同比下降14.9%。

照这样的趋势下去,如果智能电视厂商继续罔顾用户需求而植入各种会员和广告,影响用户体验,再加上现在的智能手机基本上能代替智能电视的功能,智能电视的未来趋势只会愈加不明朗。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0
0
刘旷
总阅读781.8k
粉丝0
内容55
主页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