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全球AI热点
AI融资动态
国内融资
具身智能公司「星动纪元」完成近3亿元Pre-A融资
AI大模型应用服务商「网思科技」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
国外融资
AI模型优化服务商「Dottxt 」筹集 1190 万美元融资
光子计算初创公司「 Lightmatter 」筹集 4 亿美元融资
AI大事件
百亿规模上海人工智能生态基金近日落地徐汇
波士顿动力公司与 TRI 合作将AI应用于Atlas 人形机器人
Perplexity 正希望以 80 亿美元估值筹集约 5 亿美元新融资
前 OpenAI 首席技术官 Mira Murati 正在为一家新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筹集资金
AI人物动态
前小冰公司首席投资官江天宇出任像素绽放PixelBloom CFO
Palantir 前 CISO Dane Stuckey 加入 OpenAI 领导安全工作

AI融资动态
1、具身智能公司「星动纪元」完成近3亿元Pre-A融资
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3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由清流资本、元璟资本、阿里巴巴联合领投,策源资本跟投。
星动纪元由清华大学助理教授陈建宇创立,致力于开发原生通用具身智能体,即原生机器人大模型和为AI定义的全新硬件平台。公司的目标是打造通用智能体,使机器人能在各行各业中发挥更大作用。本轮融资将加速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和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
星动纪元已在真机和商业化产品中验证了其理念与进展,发布了第六代人形机器人STAR 1和灵巧手XHAND 1,展现了卓越的硬件创新能力。公司将持续推动具身智能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革新。
2、AI大模型应用服务商「网思科技」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
网思科技宣布完成由范式基金独家投资的A+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亿元。此轮融资将支持网思科技深化技术研发,并推动其在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域的应用拓展,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融合发展。
网思科技专注于数字化转型市场,依托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技术,已助力多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
公司最新研发的AI大模型管理平台(MaaS)能够快速构建行业大模型应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高效作业。此外,网思科技在智能制造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与灵活性。公司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
3、AI模型优化服务商「Dottxt 」筹集 1190 万美元融资
美国初创公司Dottxt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1190万美元,旨在帮助AI模型更好地融入现有的软件工程工作流程。该公司由开源项目Outlines的团队领导,该项目旨在帮助开发者从ChatGPT等生成式AI模型中获取所需信息,而无需采取如情感勒索等粗暴手段。
Dottxt的方法侧重于LLMs的输出而非输入,即指导AI模型如何回答问题。该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个强大的结构化生成解决方案,提供比开源项目Outlines更多功能和更好的性能。
Dottxt的团队成员具有贝叶斯统计背景,这可能使他们意识到结构化生成的潜力。随着对开源Outlines需求的激增,Dottxt计划扩大团队并加速采用结构化生成工具。尽管商业化仍在计划中,但该公司希望帮助企业从AI中获得真正的价值。
4、光子计算初创公司「 Lightmatter 」筹集 4 亿美元融资
光子计算初创公司Lightmatter完成了4亿美元的D轮融资,旨在解决现代数据中心的一大瓶颈问题。该公司的光子互连层技术能够使数百个GPU同步工作,从而简化了训练和运行AI模型的昂贵且复杂的任务。
随着AI及其相应的巨大计算需求的增长,数据中心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仅仅增加更多的GPU并不足以解决问题。Lightmatter自2018年以来开发的光子芯片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快的互连层,能够实现高达30太比特的互连,同时其光子布线能够支持1024个GPU在特制机架中同步工作。
该公司的技术已经吸引了包括微软、亚马逊以及新兴公司xAI和OpenAI在内的主要数据中心公司的极大兴趣。Lightmatter的D轮融资由T. Rowe Price Associates领投,现有投资者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和GV参与,公司估值达到44亿美元。Lightmatter还计划开发新的芯片基板,以便利用光进行更紧密的网络任务。
AI大事件
日前,由上海国投公司牵头,联合徐汇资本、临港控股、漕河泾总公司等国资平台和米哈游、商汤科技、哔哩哔哩等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上海人工智能生态基金,落地徐汇区,基金规模100亿元,首期30亿元。
该基金由上海国投孚腾资本担任管理人,未来将围绕大模型产业链生态进行三个重点布局:AI基础设施、基础与垂直大模型、下一代端侧AI应用。
目前,该基金已与大模型公司稀宇科技(MiniMax)、阶跃星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无问芯穹、中科加禾、基流科技、秘塔网络、库帕思、凌川玉衡、亿可能源、星云爱店等8家企业签署投资意向合作协议,部分企业为首轮融资。
2、波士顿动力公司与 TRI 合作将AI应用于Atlas 人形机器人
波士顿动力公司(Boston Dynamics)与丰田研究所(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TRI)合作,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动Atlas人形机器人。这项合作将利用TRI在大型行为模型(LBMs)方面的研究,这些模型与支持ChatGPT等平台的大语言模型(LLMs)类似。TRI的研究表明,通过一夜之间的训练,机器人在执行家庭任务(如煎煎饼)的准确性可以达到90%。波士顿动力公司在硬件方面与TRI是一个很好的匹配,尽管该公司在软件和AI方面也有所建树,但教授机器人执行复杂任务的全自动化工作是另一回事。
波士顿动力公司CEO Robert Playter表示,这次合作将加速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构建能够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有用机器人。目标是创建一个真正的通用机器,即一个能够学习和执行人类所能做所有事情的系统,并且可能更多。尽管机器人硬件的发展越来越接近这种复杂性,但接近通用智能的东西是一个更难解决的问题。
3、Perplexity 正在以 80 亿美元估值筹集约 5 亿美元新融资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人工智能搜索引擎Perplexity正积极寻求新一轮融资,目标是以80亿美元的公司估值筹集约5亿美元资金。这一轮融资若成功,将使Perplexity的估值从去年夏天软银投资时的30亿美元翻倍。目前,Perplexity每天处理约1500万次搜索查询,年收入约为5000万美元。该公司通过AI技术提供类似聊天机器人的用户界面,以帮助用户进行网络搜索。
尽管一些新闻出版商对Perplexity提出未经授权的网络抓取和抄袭的指控,但公司首席执行官Aravind Srinivas表示,Perplexity愿意与出版商合作,并无意向成为任何人的对手。此轮融资谈判发生在OpenAI宣布完成一轮66亿美元融资,公司估值达到1570亿美元之后。对于《华尔街日报》的报道,Perplexity的发言人并未发表评论。
4、前 OpenAI 首席技术官 Mira Murati 正为一家新的AI初创公司筹集资金

路透社消息,OpenAI 前任首席技术官(CTO)Mira Murati,于上个月宣布离职后,目前正在为她的新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募集风险投资。这家初创公司预计将专注于构建基于自有模型的AI产品,并可能在当前融资轮中筹集超过1亿美元的资金。Murati在离职声明中提到,OpenAI在最近的版本更新中“彻底改变了AI系统学习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方式”,她希望“为自己创造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个人探索”,但并未详细说明她的未来计划。
在2018年加入OpenAI担任应用AI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副总裁之前,Murati曾在特斯拉和Leap Motion担任重要职位。2022年,她被提拔为CTO,并在联合创始人兼CEO Sam Altman短暂离开期间担任了临时CEO。Murati是近期离开OpenAI的一系列高管之一。在她宣布离职后不久,OpenAI的首席研究官和研究副总裁也宣布了他们的离职消息。这些高层变动发生在OpenAI宣布完成一轮66亿美元的融资,创下史上最大的风投融资记录的一周后。
AI人物动态
1、前小冰公司首席投资官江天宇出任像素绽放PixelBloom CFO

近日,像素绽放PixelBloom(旗下产品爱设计&AiPPT.com)正式宣布江天宇先生加入并担任CFO,负责投融资、上市战略及海外市场拓展。江先生在资本市场拥有超过15年的经验,曾在国际投行任职,参与了价值超过百亿美元的融资与并购项目,后在旷视科技和小冰公司担任高管,推动AI领域的融资与投资。
江天宇表示,像素绽放PixelBloom在Gen AI时代的市场地位强劲,团队结合了创新、产品和执行力,成功实现了AiPPT.com的商业模式验证,并计划在全球市场扩展。创始人赵充对江的加入表示欢迎,称其为金融和AI领域的杰出人才,将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2、Palantir 前 CISO Dane Stuckey 加入 OpenAI 领导安全工作
前Palantir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Dane Stuckey日前已加入OpenAI,担任新的CISO,与OpenAI安全主管Matt Knight共事。Stuckey在Palantir的工作经历,特别是在政府合同方面,可能有助于推动OpenAI在这一领域的雄心。自今年1月取消向军方出售AI技术的禁令以来,OpenAI已与五角大楼合作开展了多个软件项目,包括与网络安全相关的项目,并任命前国家安全局局长、退役将军Paul Nakasone为董事会成员。
OpenAI近几个月一直在加强其安全运营,发布了包括建立“安全AI基础设施”的新团队负责人在内的多个职位,以保护AI技术、评估安全工具和推进AI安全的访问控制。
文章来源:【非凡产研】公众号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
contact@10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