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已经不是什么热门词汇了,大概大叔大婶们也能跟你聊上几段创业的故事。创业确实让一部分人(极小一部分人)实现财务自由,并让虚荣心得到了满足。比如最近美团收购的摩拜单车的女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元,人家年纪轻轻就身价如此之高了。
这让很多在创业路上的人羡慕不已,纷纷加入创业大军。很明显,四五年前,如果有人告诉你他要创业,你会觉得很不可思议,或者干脆劝他去工作,创业是多么不靠谱。但是今天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创业的道路,有刚毕业或未毕业的学生,有在职场郁郁不得志的白领,以及多年来难以实现梦想的人。他们怀揣梦想,希望有一天也能像胡玮炜一般,做出一个让人人皆知的产品,顺便实现财务自由。
但是,创业到底是个什么鬼?它真的那么容易打吗?你打怪升级的装备能撑到拿彩蛋的那一刻吗?
面对这么多问题,很多人是没有想清楚的,似乎也没有想过这些。面对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政府从决策层到执行层的支持,很多人是被号召去创了业,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在没有经历过职场,没有经历社会的历练,仅凭自己的想象和梦想,就开始了创业。当然我们也不排除能成功的,比如饿了么创始团队,比如Facebook扎克伯格等。但这真的只是凤毛麟角,跟普通人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创业成功到底需要些什么条件?
-
强大的人脉
-
超强的商业思维
-
高度的执行力
-
不断学习的能力
-
极度的忍耐力
-
资金的支持
-
还要有一点点运气
……
是啊,不是所有的风口都能吹上去一百只一千只猪的。被吹上去的猪也是有所准备的猪。
虽然是陈词滥调,但马云在成功之前,多次受挫;刘强东为了融资一夜白头;马化腾曾想几万元卖掉QQ……这些大佬的奋斗故事,我想你比我熟悉。
反观现在的一些创业者,很多人都太不落地了,感觉很飘飘然。众创空间里喝着咖啡,享受着早十晚八的作息,想放假了就给自己放假,做商业计划书的时候也错漏百出,出没于各类峰会和交流派对,俨然一副轻松自在的样子。对互联网大佬如数家珍,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烂熟于胸。但是做出来的产品烂到家,不是想方设法扩大用户,增加收入,而是寄希望于融资、融资和融资,说什么融到***就能做到***,我想你说反了。是你做到了***条件,资本才会希望来投资你,甚至有的优秀创业者不需要融资。
希望现在的创业者们多想一想自己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能高效增长,是否能覆盖成本。先把创业当个生意来做吧,以最简单的商业逻辑来思考自己的盈利。
我倒认为,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创业都是耍流氓。也许是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害了大家,因为太多人希望自己也能做出独角兽,而不去考虑收入成本。希望自己的产品也能像摩拜、饿了么一样,被资本砸出一个独角兽来。可惜了,每年就那么几个名额,我想这个比中彩票的概率都要低很多。
所以,希望大部分创业者认清自己,不要怀抱过分遥远的梦想,而忘了眼前的路。只有走好该走的路,才能去走梦想的道路。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
而且要做一个勤奋的人,不管创业还是打工。有些人条件比你好,但是却比你努力,关键人家还不瞎逼逼,人家觉得努力是正常的状态。比如李嘉诚90岁了才刚退休,如此高龄还掌管公司;比如王健林,每天工作16小时,行程紧凑到你要跳起来的节奏……希望你的创业不是每天按时睡觉,早上还要懒床。
只有时刻专注业务,时刻努力奋斗,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战场有那么一点点胜算。
各位创业者们,诗和远方是可以有的,梦想也是能实现的。但是在这之前,希望你能挨过孤独、穿越黑暗,以十二分的努力和坚持自己的业务,全身心投入,不要抱怨。
少看创业鸡汤,因为那对你没有营养;多一些思考和务实,那才是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