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皮薄的人做不了餐饮”
这句话是我对当下餐饮从业的理解。
接下来生意好的餐饮店都会是“个人型ip,”餐饮老板和老板娘自己下场,习惯躲在幕后的老板行不通了。
随着城市规划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变化就会很大,拿我熟悉的深圳来说,几个区焕然一新,都有自己区域代表的商业综合体。
和朋友聊天感叹说深圳好像人变少了,后来看数据其实总人口不但没少还增加了,根本原因是人口分散了,城市结构调整了,造成的一种错觉。
记得15年刚进海底捞工作,整个深圳只有六家店,“家家生意爆火 ”顾客为了吃顿火锅不惜驱车跨区排队两小时,如今是很难见到这种情景了,因为店开的很快覆盖率也很广,家门口就有,再也不需要大费周折来吃顿火锅了。
如今深圳几十家海底捞,城市总人口基数就那么大,门店多了,以前蛋糕六个人吃根本吃不完,现在几十个人吃,都不够分。 所以谁手里有流量,谁手里就有生意,谁分的蛋糕就会大一点。
海底捞一直属于低调的姿态,这和创始人的性格有关系,之前从不做营销,注重口碑宣传,所以广告语用的是“好火锅自己会说话”,在其他餐饮企业都开始纷纷上网宣传营销的时候,才后知后觉开始进驻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始直播带货。
有个案例,21年6月当时我所在的门店卓越店,翻新装修半年后二次开业,因为时间太长元气大伤,很多顾客流失或者被别的门店挖走,元气大伤开业两个月生意都很惨淡,后来引入了网上很火的DIY奶茶,当时是深圳首家全国也没几家,瞬间扭转了局面生意直接爆火,当时我就意识到流量的重要性。
谁有流量,谁火,再好的产品,服务在好,顾客不来吃都没用。
都是海底捞门店,顾客凭什么来你这家不去离他更近的那家,还是因为有差异化,东西好吃服务好,干净是餐饮行业最基础的东西了,建立在基础之上拉开差距的就是流量。
发展到今天,去抖音和小红书上看看,多少餐饮品牌的创始人活跃在平台上,前段时间写的“麻六记”的汪小菲,再去商场上逛逛,多少创始人开始用自己做代言人来销售自家品,“费大厨”“薛记炒货”等都是老板出面,把自己的个人名誉都打在产品上了,东西他敢不好好做吗,食材他敢不用心吗?这种品牌也会天然的给消费者形成一种信任感,并且给企业省下不少的广告费和营销费用。比如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也包括我喜欢吃的老干妈,就属于这种。
这些都还是比较知名的餐饮品牌,还有一些非餐饮业做的特别好的创始人,“格力的董小姐,”“小米的雷军,”都是很典型的创始人ip,带货能力值爆表。
那对于新的餐饮品牌或者个体户来说,如果老板不去做个人ip,不利用自媒体这个杠杆来放大你的门店,展现你的产品,只在店里苦苦地等待顾客上门消费,我敢打赌不出意外的话,门店离倒闭就不远了,那时候老板一定欲哭无泪拍着大腿说后悔。
今年这个报复性开店的时刻,百花齐放同质化也特别严重,做创始人ip已经是趋势必然的结果,上一篇文章也分享了在小红书上关注的博主他们开店的方法,这两天考察市场的时候已经看到有小部分门店在门店装修的围挡上开始整活了,直接一个大图放上创始人的照片、自媒体账号的二维码、还有一些营销互动的文案,没开业呢已经积累了一波潜在顾客了。而且这种线下可以给线上引流关注抖音、小红书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加盟,线上也可以给线下引流顾客到门店用餐,一举两得。
还有个我最近吃的比较多的一家日式拉面品牌,今年发展特别快加盟店一个接一个的开,生意好的不得了,老板是一个河南大哥,深耕餐饮多年,他是从今年开始做自媒体拍视频分享自家品牌的故事,还有他对餐饮行业的一些洞见,粉丝和流量不多,但从他开始做ip之后,吸引了很多的加盟商,打的比较精准,几千个粉丝开了几十家加盟店,现在还在持续。
“他自己都感慨应该早点做ip。”
时代的发展就是一小波人起飞,一大波人流泪,也非常符合典型的二八原则,不过大多数人也都是被逼的,你不迎合时代去做这些,你不改变,那就只能被淘汰,所以为了生存活着,必须提前主动的发生变化,迎合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对抗时代的浪潮。
公众号一直在更新,最近平台有推荐机制后很多读者加我微信交流,之所以想要写点什么,
原因有三:
第一是想锻炼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深度,写作我认为是比较好的方式,文字是有能量的。
第二能吸引来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认识交流,认可我的想法、观念。而且极大可能后期的合作伙伴也会在这里产生。
第三希望能记录下来开始自己工作做事后的点点滴滴,方便复盘记录成长的变化。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句话很受用,这个时代发展的很快,作为一个普通的餐饮人无法对抗当下时代的脚步。
那就追随,去拥抱,去做一个厚脸皮的餐饮人,敢于把自己暴露在消费者的面前,敢于抢占消费者的心智,敢于大胆的创新、改革,结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