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欧美电商市场里“厮杀”?已经有卖家奋力开拓东南亚市场,做得风生水起!在以往的印象里,东南亚电商市场并不是主流,然而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疫情对线上平台的推动,东南亚电商市场也迎来了新阶段。
事实上,早就有商家闻风而动,布局东南亚电商市场。据GoodSpy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独立站电商营销报告》数据显示,东南亚广告投放量同比增速超越北美、欧洲、大洋洲,电商潜力正在被逐渐发掘。
(图源:GoodSpy)
在众多类目中,众商家对服饰珠宝类青睐有加,6月广告投放份额超30%,远大于其他品类,且整体呈上涨趋势。广告投放份额也代表了商家对市场的预期,服饰珠宝、美容个户品类都名列前茅,表明商家对“她经济”领域的看好,并且不惜成本在该领域发力。
也有调查显示,在出海的品类中,美妆个护、鞋子箱包、服装配饰等产品类目占比超过30%。所以,服饰珠宝类广告投放份额占比高也就更不足为奇了——这是大部分商家心中的首选行业。
(图源:GoodSpy)
“爱美是人的天性”,东南亚市场又一次验证了这个定律。当然,这也和东南亚用户群体密切相关。根据iPrice研究显示,东南亚女性网购人数2021年较往年激增54%,但是男性网购人数增加仅为四分之一。在男女网购用户比例上,菲律宾尤为明显,男女消费者比为36:64。
另一方面,这也和东南亚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近些年东南亚主要国家的GDP增长速度受疫情影响并不大,仍呈现正向增长状态。而且,国际上对其经济发展也相对看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两年,东南亚主要国家的GDP增长率将超全球平均水平。国家经济增长,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多,才能激发需求、促进消费。
(图源:亿邦智库《细分增长:2022东南亚跨境电商出海报告》)
经济发展及女性消费者的崛起,带来“她经济”盛行,这也给出海电商带来新风口。所以,现在入场也不晚!
那么,想要出海的商家该如何抓住机遇,进军东南亚市场呢?我们在出海前,要先了解东南亚电商市场行情:
-
东南亚市场主要电商平台
目前东南亚比较主流的电商平台有Zalora、Shopee、Lazada等。Zalora偏向美妆、服饰类目,总部位于新加坡,做时尚行业的品牌可以考虑入驻。Shopee是一个移动社交电商平台,自上线以来一直被看好的,模式类似淘宝,目前正逐步进入成熟期。Lazada是东南亚最大的在线购物平台之一,目前属于阿里巴巴集团东南亚旗舰电商平台。
除了传统电商平台以外,社交媒体购物也较为受欢迎,正处于流量红利期。2020年东南亚社交电商市场规模就已经占电商市场总规模的44%,而TikTok、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又纷纷在电商业务上发力,未来东南亚社交电商市场份额不可小觑。
(图源:亿邦智库《细分增长:2022东南亚跨境电商出海报告》)
另一方面,东南亚人口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对于社交、电商平台的未来增长及消费潜力的增长都十分有益。
-
东南亚市场行情
跨境电商主要出口市场为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6国。除了新加坡外,其他几国零售电商渗透率均不足5%,而相对成熟的市场,电商渗透率能达20%左右。所以长远来看,东南亚电商行业还有较大发展潜力、空间。
不同区域对中国商品的偏好也不太一样。像新加坡,经济比较好,所以更注重产品品质及服务,对3C、女装、家居类目的消费较多。马来西亚用户同样对3C、女装、家居类目消费较多,但是对价格就比较看重,更喜欢大促时低价购入,理性消费。
所以,我们做出海电商也要先了解好当地市场行情、风土人情。其实,相较于其他市场,我国商家在东南亚市场还是有一定优势的:由于大量华人华侨的存在,部分区域语言、文化环境类似,便于业务开展。
另一方面,东南亚不同国家的宗教信仰、语言、风俗也存在差异,品牌要有针对性的选择符合区域审美、习惯的产品,多语言服务。
(图源:亿邦智库《细分增长:2022东南亚跨境电商出海报告》)
据悉,2021年东南亚电商规模超1200亿美元,2025年有望超2000亿美元。这对跨境电商来说无疑是另一个好消息!然而,虽然市场有活力、发展有潜力,但是如何在“她经济”类目竞争中脱颖而出也需要再下功夫。
在产品上,东南亚审美和欧美市场还是有所不同的,如何能根据需求设计然后量产,保证货源优质充足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在价格上,东南亚消费者更偏爱物美价廉的商品,2021年出口销量大的产品,价格多在7.5-15美元区间。如果是大卖家,更容易在价格优势中取胜。如果是小卖家,尤其是饰品类目,不具价格优势,就要在其他方面突出重围,才能取胜。
(图源:亿邦智库《细分增长:2022东南亚跨境电商出海报告》)
现今,社交平台在东南亚市场十分热火,也催生了很多种草类网红,以独特、新潮的搭配吸引用户。入驻平台生产优质内容,或者是与种草类网红合作推介产品,都是新时代下跨境电商常用的营销手段。
相对于竞争激烈的欧美市场,东南亚显然还是有待开发的电商新蓝海。品牌在出海时,也要根据市场行情、自身情况合理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