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晚,当当网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总净营收为人民币15.259亿元(约合2.493亿美元),同比增长19%。净亏损人民币2790万元(约合46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1.001亿元,今年第二财季净亏损人民币6390万美元。
易观分析
从当当网营收来看,当当网3季度总净营收达15.259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出版物收入为10.46亿元,较2012年同期增长23%;百货收入为4.218亿元,较2012年同期增长6%;包含招商平台收入在内的其他收入为人民币0.581亿元,较2012年同期增长44%。
易观分析认为,从当当网的营收结构来看,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当当图书业务的稳定增长为其百货转型奠定了基础。
图书业务作为当当网的主营业务保持了稳定增长,保持了当当在线上图书市场的话语权,为其扩充其他品类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2、当当经营百货经验匮乏及相关人才的缺失成为当当百货化转型的挑战。
百货运营难度大,在仓储、配送方面标准也不一样,这对当当网形成较大挑战。
3、开放平台成当当网百货转型的强劲推动力。
当当网三季度开放平台交易总额为人民币9.696亿元,比2012同期增长184%,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通过开放平台把部分百货品类交给更专业的商家自行运营,一方面规避了当当网自身经验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使得当当网流量价值进一步得到挖掘。
从盈利来看,当当网毛利有所提升,亏损进一步收窄。当当网三季度的毛利率为17.6%;相较之下,2012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为15.2%,2013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17.1%。
当当三季度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790万元,净亏损率1.8%;相较之下,2012年第三季度净亏损为人民币1.001亿元,净亏损率7.8%;2013年第二季度的净亏损为人民币6390万元,净亏损率4.3%。
易观分析认为,当当网亏损收窄,主要来源业务的优化和成本的控制。
一方面,当当将低毛利百货品类开放给平台商家,提升了自身了毛利;
另一方面,当当网通过规模效应和精细化运营,降低了总体运营成本。
当当网三季度销售成本达人民币12.575亿元,占净营收总额的82.4%,较2012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运营及仓储物流费用包括仓储费用和运输运费,总计人民币1.793亿元,占净营收总额的11.7%,较2012年同期数据下降2.7个百分点;
技术研发费用为人民币4460万元,占净营收总额的2.9%,较之2012年同期数据下降0.2个百分点;政管理费用为人民币3600万元,占净营收总额的2.4%,较2012年同期数据下降0.2个百分点。
易观分析认为,当当网在转型过程中,其市场地位虽未发生较大变化,但是其业务结构处于较健康状态,在扩展百货品类的过程中继续保持了其图书市场的市场地位。
对比之下,同样向百货转型的苏宁云商,在追求发展速度的过程中,忽略了企业本身的健康状况。苏宁易购在其3C市场地位并不牢固的情况下,发力百货市场,导致其优势品类的市场地位受到挑战。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1季度开始,苏宁易购与京东的差距持续拉大。就大家电市场而言,京东3季度大家电市场份额达49.3%,苏宁易购的市场份额达15.9%,相差33个百分点,较1季度的21个百分点的差距拉大了12个百分点。
易观建议,当当网在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平衡好图书业务的百货业务的投入精力,在保证其图书业务市场地位不被超越的情况下追求百货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平衡好自营业务与开发平台业务的关系,将自身不擅长及毛利的较低的品类交给开放平台商家运营,为商家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