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微信中打开

【电商大会实录】易观孙梦子:服务和营销无处不在

【电商大会实录】易观孙梦子:服务和营销无处不在 易观分析
2014-04-18
145
导读:【易观导读】“很多传统厂商进行O2O转型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仅仅把线上当做一个可以分销自己服务的渠道。”转

【易观导读】“很多传统厂商进行O2O转型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仅仅把线上当做一个可以分销自己服务的渠道。”转型的第一步可能是营销,但要做到线上线下融合,仅仅网上开店远远不够。市场、客户在演进,但不论怎么变,服务为王的理念不变。对传统企业说,重新认识O2O是首要课题。2014,O2O从笔尖来到了我们身边。在易观电商大会“生活服务电商大爆炸”分论坛上,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孙梦子做出精彩分享。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我们说的是服务电商,那就从用户的服务需求出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易观在O2O的这个领域看到的,或者是想到的,这些其实只是我们的一点浅见。实话实说,O2O这个词,或者说从线上和线下进行融合,在这样一个交互过程中存在许多的困难,我们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确确实实是有非常大的阻力存在。

因此,我们今天所分享的内容其实希望可以帮助到在座的各位,给到在O2O的这个缓坡爬山能给大家出一些力。我们说2013年是神奇的一年,这一年在娱乐圈发生很多故事,在互联网圈也发生非常多的故事。与O2O相关的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年底的电商大战,大家需要记住的是两个日子。首先,2013年的平安夜,在这一天可以看出关于“O2O”这个关键词的搜索首次超过了“电子商务”。那么,另外一个日子就是女生节。

我们提一个问题就是说,大家还有没有记得“双十一”是从哪年开始的?应该是从2009年开始的。“双十一”从哪年开始爆炸的呢?真的引起业界关注的,或者是真正撼动传统厂商神经的。我们说应该是在2012年。也就是说,阿里用三年的时间悟出来了一个可以调动全国商家神经的这样一个营销大会,我们几乎可以预测的是,以生活服务为中心的消费理念可能会比我们的“双十一”要快。也就是两到三年之内,我们会有这样一个关键词,或者说我们由线上向线下进行推动会多出现这样一个营销的节日。

2014年我们会发现,很多的细分市场,包括团购、租车、酒店、位置服务。它都在成熟度上向上延伸了一步。为什么说2014年是生活服务电商的一个元年呢?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所认为比较重要的移动O2O以及生活服务平台,已经具备了可以完善线上用户服务这样一个基本要求,达到了这样一个要求之后,在2014年我们觉得O2O的这个概念可以真正的实现落地,而不是一个浮在半空中没有依靠的物体。

2013年,由线上向线下引流的过程中所带来的消费总额只占到10%,但是这个数字在2011年只有3%。也就是经过三年的时间,我们这个总额增长了7%。我们预测在未来几年当中,这个数字还将继续攀升,也许几乎大半的销售总额都会来源于线上的引流,这不是一个梦。

我们说到实际的落地执行,这个可能我们要讲到的是,在中国O2O的这样一个领域和国外的发展有一个本质的区别,我们所谓的互联网的生活服务是由互联网的产生进行推动的,也就是它的触动能力来自于线上。可是在国外所有主要变革的动力全部来源于线下,由线下向线上去推导。因此,很多传统厂商进行O2O转型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仅仅把线上当做一个可以分销自己服务的渠道。传统厂商会说,我做一个团购,我在天猫上开一个店,我就已经是电子商务化,或者是互联网化了,这个概念是不对的。虽然我们向互联网化进行转型的第一步可能是营销,因为这个是最便捷的。但是,网络营销、互联网营销并不仅仅是企业的O2O的转型。

我们今天说到的是要重新认识O2O,这个可能是在2013年很多传统厂商都会比较困惑的一个地方,我们到底怎么做,可能线下在座各位互联网厂商的也是。因为易观认为O2O是由线上和线下无缝进行融合这样一个过程,并不是存在线上和线下两条平行线。那么,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几个变化之后才能指导我们从线上和线下融合。

互联网渗透率是逐年递增的,由此可以推导出一个理论就是我们已经存在了互联网元素。这个应该怎么解释呢?我是一个80后,从我开始,几乎到20岁之后,很多的日常的行为都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那么,我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消费者。可是在我的下一代从一出生开始,他们所认识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他们不存在线上、线下或上网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世界就是这样的。所以,对于更多的00后,或者是10后来说,他们一直对于互联网这样一个认识就要比我们深刻很多。因此,首先在这批人出生之后,我们的消费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当消费者的主体发生变化之后,人体正在进行演进。智能终端已经变成人体一个很重要的体外器官。我们可以想像的是,之后我们的眼睛、手表,我们可以接触到的任意终端都会成为大家营销的一个点,也就是终端无处不在,我们的服务和营销也无处不在,这是第二个演进。

从第二个演进到第一个演进代表人类可以感知的生理上的变化,也就是要求各位商家从用户各个角度进行出发,也就是我们可以接触到用户的屏在增多,我们要做的事情相应的也会增多。在任意点都可以进行切入,目前除手机之外的智能终端是一个蓝海,也许在明年就会举出很多以这种不同终端为营销的例子。

既然我们的终端无处不在,我们的交易理论上也是无处不在的。在传统的PC时代,我们的消费决策,流程是用户在接受到商家的品牌宣传之后,形成这样一个品牌概念。一旦我有了消费的需求,我会先收集这样的信息在我脑海里调用,之前在某一个品牌里面,商家比较占优势,我会在消费前就进行一个决策。我一旦进行这样的消费,中间这个环节是已经空出来的,因为我之前已经接受到这个品牌,做了这样一个决策。消费之后,我会跟我的朋友进行分享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这家的服务到底好不好。所以,在PC时代,这样的消费流程是一个线性的,是一个直线。

目前,在以互联网为代表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消费都是这样的,可以分布在消费前、消费后和消费中的任意一个环节。比如我走到一家商场,最开始打算买一件T恤,在接收到这个商家的推送信息,有可能在我行走过程当中就改变了我的决策。也就是说,用户在消费的过程当中,可以无时无刻不接收到厂家的品牌宣传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商家对我们原来的营销结构,或者是服务提供的结构进行一个变化。消费者已经演进到这么智能的状态,就要求我们也必须演进到智能状态。进入到这样一个线上线下打通的时代之后,商家的生意其实是很难做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或者是应该有这样一个想法。首先,关于品牌,在最大的程度上面构建或者利用我们现在所能够接触到的任意一个屏,或者任意一个渠道推送我们的品牌信息。比如之前我们只能通过CCTV这样一个渠道推送我们广告,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在任意一个终端屏推送我们的广告。

我们说之前在零售时代只有两条路扩充商业资本,第一以零售为概念,要么就是不断的开店,增加店铺的数量,要么就是扩充品类。但是,进入到这样一个互联网化时代,我们其实要做的就是任意一家厂商,或者是王府井百货、万达百货,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其实并不是他们彼此,而是天猫。因为我这样一个产品的代理商,只要跟天猫谈好合作之后,就可以迅速的覆盖全国所有的用户。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销售是一定要进行变革,或者是变化的。也就是说,我的竞争对手,或者说我要服务的用户,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本地化,虽然会以本地化向全国进行辐射,但是要立足,或者我的受众可能存在于全国的任意一个地方。

在服务上,本地化生活服务最核心的概念是来源于服务,线上只是我的推送渠道,到达线下之后,能留住用户的只有服务。在O2O这个市场当中,服务是为王。

后面市场和客户,这两个我只要强调一点就是,我们的客户在演进,市场形态在变化。由前面三点,倒推后面两点之后,需要做的就是把用户放到第一位,给用户最好的服务,才能够把控住市场,最后留住用户。

O2O是所有厂商必由之路,这不是一个噱头,它不但可以给你增加一个营销的渠道,它在用户的获取、产品以及运营成本上面都可以大大的降低,提高你的效率。所以,目前来看,O2O是扩展你的销售渠道这样一个必由之路,或者是你的整个的企业运营来看,O2O一定是你现在要演进的这样一步。

电子商务从C2C、B2C发展到O2O,那么,O2O之后我们要怎么做?O2O的这个词只是一个过渡,我们更喜欢说它是OandO,也就是O2O发展到后期应该是线上和线下全线的打通,它背后是业务链条,用户迁移以及互相推动的向前的演进。O2O之后是什么?易观认为O2O之后的商业格局应该是C2B,我们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可能需要在座的商家或者是各位行业大佬给我们答案。今天我们就把这个概念先放到这里,做好O2O的第一步是线上和线下,去掉这两条线,然后再去想整个的商业环节,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易观分析
中国数智化领域专业的科技和市场分析机构。经过20多年行业积累,形成以行业、企业、技术与产品数据为核心的订阅服务,通过专业分析师,帮助客户在数字化商业模式和技术方面,有效进行选择、评估和最佳实践导入,从而提升企业数字业务能力,改善市场竞争力。
内容 4229
粉丝 2
咨询
关注
加入大数社群!和众多大卖交流
扫描右侧 二维码,添加微信后可免费领取跨境资料包
易观分析 中国数智化领域专业的科技和市场分析机构。经过20多年行业积累,形成以行业、企业、技术与产品数据为核心的订阅服务,通过专业分析师,帮助客户在数字化商业模式和技术方面,有效进行选择、评估和最佳实践导入,从而提升企业数字业务能力,改善市场竞争力。
总阅读771.9k
粉丝2
内容4.2k
咨询
关注
活动推荐
加入卖家交流群
文章目录
以下为演讲实录:
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