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迎合O2O模式的需要,还是因为看好“电子钱包”的用户黏度,移动支付的美好前景早早就被互联网巨头们所断定,因此早早地作出了各种布局。
但是由于支付这个领域对安全性的要求极高,且需要跨界的金融体系支撑,所以移动支付即使吸引了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的参与,但在过去几年中的发展并不理想。
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有关移动支付的应用创新依然层出不穷。进入2014年以来,不仅出现了面对面支付、扫码支付、声波支付等全新手段,支付市场的广阔“钱”景还吸引到了微信这样的社交巨头、苹果这样的手机大佬的全情投入。那么这一次,移动支付能够大红大紫吗?
微信支付又能“刷卡”了
一直希望通过支付功能来实现O2O闭环的微信,在移动支付领域可谓是不遗余力。凭借着二维码扫码支付的功能,微信的便利支付方式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将自己的银行卡与微信进行了关联,而超过6亿的微信用户,也让移动支付确确实实地火了一把。
然而在今年3月,央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暂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并要求支付宝、财付通将有关产品详细介绍、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等情况上报,依靠二维码支付的移动应用纷纷被叫停。
虽然简单易用而且深入民心的二维码支付被叫停,但是技术的发展给予了微信在移动支付方面更多的尝试空间,日前微信就低调上线了“刷卡”功能。
开通“刷卡”功能后,用户在消费结账时向商家展示二维码(或条码),商家使用扫码枪或摄像头,即可快速扫描用户的二维码(或条码)完成交易。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根据微信的用户协议,每笔小于300元的消费免密码,每天10次免密;当订单金额等于或大于300元,需要验证支付密码完成支付;当天满10次免密次数后,后续每笔支付也都需要验证支付密码;若系统检测到交易存在风险,为资金安全,需要输入支付密码验证。
商家扫描您手机的二维码(或条码)后,财付通根据从微信零钱账户或者银行卡扣划交易款项至商家账户。同时腾讯在该协议中规定,“任何通过您的手机或SIM卡发起的刷卡服务均视为您本人行为”。
苹果支付这次要“硬来”
与微信低调地继续尝试移动支付的可行性相比,引领科技发展潮流的苹果则在移动支付方面高调得让人吃惊。在结束不久的苹果发布会上,“苹果支付”(Apple Pay)成为与万众瞩目的iPhone 6和Apple Watch同样据分量的内容向世人进行了发布和展示。
据介绍,Apple Pay使用了NFC天线、TouchID、 Passbook和被苹果称为“安全元素(Secure Element)”的产品。“整个过程是基于这个小小的塑料卡片,无论它是借记卡还是信用卡,”据苹果CEO库克介绍,“我们完全依赖于暴露的卡号和已经问世50多年、易被攻击的磁条接口。我们也都知道,安全码其实并不那么安全。”
据苹果展示的视频显示,在Apple Pay支持下,一位女士将手机靠近一个感应器,同时用手触碰相应的按钮完成支付。此外,苹果方面重点强调了Apple Pay对用户隐私的保护。“苹果不知道你买了什么,你用什么卡买了它,以及你花了多少钱。”库克称,支付时间到了,苹果的目标是要取代你的钱包。
虽然“苹果支付”(Apple Pay)才刚刚发布,但是其前景却已经被不少行业人士一直看好,而苹果的号召力也让合作伙伴早已经跃跃欲试。
据了解,就在苹果发布Apple Pay后,信用卡巨头万事达卡就马上宣布其持卡人可以通过iPhone 6、iPhone 6 Plus以及Apple Watch等设备进行消费和交易。据悉,全新的iPhone 6、iPhone 6 Plus以及Apple Watch用户可以通过“苹果支付”使用项目参与银行发行的万事达卡信用卡及借记卡。
在商店中,消费者可以通过使用iPhone轻触非接触式终端,并将手指按在Touch ID上,轻松进行交易授权以完成支付。对于应用程序(app)内的支付,消费者仅需点击支付,并使用指纹或密码进行授权,即可享受顺畅的支付体验,整个过程无需输入卡号或离开当前的应用程序。
“软硬兼施”有望撬动万亿市场
据Enfodesk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2季度》数据显示,2014年第2季度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各类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到7.26万亿,环比1季度增长1.8%。
Enfodesk易观智库分析认为,未来互联网理财将回归闲置资金理财的本质,移动支付市场短期内将很难重现去年3季度到今年1季度期间的爆发式增长,未来移动支付的重心会放在构建创新支付场景上。
而微信和苹果这样的科技领域巨头的不断努力,也被看作是移动支付前景被看好的一大原因。
易观国际分析师李烨分析表示,微信钱包新增刷卡功能是微信支付深入线下支付市场的又一大进展。“在政策调整后,微信开始变主动扫码为被动扫码,并加入支付密码,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也可以看出扫码支付技术手段,在政策调整后的发展方向。”
李烨认为,微信支付“刷卡”功能可以很好地帮线下商家解决支付方面的问题。“线下超市、便利店这类排队较多,而且是消费不高的场所。商家和用户可以获得更加快捷便利的支付体验。
微信具有极强的用户关系管理功能,通过微信,用户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形成闭环,可以直接做CRM服务和客户营销。未来,微信希望通过智慧生活解决方案,提供支付结算、售后服务,社交推广等整套闭环式的移动解决方案。”
相对于微信支付“接地气”,苹果基于NFC技术的Apple Pay支付服务则更加具有战略意义。“苹果支持NFC移动支付,势必带动更多的处于观望态度的手机厂商积极支持NFC支付,对NFC产业链的完善起到了标杆性作用。”
据李烨介绍,2013年国内三大运营商以及银联分别联合银行、公交、手机厂家、芯片厂家、平台厂家相继推出基于NFC近场支付的手机钱包业务。
三大运营商和银联合作的NFC支付,银联负责POS终端的改造,运营商负责协调上游手机厂商、芯片厂商对NFC功能的支持。银联在下游商家、终端改造以及转接平台上有先天优势。运营商在用户数量、上游手机厂商、芯片厂商的把控上有优势。
“NFC产业链复杂,不管是银联还是运营商都很难独立主导,利益博弈大,目前产业的推动较为迟缓。”
在支付方式上,李烨认为苹果的硬来和微信的上码都各具优势。“NFC和以应用内、二维码支付为代表的微信支付各有优点,应用内支付多为远程购物和付款,二维码和NFC多为面对面的近场支付。二维码目前用户接受度高,终端改造成本低,NFC支付更加快捷,但产业链复杂,改造成本高。苹果支持NFC,会带动NFC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但不意味着支付公司会对二维码支付的布局放慢脚步。因为移动支付技术日益丰富,融合性加强,未来哪种支付方式成为主流很难预测,行业内的支付厂商都在对各种支付方式加强布局,做好两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