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4年,万达信息先后收购医疗信息化方案商上海复高和医疗信息化软件提供商宁波金唐软件;通过与上海市卫计委签订上海市健康管理云平台战略合作协议来丰富区域健康管理服务,并与上海电信在智慧医疗、全程健康、O2O等领域达成合作。2015年初,万达信息又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中医药资源融入,从而不断完善区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万达信息的一系列医疗信息化布局事件,促使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中的主要参与者发生变化,软件系统提供商逐渐成为产业链中又一重要环节。万达信息致力于依托区域卫生平台集聚的医疗诊疗信息,打造覆盖问诊、分诊、检测、监测、处方用药等医疗环节的一站式慢病健康服务,并支持医保、商保结算支付。截至目前,万达信息承建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已覆盖全国2.7亿人口,社会保障惠及1.3亿人口。
从行业角度看,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医院IT应用意识的逐渐增强、移动智能终端的加速普及等多方因素影响下,国内医疗信息化行业快速发展。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266.5亿元人民币,同年增长29.2%;随着医疗信息化发展范围不断扩大,深度逐步加强,未来还将保持稳定上升趋势。在信息化的推动下,国内医疗设备、医疗服务、社保等领域均迎来黄金发展期。
Enfodesk易观智库分析认为,万达信息加速医疗信息化布局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
一、拓展信息业务至地方医院及社区卫生领域,逐步完善医疗信息化产业链环节
万达信息将医疗信息化作为其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复高作为上海地区的医疗信息化方案商,具备了丰富的医疗信息化经验,将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数据挖掘、临床决策、客户关系管理等先进技术引入新一代医疗信息软件,集中于智慧医院综合解决方案、社区卫生信息平台、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四大领域,并在近期加大对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的研发投入。万达信息的高价收购目的在于拓展其医院和社区卫生化领域的业务布局,力求打通医疗信息化产业链的各环节,从而巩固自身在区域医疗信息领域的龙头地位;与此同时,万达信息可通过对上海复高客户资源的整合,进一步促进面向全国的战略布局,获得新的盈利机会。
二、医疗、医药、医保等多领域布局发力,健康管理O2O闭环形成
万达信息通过收购医疗信息化软件商宁波金唐、与上海卫计委共建健康管理云平台、与上海电信共创智慧医疗以及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丰富医药资源,加速了其在医疗、医药、医保等多领域的业务发展,实现全医疗服务覆盖的健康管理O2O。其中,宁波金唐作为国内领先医疗信息化企业,其相关产品在浙江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0%,在宁波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0%;终端客户方面,宁波金唐的医院信息化产品已被浙江省内外700多家医院用户使用,分院、社区站以及医务室客户近1100家;因而此收购成为万达信息深入全国医院信息化的重要决策。医保方面,万达信息去年上线的医保控费平台已在宁波得到较好应用,并于今年元旦承接上海医保控费系统,与医保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另外,万达信息近期在线下设有万达全程健康门诊部,将线上线下的健康服务进行数据整合,在上海地区形成健康管理O2O闭环。
三、系统集成为主要盈利方式,客户信任度仍有提升空间
目前,万达信息有九成收入来自国内,主要盈利方式主要包括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和运营服务;其中系统集成收入占到总收入规模的48.9%。由此可见,以医院为终端客户仍是万达信息的主功方向。基于医院自身的特殊性,需要长期通过优质的服务与技术产品培养与全国各地区公私立医院间的依存关系,提升医院对第三方软件系统商的信任度,才可稳获更多医院的青睐,从而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从万达信息初步在上海地区医疗全部局来看,在区域医疗信息化上具备优势,但如何加快提升客户信任度,并将产品服务辐射全国成为万达信息面临的重要挑战。
四、医疗信息化覆盖区域过于集中,短期难与行业内领先企业抗衡
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内处于混战阶段,呈现出少数国际领先企业、一些国内IT领先企业和众多区域中小型软件企业共同参与的市场格局。以英特尔、微软、IBM为代表的国际领先企业具备优质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成熟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主要服务于国内大型医院;包括东软、用友、万达信息在内的国内IT领先企业在地方、价格上具有相当的优势,主要服务于大中型医院及卫生社区。随着国内医疗IT企业的逐渐增多,激发了他们之间较为激烈的竞争,同时也与国际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其中,东软在医疗信息化业务上较为全面,并且与卫宁、东华软件均占据较高的高端市场份额。万达信息虽为上市公司,长期从事医疗信息化领域的运营具备一定数据和人力经验,但与东软等竞争对手相比,在业务项目覆盖上主要还是以区域为主,较为单一,短期内很难与行业内领先企业正面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