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学市场发展现状
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整体市场规模达288亿元人民币,行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用户付费和版权运营。
-
用户付费方面,用户对优质作品的付费意愿显著提升。网络文学平台不断加强内容的深度运营、优化作品推荐体系以及丰富内容分发渠道,有效促进了用户对于优质作品的付费意愿的进一步提升。
-
版权运营方面,网络文学IP的全版权运营逐渐成为主流模式,最大化IP的生命周期价值。
2020年,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亿,同比增长2.2%。行业发展开始进入成熟阶段,未来随着网络文学IP改编影响力持续扩大,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免费阅读业务的异军突起进一步丰富了用户结构。同时,各头部平台维护平台创作环境,丰富平台优质内容,延长IP价值链,拓展用户规模和价值增长空间。
网络文学的产品特性,包括丰厚的作者及作品储备、灵活丰富的内容题材和高用户粘性,促使其成为了IP产业链最重要的IP源头。网络文学IP的生命力通过影视化显著增强,剧播期间进一步带动了原著作品阅读,扩大作品影响力。
随着国家对盗版打击力度的持续加大和对版权保护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全版权开发将会迎来强势发展,网络文学对下游产业辐射所带来的价值将会进一步提升,版权运营在营收结构中将占据更多份额。
行业盗版侵权现状
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上升至60.28亿元,同比2019年上升6.9%。新技术滥用、传播途径杂多和盗版在全产业链实现覆盖是本阶段盗版规模上升的主要因素。长期来看,随着上层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以及相关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业务持续完善,用户版权意识逐步加深,中国网络文学盗版规模将回归缩减趋势。
截至2020年12月,重点盗版平台整体月度活跃用户量达到727.4万,月度人均使用时长接近19小时,月度人均启动次数高达115次。男性用户占比略高于女性用户。年龄在31岁以下的用户是核心目标群体。
关于网络文学创作者现状
创作者被侵权经历:
-
作品侵权现象层出不穷,绝大多数创作者遭受过不同程度的侵权并对侵权行为深恶痛绝。侵权对创作者和平台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
网络文学面临的侵权形式具有多样化和隐蔽性。侵权形式通常为盗版、抄袭和未经授权将原作品制作成有声书。
-
网络文学盗版侵权问题频发,监管难度较大,国家和相关平台对侵权案件的打击力度仍需加强。
创作者维权经历:
-
维权成本高,过程复杂和消耗心力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创作者维权的积极性。网友粉丝、平台方及专业人员为创作者维权提供了较大的帮助和贡献。
-
不少平台成立了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团队和诉讼维权小组,利用法律手段打击侵权行为,成功保障了平台和创作者利益。
-
网络文学作品维权存在不少困难,平台方需要继续提升版权管理效率,为创作者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和维权服务,帮助创作者走出维权难的困境。
-
创作者对维权话题十分关注,在选择签约平台时会考量平台在维权方面的表现。创作者还同样关注同行所经历的维权行动和事件进度。
-
维权成本高、维权战线长、取证难度大等因素让创作者在维权方面屡屡受挫。创作者希望与专业机构或大型平台团结一致打击盗版,为创作者维权提供帮助,共同推进行业正版化。
创作者对盗版的认知及态度:
-
创作者与用户对盗版定义存在分歧,这种分歧表明,相关概念需要明确含义,给出清晰的边界线和认定标准,这将有利于未来版权保护教育和相关行动的实施。
-
大型平台方在近年做出了许多努力为创作者提供综合的版权保护服务。但仍有许多小型平台和新兴平台对版权保护的重视度较低,相关管理制度和保护措施不到位。
-
版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但是创作者在维权过程中仍然遇到一些问题。相关规定亟待更加细化,打击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但修改后的著作权法进一步完善了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以及作品的定义和类型,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在未来将得到更加有效的维护。
关于数字用户版权意识现状
用户消费经历:
-
实用性、收藏性和心理因素是正版实体产品的消费动机,而购买网络正版产品主要是“为爱发电”。其中,网络文学在线消费特征,成为盗版问题的“重灾区”。
-
受早期互联网环境影响,用户对“在线免费”这一模式的依赖根深蒂固,对盗版的接受界线较为模糊。但近年,源于国家对版权保护愈发重视和各大正版平台的不懈努力,用户的版权意识渐渐苏醒。
-
盗版渠道触达的难易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对正版的支持力度。目前,用户获取盗版内容的难度较低,从而降低了用户支持正版的意愿。
用户消费态度:
-
用户的版权保护意识近年有所提升,但依旧需要长期引导,难在一朝一夕“速成”。国家、相关企业和从业者需长期共同努力,逐渐转变用户对盗版的态度。
-
受国家对盗版打击力度影响,用户的版权意识会因对象品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封锁盗版传播途径是提升用户版权意识的有效方式
-
用户正版消费习惯的养成需要外界多方努力,需覆盖从加强盗版打击力度到提升行业发展质量的各个治理环节。
-
对于具有较强版权意识的用户来说,虽然经济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际购买行动,但他们更能理解支持正版对于创作生态的意义。监管部门和行业平台应该在盗版打击方面保持长期的积极态度。
用户对盗版的态度
-
当创作者由于盗版影响而失去了收入和创作热情后,行业整体的内容质量将会大幅下降,作品风格将趋于同质化,IP也将更难培育,从而进一步影响下游产业。
-
部分盗版用户认为抄袭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盗版,但更加反感抄袭。盗版事件相对较少地曝光在公众眼前,社会关注度和探讨充分程度均显著落后于抄袭事件,使得部分用户缺乏对盗版行为及其危害的认知。
-
对于“真爱”内容,用户购买正版的可能性更高,决策时间更短,即使无意购买了盗版也会再去购买正版作为弥补和支持。
-
用户认为国家对盗版的打击力度、惩罚力度和宣传力度仍需加大。除了官方平台,还需要利用好社交媒体的作用,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以取得各方的配合。
用户正版体验:
-
用户每年在网络文学领域的花销约占内容付费的三成。虽然不少用户在阅读正版的同时也会寻找盗版资源,但对比网络文学开启收费模式的早期,用户对付费阅读接受度已有了很大的提升。
-
正版渠道的使用体验普遍优于盗版渠道,主要体现在界面设计舒适、广告曝光少和人性化功能全面三个方面。
-
用户对付费规则颇有微词。正版渠道的付费规则需要优化,付费渠道需要增加。
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影响分析
正版对市场的影响:
-
推进版权建设,维护正版市场,促进网络文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网络文学是文化产业的创新引擎,正版保护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多维跨界开发
-
版权保护持续为优秀作品创造出海机遇,相关产业将迎来新红利
-
版权保护对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做出贡献
盗版对市场的负面影响:
-
文化影响:盗版扰乱市场秩序,监控和治理的难度较大
-
经济影响:严重影响作者和平台双方利益
2020年全年盗版损失60.28亿,同比2019年上升6.9%,严重侵害了网文市场规模。盗版内容直接侵害了作家的收益,对平台造成了大量用户流失,平台订阅收入和广告收入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系统现状
政府监管现状:
-
立法层面:颁布新法完善版权保护制度,加大侵权惩罚力度
-
司法层面:出台司法解释规范侵权诉讼,中央地方协同治理
-
执法层面:开展侵权盗版打击专项活动,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行业自律现状:
-
设立专项机构:由单打独斗定向维权升级为广泛合作的行业生态治理
-
加强行业交流:多层面沟通打通版权保护隔阂,加强生态协同
平台自治现状:
-
监测维权常态化、专业化
-
完善维权机制,构建维权流程
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挑战及建议
版权保护挑战:
-
市场层面:盗版内容供给层出不穷,盗版网站技术愈发成熟,盗版侵权认证愈加困难。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便利了盗版市场的发展,盗版侵权产业链隐蔽化、成熟化趋势更加显著。
-
用户层面: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盗版环境使得版权保护意识在用户市场的全面推广与培育仍面临一定阻力。
-
产品层面:盗版平台积累了大量流量,平台广告变现依赖搜索引擎、广告代理商等利益相关方,多方间的利益输送增加了打击难度。
版权保护机遇和建议:
-
监管层面:构建创新型、易用型、高效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格局,并加快新技术应用
-
产业层面:形成多层面深度持续合作的泛文娱行业治理生态
-
社会层面: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深化用户版权意识
-
企业层面:提升盗版打击力度,加强精品高质量内容培育
2021年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升级的发端之年,各方要在挑战中把握机遇,不断升级灵活的应变机制,以更加敏捷的姿态应对挑战,加速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为网络文学内容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