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设计与用户运营的过程中,用户画像作为理解用户需求、优化产品体验的重要工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对于目标用户为产品经理的公众号来说,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服务这一特定群体,还能通过个性化的内容推送提升用户粘性和活跃度。本文将详细探讨用户画像的搭建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什么是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并非指真实用户的直接映射,而是基于大量真实用户数据构建的虚拟代表。它通过对用户行为、态度、动机及目标的深入分析,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形成一系列用户角色的描述。这些角色可以是某一类型用户的集合,也可以是具有显著特征的个体。
二、为什么需要搭建用户画像?
-
聚焦目标用户:用户画像帮助产品经理和运营人员跳出自我假设,聚焦真实用户的需求和痛点。
-
精准定位:在产品初期,通过用户画像快速了解目标用户群体,辅助产品定位和功能设计。
-
优化体验:在产品中期和后期,通过用户画像分析用户行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优化用户体验。
-
提升效率:在团队内部形成统一的用户语言,减少沟通成本,提高决策效率。
三、用户画像的两种形式
1. 综合性用户画像(User Persona)
综合性用户画像侧重于用户的基本信息和行为特征,通过统计和分析用户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基本信息,以及用户的使用场景、行为路径等,构建出具有代表性的虚拟用户模型。这种画像主要用于产品上线前的研究和设计决策,帮助团队深入理解目标用户。
主要特征:
-
角色描述和用户目标: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职业等)以及用户如何使用产品、与产品的互动方式等。
-
代表性:可以代表一类相似的用户群体,也可以代表个体,但强调整体特征而非个体差异。
-
动态性:用户画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产品发展和用户行为变化,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2. 信息标签用户画像(User Portrait)
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信息标签用户画像逐渐兴起。这种画像基于用户在网络上的各种行为数据(如浏览记录、购买行为等),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出用户的兴趣偏好、行为模式等标签。这种画像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挖掘的广度和深度,有助于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
主要特征:
-
真实性:基于实际用户行为构建,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
时效性:用户行为数据随时间变化,画像需要定期更新。
-
覆盖度广:能够监测到用户多方面的兴趣和行为,为精细化运营提供有力支持。
四、用户画像的搭建步骤
1. 确定目标与画像维度
我们常常将综合用户画像描绘成某个特定个体,但实际上,它代表的是一类特定交互产品的用户群体。不同的业务需求决定了我们收集信息的不同维度,因此在构建用户画像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其目标和研究的维度。
明确业务需求很重要,因为不同的行业和部门有各自的诉求,对应的用户画像构建目标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在用户画像构建的初期,需要识别出业务目标和待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将信息维度与需求结合起来。例如:
-
内容导向的网站或搜索引擎,关注用户对不同内容类型(如体育、娱乐、美食等)的兴趣。
-
社交网站则需分析用户的社交网络,以识别紧密联系的用户群和意见领袖。
-
电商平台根据用户喜好推荐产品,分析用户的购物兴趣和消费能力,细分不同类别(如服饰、家居等)。
-
金融行业则关注用户的风险特征,比如信用、违约记录和还款能力。
-
视频平台需要了解用户对视频类型的偏好和观看行为。
在B2B领域,用户角色往往与工作职责相结合,关注用户的工作能力和使用情况。
通过将用户画像维度与业务需求结合,筛选出目标用户群体,利用其标签数据与业务数据匹配,验证产品定位及功能是否契合目标用户,及时调整业务方向。同时,运用算法对用户画像进行处理,构建智能服务模型,通过推荐算法辅助营销,提高用户转化率,实现精准营销。
用户画像的信息维度可以从人口属性和产品行为属性进行综合分析。人口属性包括基本信息、社交关系、位置信息、设备信息、兴趣等;产品行为属性则涵盖产品类别、使用频率、偏好等。
在搭建用户画像时,我们需要了解用户的行为目标和痛点:
-
自然属性:用户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
社交关系:用户的经济、家庭、社会地位等。
-
位置信息: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
-
设备属性: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信息。
-
兴趣爱好:用户的兴趣和偏好。
-
产品类别:用户使用的产品类型。
-
活跃频率:用户使用产品的频率。
-
产品喜好: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方式。
-
行为习惯:用户的活跃度和忠诚度。
-
产品消费:用户的消费习惯和金额。
结合业务目标和需求后,进行尽可能广泛的用户调研,与不同部门同事交流,找出可能的用户类型。每种类型用户不超过三个,调研中如发现遗漏可增补,若没有新信息则考虑结束调研。
2. 确定调研方法
2.1 确定调研的方法
在明确用户画像维度后,需选择合适的调研方式来收集信息,常见的有三种: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混合研究。
用户画像构建思路——理解用户目标和痛点
-
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通过用户访谈、小组讨论等方法,利用开放式问题了解用户真实的行为和需求。这种研究能迅速帮助我们识别用户行为模式,并建立细分群体的画像。通常只需5位参与者即可,因他们能够代表大多数情况,且便于控制时间和成本。
定性研究的优点:定性研究在自然环境下进行,便于深入观察用户行为和动机,研究设计灵活,能激发用户积极参与。
定性研究的缺点:结果可能受研究人员主观影响,且因缺乏客观性和可重复性,样本量小,数据处理受限。
定性研究的作用:它帮助我们理解产品使用情况、用户动机、行业知识等,进而推动设计进程,使决策基于真实数据而非主观判断。
如何进行定性研究:首先确认研究对象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招募方式;其次通过访谈观察用户行为,探讨用户在自然环境中的反应,最终整理用户资料以建立画像。
-
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通过问卷等方式收集大量数据,常用来验证用户反馈和需求。其数据来源于明确的信息,结果较为客观。
定量研究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是覆盖广泛,便于总结;缺点是缺乏深入交流,结果单一。
如何进行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主要通过数据、模型和图表来展示研究结果。因此,需要集中收集目标用户的数据,通常通过数据埋点、第三方数据统计或定量研究结果等渠道来实现。而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也建立了自己的数据仓库。
-
混合研究(定性与定量的结合)
我们之前讨论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区别。定量研究主要关注“是什么”,即用户的行为事实,而定性研究则侧重“为什么”,旨在探究用户行为背后的原因。
通常建议先进行定性研究,通过用户访谈识别不同用户群体的关键差异,再进行定量研究验证这些差异的真实性。定量研究的局限在于,它常常难以深入了解用户的动机和背景,影响用户分类的全面性,也无法揭示群体划分的原因。
因此,研究时可以先进行小规模的定性研究,比如访谈或可用性测试,形成初步认识,然后再用定量研究的数据来验证分类的合理性。
通过定性或定量研究收集的数据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
静态数据
确定研究对象后,分析用户的基本特征,如人口属性和消费特征,这些信息相对稳定,通常通过精确的数据挖掘获得,若数据有限,可以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补充。
动态数据
用户的网络行为是变化的,例如网页的浏览时间和停留时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的行为数据不断积累。动态数据收集包括行为数据、偏好数据和交易数据。
静态数据相对稳定,而动态数据则更为迅速,产品经理可以基于用户行为建立兴趣模型,实时反映产品特性。不同领域收集动态数据的重点有所不同,如营销关注消费习惯,而推荐系统关注用户喜好。
3、数据分析与行为变量识别
在确定目标和调研方法后,需要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识别出关键的业务变量,如用户的网络行为、偏好、交易记录和生命周期等,将用户与这些行为变量逐一对应,并识别出不同的行为模式。需要强调的是,行为变量比人口统计数据更为重要。
不同的行为模式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行为——用户做了什么,行为路径如何,频率和工作量是否合理,是否有多余步骤或可以自动化的环节。
态度——用户对产品及相关技术的看法,情感和态度。
能力——用户的教育背景和学习能力,是否容易上手,用户愿意采取什么行动。
动机——用户参与产品领域的原因,推动或阻碍用户的因素,吸引购买的动机。
技能——用户在相关领域的技能水平。
在访谈中挖掘到重要的行为变量后,将每个访谈对象与行为变量对应起来。用户对应时不需追求绝对精确,而是确认相对位置关系,基于观察与直觉,呈现主体如何围绕某一重要行为变量聚集。
完成映射后,识别落在多个变量上的主体群。当一组主体聚集在6到8个不同变量上时,形成一种显著的行为模型,这些模型构成用户画像的基础。一些特殊角色可能只展现单一模式,但通常会发现2到3种不同模式,从而识别多种行为模式。
可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不同的行为模型,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文本挖掘、分类、聚类、相似度计算、机器学习和预测算法,涉及数据算法和权重等,这里不再细述。
分析前务必清洗数据,去除多余、重复或不一致的信息,或对不足信息进行补充,以确保后期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4. 综合特征,构建用户画像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观察到的行为模式整合为访谈对象的行为变量,进一步识别他们的目标、痛点及特性。这些行为反映了访谈者在一段时间内的典型产品使用情况,形成用户画像的基础框架。为了让画像更真实,需要结合其他数据细节,比如:
-
行为本身(活动及动机)
-
使用环境
-
当前解决方案中遇到的困难
-
人口统计特征
-
相关的技能和经验
-
与他人或产品的互动
-
竞争或替代方案,尤其是技术相似者
描述应简洁并贴合观察,避免虚构或夸大细节,以确保画像的吸引力。通过分析访谈中的行为,确定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推断出背后的目标。
同时,我们还需为每个角色虚构姓名,并添加统计信息,如年龄、地区、收入和职业头衔,以增加画像的细节,并通过合适的照片可视化角色,最终形成常见的用户画像。
五、检查用户画像
完成用户画像后,要评估其质量。
1)覆盖率:检查映射、角色特征和目标,确保画像的完整性。若行为信息有缺失,需进行进一步研究。覆盖率高可提高后续精准营销的有效性。
2)准确率:若角色仅在某些人口统计特征上相似,需去掉重复角色或调整特征。每个角色应在某些行为上有显著差异,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时效性:用户画像依赖于标签建立。构建画像时需注意,用户行为和偏好随时间变化,确保数据的时效性。
05 总结
用户画像的概念、作用和构建方法到此为止。除了上述内容,用户画像的优先级也很重要:
主要人物模型:设计的核心目标,若设计针对其他模型时无法满足主要任务,但当聚焦主要人物模型时,至少能兼顾其他模型的需求。
次要人物模型:可能有一些额外需求,但在不降低产品功能的前提下,主要人物模型通常能满足大部分次要模型的要求。
补充人物模型:既不是主要也不是次要模型,主要与次要模型结合可以完全满足补充模型的需求。
客户人物模型:关注的是客户而非终端用户的需求,通常被视为次要人物模型。在某些B2B业务中,客户模型可能被当作主要模型处理。
接受服务的人物模型:虽不是直接使用产品的用户,但会受到产品使用的影响,比如医院的检查患者。他们的体验会因产品设计而受到影响,属于次要人物模型。
负面人物模型:又称反人物角色,与接受服务模型类似,负面模型并非实际用户,只是在讨论中帮助识别不应成为设计目标的人物类型,如精通技术的早期用户或商业产品中的不当用户。
用户画像是理解用户行为的重要工具,需要不断实践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