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阿里巴巴官方正式宣布全面合并UC,合并后UC将成为阿里的全资子公司,并合并至阿里体系内。据悉,阿里将组建UC移动事业群,UC董事长兼CEO俞永福担任事业群总裁,并进入阿里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
易观研究发现,阿里巴巴全面合并UC是阿里弥补在移动互联网中入口和流量不足的重要举措,是其国际化的进程中坚实的一步,同时也增加了阿里巴巴在BAT竞争中的筹码。
(1)强化“端”布局,补齐移动端流量入口短板
纵观阿里巴巴2014年的投资并购案例易观发现,对阿里巴巴流量入口的弥补是主旋律,尤其是对移动端流量入口布局。依靠淘宝庞大的电子商务流量来源,阿里巴巴在PC端的流量优势明显,由于应用丰富、入口分散等原因,移动端并没有复制PC端的流量和入口优势。
经历高德地图基于位置服务的O2O布局,新浪微博基于社交媒体的移动入口布局,华数传媒对客厅终端的入口争夺,以及优酷土豆在视频领域的流量入口抢占,阿里巴巴在移动高端入口布局逐步完善,但是缺乏一个稳定、持续的大入口。而UC浏览器在全球拥有5亿移动端用户,移动端月搜索量达60亿次,给阿里提供稳定、持续的大入口,补完大流量入口的布局,实现对阿里巴巴2014年“云 + 端”的战略中移动互联网“端”重要支撑和补充。
表:2014年阿里巴巴投资或并购事件举例
时间 |
投资或并购对象 |
类别 |
涉及的布局 |
2014年6月 |
UC |
浏览器 |
流量入口、国际化 |
2014年5月 |
新加坡邮政 |
物流 |
国际化 |
2014年4月 |
优酷土豆 |
视频 |
流量入口 |
2014年3月 |
新浪微博 |
社交 |
流量入口 |
2014年4月 |
华数传媒 |
终端 |
流量入口 |
2014年3月 |
Tango |
聊天应用 |
国际化 |
2014年2月 |
高德 |
地图 |
流量入口 |
来源:易观智库2014
(2)完善商业生态体系,加快国际化进程
阿里巴巴的国际化布局主要围绕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展开,包括传统B2B电子商务开通阿里巴巴国际站,2009年开通以交易服务为主并偏向B2C的阿里巴巴速卖通, 2013年投资美国高端奢侈品网站1stdibs并加速1stdibs的手机端应用,投资美国移动创业公司Quixey,以及在电子商务物流服务领域收购了美国物流服务商ShopRunner小部分股份,并购新加坡邮政并建立国际电商化物流平台等。UC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进行国际化探索的互联网公司,目前UC浏览器的海外用户已经达到1亿人,在至少十个国家的份额已达10%,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和用户。
通过与UC的合并,一方面可以加速阿里巴巴国际化进程,带来国际流量,另一方面也补完阿里巴巴商业和生态体系,丰富阿里巴巴的上市故事,提升国际资本市场对阿里的信心。
(3)占领浏览器竞争优势,增加在BAT竞争的筹码
根据易观产业数据库最新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3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QQ浏览器、UC浏览器及百度手机浏览器分别以38.9%、27.5%及12.4%的比例占据中国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累计用户份额前三名的位置,中国手机浏览器的竞争某种意义上体现了BAT在移动互联领域的竞争。阿里巴巴和UC的合并,增加了阿里巴巴正在BAT竞争中的筹码。
BAT在手机浏览器领域的竞争风起云涌,各有优势。UC是国内首家拥有自主内核技术的移动浏览器,具有一定技术积累和云服务优势,同时拥有较好用户基础和口碑,并与大量网站及应用开发商合作,其网页应用数量占优势。
QQ浏览器背靠腾讯,拥有技术优势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并且凭借腾讯旗下众多产品(视频、新闻、阅读、购物)为其平台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系统资源。百度浏览器用户群定位清晰,背靠百度旗下强大产品线,打造集娱乐、生活、服务、资讯为一体资源整合平台,并且从用户使用习惯入手的产品设计操作简便、场景化和信息前置相结合,亮点突出,有助于细分领域的深度挖掘。
易观研究认为,从产业发展周期看,中国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目前处于应用成熟期。在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扩张时期,BAT纷纷跑马圈地,抢夺用户这一核心资源,用户规模的量级及内容资源等商业化资源意味着未来变现的可能,随着手机浏览器用户在智能手机用户中的渗透率逐渐达到峰值,手机浏览器这一移动互联市场最重要的流量洼地无疑将成为BAT变现的重要渠道。此次合并,将稳定阿里巴巴在移动电子商务方面多入口战略,包括移动浏览器、APP、社交媒体、位置服务等,并可能打通移动入口、移动支付、电商等各种资源,强化阿里巴巴在BAT中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