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成为了新的突破口。
MSC 咨询和 China Academy 共同发起「出海日记」栏目,基于我们的出海战略咨询与出海可持续发展咨询经历,于真实对话中洞悉在地的一线视角和切实情报。
亮点内容
1、出海的企业越来越多,大家都在想尽一切办法获取在地视角,但认识本地人很容易,认识适合的、正确的本地人并不容易。
2、出海非洲的中国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纷纷抱怨在这里工作太难了。当地人民一边受着中国企业的支持,一边转发「中国人在非洲贩卖塑料大米」的视频。
3、问题的核心在于,大家没有把各自的「点」连起来。那么该如何打破交流屏障,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人民之间的连接?
内容来自于 MSC 咨询创始人谭亚幸 Jacob 与 Pan African TV 联合创始人 Kambale Musavuli 的一次对谈。(下文中我们将统一用「 J 」指代 Jacob,「 K 」指代 Kambale Musavuli。)
Kambale Musavuli 是 Pan African TV 的联合创始人和金沙萨刚果研究中心的分析师。十多年来,他一直研究有关矿物冲突、和平与安全、社会运动、企业社会责任、性别暴力及其与资源开发和贫困之间的联系。他坚信,通过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础的泛非主义,刚果和非洲人民有机会重新掌控他们的土地和命运。
或许中非之间,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链接
J:Kambale 你有非常多的标签,但从时间轴来看最近的一个是 Pan African TV 的联合创始人与导演,你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电视台吗?
K:我现在是 Pan African TV 的创始人,现在拥有将近 5 亿观众,遍布非洲 46 个国家。加纳与整个西非加在一起,我们至少有 2 亿观众。而且,我们是一个完全自营、没有任何政府资本的电视台。目前有将近 80 个志愿者,却只有 5 - 6 个全职伙伴。
J:这非常特别,你之前和我分享过是你自身的经历促成了这个团队的组成,是什么样的经历呢?
K:我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金)出生,1996 年因为战争我和我的家人花了两年时间离开刚果,成为难民到了美国。我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在美国成长,从 1998 到 2010 年。从 2010 年开始,我决定为刚果做一些事情,帮助这个国家。这么说可能有些自大,但我真的很想「改变这个世界」。当然如果你经历了我所经历的一切,可能也不会惊讶,战争、逃亡、为自己的国家而发声。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就是,我究竟可以做些什么。
我开始自学 IT 技术、编程,也开始带领一个技术团队。正如我所说,我希望可以为自己的出生地做些什么,我就带着我的团队到了加纳。他们刚好有一个闲置的电视台,就一拍即合开始了我的 Pan African TV 生涯。
在我们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价值观是否一致,我们是否真的可以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包括 MSC 在内,你们一直在关注企业战略、出海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J:我们在许多场合与话题上聊过中国与非洲,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但大家仍乐此不疲地探讨着,你认为中非之间是有良好链接的吗?
K:中国与非洲,我从来不觉得我们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链接。或许政府与政府之间有,但人与人之间是非常缺乏的。
在当地我们有印象的都是中国企业来这里开矿,也不雇佣当地人,如果他们病了会去找国内的医院,而不是本地的。
当然也有很多信息是不真实的,比如前段时间就有一段关于「中国人在非洲贩卖塑料大米」的视频。这个视频是假的,不,让我重新组织一下语言,视频是真实的,但其实是摄制于一个卖塑料泡沫的工厂,就是用来防止运输过程中物件碰撞的塑料泡沫。这才是真实的视频背景,但有人配了音,一个年轻的非洲女性,说着:「看,这些中国人在做塑料大米,把它们卖到市场上就是为了毒害我们。」
我会觉得非常好笑,首先因为制作塑料大米的成本一定是高于普通大米的。但此类虚假宣传在非洲到处都是,但我们其实也没有任何证据认定在其背后有机构操控,尽管我们认为肯定有情报机构在其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J: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K:因为这一类事情的传播方式,是很非典型的。不只是 YouTube,而是在 WhatsApp 上的压缩视频,我收到的时候就问我朋友「你从哪得到的」,他会说「从另一个朋友那里」或是「另一个群里」。
所以我们才决定,要做一个节目。
这是一个每周更新的节目,叫 China Now,由我们的中国媒体伙伴 China Academy 制作并出品。这档节目为我们非洲的当地观众带来了关于中国最新、最热门的事件报道,中国最前沿的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讯息,以及中国青年一代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和这个世界。
在失业率高的国家,企业根本不需要管理,只要做好这两件事就够了
J:我非常理解你,因为我们也碰到许多客户有这样的困扰。一类是已经到了非洲,但似乎总是不得民心;另一类则是计划去非洲,但不知道该如何开始。
K:我给你举个例子,麦当劳来到加纳,但是关门大吉。人们不买账,管理方式也有问题。但汉堡王还在,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哪些外派人员思念老家和老家的食物,就会撑起所在区域的门店。但有趣的是,汉堡王在加纳还卖啤酒。
所以我们意识到的一点是:即使是饮食本身,加纳人的吃饭方式也很不一样。我们并没有那么的「西化」,快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餐」。你去任何一个加纳的本地餐厅,人们在点单后会为了食物等 45 分钟,而不是 5 分钟内解决。人们到了餐厅,想坐下来,放松地聊聊天,然后 45 分钟后,食物上来了,他们会觉得:「这是刚刚做出来的,而不是预制菜。」
西式的饮食、文化、工作,都太快了,在加纳格格不入。
这就是我们说的「在地视角」,但获得「在地视角」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J:在我们很多过往的项目中,认识本地人很容易,但是认识适合的、正确的本地人并不容易。因为不是每一家企业都可以像传音(一款中国的手机品牌,位居 2020 年全球手机销量排行榜第四位,占据着整个非洲大陆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半市场份额,被非洲人称为「手机之王」)一样,在非洲的本土化做得那么好。
J:你经历过哪些有趣的案例呢?
K:比如,TCL 与三星在非洲的竞争对手之一,NASCO,与我们有合作。
J:在非洲究竟如何打广告呢?
K:企业往往会先找一家公关公司,然后这个公关公司建议或决定投放哪些渠道。但这些企业不知道的是,首先本地的公关公司会先给这些企业的人 50% 的回扣。比如,所谓 500 万的投放预算,有 250 万会先放到企业投放负责人的口袋里。我认为非洲许多国家岌岌可危的原因就是腐败本身,而出海企业反而在助长这种风气。然后最后企业会发现,投放效果并不好。
J:那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方式呢?
K: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 TCL 要在非洲打广告,只有很小的预算:5 万美金。我们假设有 2.5 万是需要「返利」的,在剩下的 2.5 万里,拿出 1 万,就可以支付至少全职 20 人的全年薪水,且这 20 个人会想尽一切办法帮你把东西卖出去。
我知道在许多西方的管理学里,会说人的管理是很难的,是需要技巧的。但在失业率高的国家,你根本不需要管理,你只需要创造就业机会就好了。
只有两件事最重要:一是提供就业机会;二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这也应该就是这些企业在海外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与战略。
J:非常同意,而且这不仅可以讲一个好的故事,实际上还能让企业做到降本增效。我们遇到很多企业、企业家到非洲,都首先尝试寻找「中间人」。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渐渐去掉这个中间人的角色,而是真的和本地人产生链接;这反而会降低你的成本。
K:确实。当然也已经有非常多的中国企业到了非洲,到了加纳。比如那些开电厂的企业会觉得,「我不需要更多的本土化了」。
而我来到中国,恰恰就是这个目的,想要传递这个声音:「我们非洲人,还不够了解你们,我们想要更多地了解中国。」
你不觉得这其实是个很大的问题吗,加纳最大的电厂都是中国企业开的,但是加纳人民却根本不了解中国。
加纳人民可以渐渐从贫穷,成长到可以喂养得起自己的小孩,都要感谢这些企业。但不了解的后果是什么,是他们一边拿着这些中国企业开的工资,一边转发「塑料大米」视频。
所以,对于所有要进入非洲市场的企业来说,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议题,真的是太重要了。
J:真实的非洲有什么挑战?
K:
1、Housing 居住
2、Food 食物
3、Health Care 卫生保障
4、Jobs 工作机会
J:这些挑战一直都存在,近代人们花了几十年时间不断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世界各国带来了数以万计的资金、资本,但这些问题依旧没有被解决。但许多企业看不到,他们以为这已经是上个世纪的问题了。
K:是的,因为我们还没有经历中国的「1949」。真实的非洲是,今天我吃了一口饭,但明天我可能连水都喝不到。
在非洲做招聘很简单,你只要说,我能保证你的一日三餐,你就可以招到人。就是这么简单。
J:而如果有任何中国企业可以意识到一点,并传递这个信号,当地员工基本上就对你死心塌地了。
K:是的!(Exactly!)
而不是只是把中国人带到非洲工作,然后「圈养」起来。
我不一定能给你科学的数据,我只能告诉你我所看到的。比如 2018 年我带一家中国企业来到刚果,我们提出的要求就是每来一个中国人,就要在当地雇佣 3 个刚果人;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中国企业不愿意且认为这不是企业要做的事而是刚果政府要做的事。
中国企业不是不想雇佣当地人,是因为当地人没有任何技能可言,那谁又能来做这方面的赋能呢?而实际上,开一个技能学校就好,这依旧是一个在刚果成本非常低的选项。
所以问题的核心在于,大家没有把「点」连起来。
结果就是,几乎所有中国企业都会抱怨,在非洲工作太难了。
实际上很简单,想反抗霸权,只需要带来 NGO 与 NPO(非政府与非营利机构)、带来学校,这很难让人不心动。
在非洲,社会问题要比商业先行
J:你刚刚提到了传音,很多中国企业想要复制传音的成功,我们也在一起深度研究过传音,你认为可行吗?
K:传音确实做得非常出色,首先在非洲,没有人认为它是一家中国企业。那些你在网络上找到的信息我就不赘述了,我来和你分享一些我与传音一起做过的事和我观察到的现象。
首先是,传音手机上的音乐排行榜都是本地艺术家,没有 Billboard 榜单,并且这些本地艺术家的脸庞会出现在非洲的各大实体广告牌上,当地人看到就会想:「我要买他们家的手机」,更别说它还便宜。
其次,传音手机上没有那么多的功能,只确保两件事:一个是基础浏览器,另一个就是社交网络。他们甚至在手机上接通了本地电台。
最重要的一点是,所有的传音手机,都可以让非洲当地人修理。你不需要去旗舰店,不用像苹果去 Apple Store。手机坏了,找一个角落,50 米之内喊一声,你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可以修你手机的人,这还促进了当地的就业。
J:这是我们非常多的客户会有的问题,当然这个答案也并不难猜,我们需要把非洲当作一个整体吗?还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国家做不同的策略呢?
K:不同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东非和西非就完全不一样,各个不同的区域也不同。在尼日利亚好用的策略,在加纳就一定不管用,文化完全不同。在我们心中,尼日利亚人很有冲劲,设定目标,积极完成;但加纳人就比较躺平享受生活一些。
我们很多项目上会需要「非洲文化图谱」,有的时候我就会感叹,天啊这可是 54 个国家,这就好像你写一个「亚洲文化图谱」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往往会建议企业先选择一个固定的区域或是国家,再设定这其中的商业目标。
J:你碰到的中国企业,往往会从哪里开始呢?
K:这比较简单,就是哪里「舒服」哪里开始。他们不用思考英语或是法语的问题,一般就是船运可以到的、有港口的地方往往是最舒服的,比如坦桑尼亚、加纳……有港口,有税收优惠。
但区别于地球上其他区域,从任何地方开始,都没有那么难——只要你带来工作机会。
最近我和一家美国公司合作,基本就是在看西海岸那一带,他们做是传统的 USB 接口中的某个部件。然后我也拉他们和刚果政府一起沟通了一下,和首相一起坐下来吃饭。首相还问,你们准备在刚果的任何地方建厂吗?这家公司说没有这个计划,首相在结束会议后就立马说以后再也不要和这些人沟通任何事情了。
你知道吗,现在刚果有 2800 万学生,我们的未雇佣率是 90%。有 90% 的人,毕业就是失业,这还只是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实际数字还会更高。
所以政府关心的就是,如果可以提供就业机会,那么在刚果土地上,你想在哪开厂就在哪开厂。
如果你不能开厂,也可以开 100 个便利店,随便给点什么,只要能带来工作。
试想一下,刚果人民也会问政府,你为什么要让这家企业进入刚果,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带来就业就可以。
J:我非常同意,这是许多企业会忽略的一点:社会问题在非洲要比商业先行,企业首先要解决社会问题,其次才能开始思考商业。而这些企业从来没有这么想过,但不一定是他们不想这么想,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K:是的,比如很多人不知道,加纳的人均 GDP 实际上比中国高出很多。
但我们还是有人吃不上饭,这也依旧是第三世界的核心问题。我很希望可以通过 MSC 能够让更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这一点。
但抛开这些商业上的合作,在我心中最重要的信念依旧是:
我们都有各自面临的挑战,但我们真的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联合出品
China Academy 是一个结合原创视频节目、专业学术课程、资讯及咨询网站为一体的综合内容出品方,辐射数千万全球互联网粉丝,并与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上百个学术组织及媒体机构形成长期合作。内容领域包括时政、经济、政策分析、科技及产业、文化艺术、历史哲学、中文教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