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时起到现在,差不多十年过去了。这十年期间我转战过安卓阵营、购买过三星的Note系列,也尝鲜过Windows phone,但最终还是回到了苹果的怀抱。现在我的电子设备几乎全是苹果的(有图有真相),可以说是苹果真正意义上的真爱粉了。
之前我在各种论坛也看到过对iOS的大量吐槽,但我认为基本上是「胡说八道」——比如有吐槽iPhone跑分没有安卓高的,这在我看来完全是无聊,当今硬件设备的配置都已经完全过剩了,去对比双方的跑分成绩没有任何意义;又比如拿交互体验说事的,坦白的讲在我看来Android和iOS正在变得越来越融合(说白了就是你在抄我、我也在抄你),最终两个都会变得差不多,而且这些设计和交互层面的问题都是不难的,可以通过版本迭代进行优化……
而我今天要吐槽IOS的这些问题是实际存在的用户痛点,但却又是苹果在短期之内无法解决的。
在我吐槽iOS之前我们先聊聊苹果在做产品时的用户出发角度——说到底苹果其实还是一家美国公司,虽然它一直在强调重视中国市场,但美国才是它的大本营。相关销售数据显示,苹果在美国手机市场的份额占比大概在45%左右、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有15%。
这就带来一个非常本质的问题——整个IOS的系统设计出发点其实都是以美国本土用户为主的,虽然它近几年也进行了适当的中国本地化,比如推出九宫格输入法、把大陆的iCloud服务器搬到云上贵州等。但本质仍未转变,所以「我吐槽的核心点就在于它的本地化」。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1.输入法词库太过鸡肋
iPhone刚出来的很多年里,iOS的输入法都是没有九宫格的(傲慢的乔布斯压根没来过中国)。输入中文也需要用美式键盘,效率非常低下,一直到iOS6的时候才新增了符合中文用户习惯的九宫格输入法。
苹果自己做的中文输入法虽然流畅性和交互体验都很好、界面也与自己的系统浑然一体,但是云端词库实在是太过鸡肋,要知道在输入交互差不多的情况下,词汇的丰富程度极大的决定了我们的输入效率。
相比之下,「搜狗输入法」效率就会高很多,词汇丰富、更新及时。但搜狗输入法在设计和体验层面总是感觉怪怪的、又经常给你搞些花里胡哨的小功能、偶尔在切换时还会出现卡顿的问题。所以我并不是很喜欢用搜狗进行输入,因为它的这些细节会逼死我这个强迫症产品经理。
词库的丰富化是一个很繁杂的工程,并不是一两天可以解决的,所以短期之内苹果显然不会在这个方面有太大动作。这个问题只有等哪天苹果收购了搜狗输入法或讯飞输入法的时候,才可能得到本质的解决。
02.无法拦截骚扰电话
在使用iPhone时,经常接到一些骚扰电话其实是很大的一个用户痛点,如果苹果真的想要去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并不难。具体的功能很简单:用户在接到骚扰电话后可以对该电话号码进行标记,标记达到一定次数后,苹果就可以将该号码识别为骚扰号码,从而在后续对其他用户进行提示。
但是这个功能涉及到的问题还是挺多的:比如审核的逻辑是由谁建立?标记错误之后该如何进行申述?标记错误是否涉及到法律风险?打击了骚扰号码后是否会动到运营商的蛋糕等等。——显然这么麻烦的事儿是苹果不愿意做的。
但有人会问:为什么你不用360的手机管家呢?
其实我之前也用过,但是总感觉使用起来有一种「体验上的破碎感」,360的产品审美本身就不是很好、还喜欢搞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时不时给你推销个金融保险之类,而且我在进行号码标记的时候还需要跳转到360的手机管家上进行操作,流程非常繁琐。
在系统软件上出现这种体验上的破碎感还是会逼死我这个强迫症的,我宁可每天接骚扰电话,也绝不用360管家。所以这方面的解决方案最好是由苹果来出,但苹果短期之内显然不会干这件事。
03.内容生态的缺失
从近两年苹果的发布会不难看出,「软件」已经成为整个苹果生态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苹果也有意无意的在把自己宣传成一个软件公司。
很多常年使用iOS的用户可能对苹果的「内容服务」都不太了解,实际上苹果的内容服务涵盖范围非常广,包含了音乐、视频、图书、杂志以及新闻等(如果你用一个美服的Apple ID登录一下,你就知道苹果的内容生态有多么强大了),这也是苹果的重要收入来源。但是这些服务中,除了「音乐」外,无一例外的全被禁用。
虽然大陆市场本身已经有相当多的内容提供商了,但是苹果作为一家标杆企业未能进入大陆市场,总会感觉少点什么,要知道乔布斯当年可是靠iTunes颠覆了整个音乐市场的。苹果对版权也是极其重视的,如果苹果能够切入大陆的内容市场,不仅对于用户、而且对于内容创作者本身,也将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另外,苹果在内容软件上面对大陆地区也是相当良心,比如同样的音乐服务,在美国卖10美元/月、在大陆只要10人民币/每月。但是因为政策原因,除了「音乐」之外(其实音乐的评论部分在大陆也是被屏蔽的),其他的内容服务在短期之内还将是无法打开的状态。
04.Apple Pay的适用范围太窄
在国内大家使用微信和支付宝已经习惯了,好像觉得也挺顺手的。但从一个产品的角度看,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流程大概需要五步:解锁手机——找到支付宝——打开支付宝——进行扫码——确认支付。而Apple Pay的支付流程只需要两步:双击开关键——面容(指纹)解锁支付。
结合到我们每天都要进行频繁的支付操作,所以「操作流程的缩短」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会是非常明显的。但以我所在的杭州为例,现在Apple Pay所适用的场景仅有地铁和公交,在其它交易场所都无法使用。
假如Apple Pay能够在国内全面普及的话,对于我们的支付体验将会是极大的提升。这一块我猜测主要是政策原因,支付涉及到金融安全的问题,「支付牌照」不是你想拿、想拿就能拿的。
以上几个用户痛点,我想苹果的产品经理肯定也是很清楚的,但是这些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原因都不是在短期之内可以解决的,而作为苹果脑残粉的我也只有持续的忍受这些问题了。
作者介绍:服务电商类产品经理。
文章转载至公众号:杨杰出海笔记,作者:旺仔九号,大数跨境经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