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时隔一年,华为携Mate60系列手机重磅回归。作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智能手机,瞬间全球手机行业的镁光灯都聚焦在了华为Mate 60 Pro之上。 冷观这场“Mate60狂潮”之余,也不免令人开始思考:此番王者归来的华为,又能否再度化身“杰美特”们的救世主? 华为归来,扇了老美一个耳光 没有任何预热铺垫,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于8月29日突袭上市,瞬间引爆了海内外抢购热潮:全国各地线下门店大排长龙,线上官方旗舰店和各大电商平台火速售罄。 ▲图片来源于华为官网 彼时彼刻,华为Mate系列手机累计发货量超过了1亿台,而距离其被美国制裁,已有1566个日夜。 但这并非独属于国人的狂欢。尽管华为明确声明该款手机并不会在海外市场销售,但不少海外消费者仍热衷于通过各类海淘渠道进行抢购。 据悉,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都在各大社交媒体寻求相关购买渠道,这也使得欧美及日本的代购网站上,产品溢价超过了150%。 ▲图片来源于华为官网 国内原价为7000元左右的华为Mate60 Pro 12G+512G版,换算后约14万日元左右。目前许多日本经销商竞相从中国进货, 狂热的抢购潮也使得价格被一再哄抬。 其中12GB+512GB版本最高炒至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1TB版本炒至2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35万元。 而美国的翻炒盛况同样毫不逊色。据业内爆料,华为Mate 60系列在美国被炒至2399美元的高价,约合人民币1.75万元。由于货源紧张,价格很可能将进一步飙涨。 尽管因被谷歌断供了GMS移动服务,华为手机在海外天生瘸腿——无法直接使用Youtube等主流软件,但此次Mate 60系列仍然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追捧,原因无他:在智能手机行业开天辟地地引入了卫星通话功能,而这是iPhone现阶段也未曾突破的。 ▲图片来源于华为官网 有了这一功能,用户可以在无地面网络信号等极端环境下保持通讯,无论是身处荒漠还是无人区,均能避免同外界失去联络。这对在野外突遇险情的人而言,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求生工具。 相比国内,欧美人更热衷于各类野外冒险及极限挑战活动,在深山老林等地遇险的情况较为常见,因此对于无信号区域的通讯需求更为广泛。再比如日本这样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均可能大众大面积讯号瘫痪,而卫星通话功能恰好契合了这一痛点。 因此可以说,华为Mate 60系列在海外是存在非常大的想象空间的。 一方面,华为在国外市场本就打下了坚实的品牌基础,这是前提;二则靠技术突围,满足了消费者的刚需;三是稀缺效应,不仅是目前暂不面向海外销售,还在于市场上没有同类竞品,即将发布的iPhone15在技术创新上也平平无奇,尚未开发卫星通话功能。 华为Mate 60系列的发布如平地起惊雷,整个智能手机圈都为之一振。而在这之际,业内开始有消息称:华为正计划重回全球市场,国内先行海外后发,过去三年多重技术突破为这次回归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有报道称华为中国区上半年已经完成全年利润目标。另据相关机构预测,华为Mate 60 Pro将突破已加单至1500万~1700万台,在今年第四季度或将斩下70%的高端机市场。 那么有望重回巅峰,杀回海外的华为,能否同样让昔日傍附其而生的手机周边销售商们,重燃希望的火光? “大腿”雄起,救得了连亏两年的杰美特吗? 对于手机壳大卖杰美特而言,上市近三年的发展故事足以用一句话来完美统括:成也华为,败也华为。 手机壳素来被跨境商家戏称为亚马逊吉祥三宝之一,原因在于这类产品需求量大但同质化严重,难以从差异化赛道跑出标杆品牌。为此若想在厮杀激烈的血海中存活,难免需要抱几条“大腿”。 而2006年壮士扼腕砍掉大量产品线,摇身一变手机壳生产商的杰美特,次年便迎来智能手机新纪元——iPhone横空出世。凭借自身前瞻性的发展眼光,杰美特顺势成为苹果手机壳供应商,乘借这股东风扶摇直上。 然而随着市场愈杀愈红,杰美特的竞争力也在逐渐被削弱。2013~2015年是其成立以来的一段晦暗时刻,营收、净利润双双逐年下跌,一度跌至近十年最低谷。 但幸运的是杰美特邂逅了“壳生”中另一大贵人——华为,命运的齿轮就此开始转动。彼时的华为意气风发,手机业务全球市占率一度超越苹果,2018年手机出货量更是突破2亿大关,跻身全球TOP3智能手机厂商。 乘上华为这艘大船后,杰美特的业绩重新焕发生机。2017年~2019年,杰美特对华为的销售额分别为1.27亿元、2.65亿元和3.77亿元,所占营收比例则为23.47%、40.99%和45.47%。 得益于华为的“哺育”,这三年间杰美特的营收、净利润也双双触底反弹。尽管以手机配件代工业务为核心,但杰美特2019年的利润率已然超过15%,甚至远胜于市面上不少手机厂商。也因此,杰美特很快便于2020年迎来自己的上市高光,登顶“手机壳第一股”。 彼时杰美特曾在招股书中直言,华为手机出货量的飙涨 ,带动杰美特配套手机壳业务持续增长,基于华为高端手机定位的技术升级,也令定价水平得以提升。可以看到在杰美特跟着华为“喝汤吃肉”的这一过程中,双方之间的无形捆绑也在不断加深。 是以2019年风云突变,美国的制裁利爪穿透了华为的技术心脏,也捅及依附华为之后的杰美特。华为从2020年起手机出货量暴跌,而连锁效应下杰美特上市后的首份财报同样不尽人意。 “移动智能终端产品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公司部分重要客户的业务受到影响,导致公司本年销售收入下降, 造成利润下滑。”业绩骤跌的杰美特也是坦诚相待了华为依赖症带来的挫伤。 2020年业绩颓势初显,2021年利润大幅暴跌75.16%,2022年首度出现年亏损。在华为跌落神坛的日子里,杰美特同样被命运的引线牵扯剥离出手机壳王座。 巧合的是,在华为Mate 60系列空降之际,杰美特也在近乎同一时间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度报告。 报告期内,杰美特实现营收2.44亿元,较上一年同期下降32.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734.07万元,同比暴跌66.89%。数据不会说谎——杰美特不仅尚未能遏制业绩颓势,利润漏洞短期内也很难填补上。 ▲图片来源于杰美特报告 杰美特没落的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市场:昔日第一大客户华为式微,而在这期间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同样并不景气,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为12.07亿台,较上一年下跌9.9%,另据IDC预测,2023年出货量或创十年来新低。 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杰美特自身模式的落后性。 杰美特的业务主要涵盖ODM/OEM代加工和自有品牌两大模块。而代工业务作为核心主体,虽然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但毛利率却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反观自有品牌业务则高达60%以上。因此想要突破利润瓶颈,品牌建设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尽管杰美特CEO曾在去年表示对自有品牌建设充满信心,但就上半年的财报来看,并未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上半年,杰美特ODM/OEM代工业务占总营收比例为75.11%,而自有品牌业务仅有24.89%。而最新报告显示,2023上半年这一比例扩大至8:2,自有品牌业务不仅未有迈进,反而走起了倒退路,同一时期营收近乎砍半。 实际上在大力发展自有品牌业务的同时,杰美特也加大了抱紧苹果这条“大腿”力度,在iPhone14发售时,其针对性地推出采用军工材料打造的手机壳,然而由于定价太高并未能入消费者“法眼”。 从杰美特在财报中透露的信息来看,“大客户驱动”依然是其未来的战略核心。如今华为携Mate 60系列王者归来,作为改写杰美特命运的大客户,能否再度带其“喝汤”,不免令人想入非非。 近日就有投资者曾询问华为新品高端机是否配备杰美特产品,对此杰美特则以“公司与重要客户签订保密协议”为由缄口不言。 事实上杰美特此前就已然错失过一次机会。去年5月其竞争对手数源科技曾推出华为5G手机壳,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回馈,随后股价应声大涨。但作为昔日重要配件供应商的杰美特,却并未拿下华为5G手机壳订单。 而此番华为Mate 60 Pro带来的机遇,杰美特还会再度擦身而过吗?眼下也只能交给时间回答。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凌晨苹果召开了iPhone 15发布会,和Mate 60系列相近的上市日期,也使得二者之间的较量再度成为焦点。智能手机巨头竞相发布新品,会为手机配件销售行业带来怎样的新增长点,这是之于跨境出海者而言最关心的一面。 但巨头角逐背后,同样引入深思。现阶段的华为Mate 60对上iPhone 15,尚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遥遥领先”,技术上的鸿沟非短期内所能跨越。但卧薪尝胆三载的华为靠卓越的创新能力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做不到最强,那就做绝无仅有的。 跨境出海亦是如此,在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的当下环境,做不到研发技术和产品力上的断层领先,就必须另辟创新蹊径,这不仅仅是立足于产品和技术层面,还包含内容营销策略上的进取。 正如杰美特固然拥有过硬的品质,但在兴趣电商大行其道,手机壳消费需求趋于多元化的潮流下,却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也就导致在失去华为大树庇佑后,又因竞争壁垒薄弱而被竞品们弯道超车,在品牌边缘地带苦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