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展亚马逊教练服务刚满月,却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几乎每次一对一交流时,无论是刚入门的新手还是有经验的老卖家,话题总会不约而同地转到选品和供应链上。
"一汤,有好产品也没用啊,找不到靠谱的工厂。"前天,我的一位学员拿着整理好的选品数据,一脸发愁地说。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
为什么供应链成了跨境卖家的拦路虎?
通过这一个月的教练服务,我发现供应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卖家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的找不到合适的工厂,有的被工厂坑过,还有的对接了很多工厂却总是无法达成合作。
"之前看中一个品类,BSR排名特别好,利润空间也够,但找了好几家工厂,要么起订量太高,要么样品质量不过关。"一位做了2年亚马逊的学员小李说,"现在好不容易找到靠谱工厂,人家又嫌我们订单太小不愿意接。"
我发现很多学员其实选品能力都不差,但就是在供应链环节卡住了。有数据洞察能力的卖家找不到好工厂,有产能的工厂找不到懂市场的卖家,这成了跨境电商行业的一个普遍困境。
卖家与工厂之间差在哪?
"其实我们也想接小单,但很多卖家连基本的产品规划都没有,沟通成本太高了。"前两天我走访了一家工厂,老板王总坦言。
确实,我发现卖家和工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断层:
卖家这边有市场数据、买家需求、竞品分析,但不了解生产工艺和成本结构;工厂那边有生产能力和创新工艺,却看不懂亚马逊数据,不知道市场真实需求。
就像前几天我一位做花园用品的学员,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产品机会,但跟工厂沟通时完全说不到一个频道上。工厂觉得他订单太小,他觉得工厂不理解市场,最后不了了之。
如何搭建卖家与工厂的桥梁?
经过深入思考,我决定建立一个严格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体系。这不是简单的资源对接,而是要建立一个双向赋能的合作模式。
为了确保供应链质量,我们对合作伙伴设置了严格的准入门槛:
这些要求看似严格,实则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供应链伙伴都能真正为卖家创造价值。我们会帮工厂分析亚马逊市场数据,提供选品建议,甚至协助开发新品。同时,工厂也要为卖家提供更灵活的合作方式,比如接受小批量订单、提供快速打样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