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的消息尘埃落定,供应链管理者与金融市场参与者正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密切追踪即将来临的关税政策变革。新政府对于关税的具体安排及时机选择,将深刻重塑全球贸易版图,直接影响企业运营策略、物流成本及资本流向,亟需细致研判与前瞻部署。
根据美国宪法程序,特朗普将于2025年1月20日中午正式接掌政权。未来四年内可能导致关税提高的三种机制包括:
行政行动:美国总统可以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无需国会额外批准,直接采取行动提高关税。这种机制使得关税政策的调整更加灵活和迅速。
国会立法:通过国会的立法程序实现关税的提高。这需要国会的支持和通过相关法案,例如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PNTR)等提案,这类立法可能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条约谈判或终止条约: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条约谈判,或是终止现有条约,可能引发关税的相关变动。这种机制可能会导致与其他贸易伙伴的摩擦和报复措施。
行政行动
美国新政府在无需国会批准的情况下提高关税的两种主要工具包括针对特定国家和针对特定商品的措施。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快速应对被认定为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情况,为遭受损害的国内产业提供即时保护。这一过程通常涉及一套严格的法规制定程序,包括发布草案、广泛征集公众意见、进行必要审查和分析,最终确定并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实施规则。
第301条款关税
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被授权采取措施,保护本国企业免受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影响。这一条款为应对贸易争端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2017年和2018年,特朗普政府广泛运用第301条款对中国商品分阶段加征关税。特朗普1.0时期,美国对中国实施了四份301条款的关税清单,涉及总价值约5500亿美元的中国原产产品,并为部分商品设置了排除或豁免程序。
以下是当时实施清单4关税的时间表:
从草案发布到关税实施当时也仅耗时约三个月半。鉴于特朗普团队对这一流程的熟练掌握,未来的类似行政动作很可能加速推进。假设新政府执政初期即重启此类措施,最早可能在2025年3月中旬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实施关税调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被列入第301条款关税名单中的商品,其税率或将经历剧烈变化,幅度可能攀升至50%,甚至更高。
第232条款关税
根据1962年《贸易法》第232条款的授权,美国政府有权通过关税手段保护关键商品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侵害。近年来,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政府,都曾运用这一条款来保护本国的钢铁和铝工业,对抗包括中国、加拿大、巴西和土耳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所谓不公正竞争。拜登政府在承诺寻找全球性的产能过剩解决方案之前,曾表示将继续支持并保留钢铁和铝的232关税,并计划赋予这项调查新的使命,其中包括审查现有232关税以确保它们符合支持工人、壮大中产阶级的目标,以及确保公平贸易和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并维持美国的战略核心地位,联合盟友共同对抗中国。特朗普政府曾暗示可能会使用第232条款来限制外国制造的电动车进口,以支持美国本土的电动车产业。未来,飞机、建筑设备、某些建筑材料及能源资源等商品,因其在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极有可能成为第232条款实施的重点领域。
实施流程:与其他关税工具类似,第232条款的关税措施也需经过数月的流程,包括启动调查、公众意见征集和最终决定,通常耗时两至四个月。
其他未被广泛使用的关税条款:
第338条款:允许美国总统对歧视美国产品的国家征收最高50%的关税,或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如完全禁止进口。尽管该条款已有数十年未被使用,但仍具法律效力,可能成为未来政府在特殊情况下的备选工具。
第122条款:授权美国总统为解决国际收支严重失衡问题而加征关税。这一措施同样很少被使用,但其针对经济紧急状况的特点使其在特定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国会立法
特朗普提议对所有进口商品普遍征收10%的关税或类似措施,这将触及广泛的国际贸易体系,需要经过国会的立法审批方能生效。尽管理论上有多条可行的立法路径,但从提出议案到最终通过的全过程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制定具体豁免条款方面。比如,为了防止国内外食品价格上涨,国会很可能会针对部分外国农产品设定免税项目。鉴于立法本身的技术细节和繁琐流程,即使最乐观的估计也认为,最早可能在2025年秋季前半段至年末才能正式启动立法行动,但实际情况往往更具延宕性,甚至可能延迟至更晚的时间点。
如果国会深度介入提案的辩论和修订阶段,将进一步延长整个政策的落实期限,甚至威胁其最终命运。对企业而言,此刻的首要任务是在持续监控政策走向的同时,着手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
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这一次特朗普上任后,将成为近年来权力最为集中的总统之一。共和党不仅成功拿下总统职位,还在国会参众两院分别占据多数席位,同时掌控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任命权。这种政治格局赋予特朗普政府在推行其政策议程时更大的行动自由和效率,特别是在涉及重大改革或争议性议题时,可以更少地受到来自立法机构的掣肘。
特别是在关税政策方面,得益于共和党对立法和行政部门的全面掌控,加征关税的流程可能也会显著加快。无论是启动程序、推动立法,还是通过行政手段实施,特朗普政府都将具备前所未有的效率。
条约谈判
供应链专业人士和投资者们还需要密切关注的是美墨加协议(USMCA)的最新动态,特别是在2026年即将迎来的六年期审查。根据协议规定,审查进程将于2025年7月正式启动。这一审查是协议框架中的关键节点,将决定协议的未来走向。如果三方在审查中未能达成一致并导致某一方退出协议,则会触发长达十年的终止程序;相反,若审查结果积极,则协议将至少延长16年,为区域内的供应链和贸易环境提供长期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重新谈判的可能性
尽管六年期审查作为协议内设机制并不需要国会批准,但如果美墨两国提议重新谈判协议中的核心条款,国会的参与可能成为必要条件。这种情况下,美国国会可能需审议并批准修订后的条约内容,过程可能引发其国内各行业的广泛讨论和游说活动。例如,涉及汽车原产地规则、农产品贸易、劳动标准等方面的修改都可能引发争议,这些贸易政策又往往成为美国国内政治博弈的焦点之一。
建议与展望
供应链专业人士应提前做好以下准备:
政策跟踪:定期更新USMCA审查和谈判的进展,评估潜在的政策变化对业务的影响。
情景规划:设计不同情景下的应对方案,包括供应链重组、成本调整和市场多元化等。
行业协作:与行业协会和贸易团体保持合作,积极参与相关政策讨论,为企业争取利益最大化。
无论协议审查结果如何,USMCA作为北美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框架,其稳定性和延续性将对跨境贸易和供应链格局产生长期影响,值得各方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
如何应对
面对关税调整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专家应积极联动海关代理,实时跟踪政策变化,为可能的对策做足准备。以下四项关键举措可帮助企业未雨绸缪:
详查第301条款覆盖范围与豁免资格
深入研究当前被第301条款关税波及的商品目录,结合自身业务情况,评估是否有资格申请关税豁免。企业应仔细衡量申请豁免所需的投入与回报比,提前布局可能的减免途径,最大化降低成本。
协同财务部门,审慎筹划存货策略
供应链部门应与财务团队紧密协作,综合考量关税变动对进口品价差的影响,考虑是否需提前购入物资。适时囤积原材料或成品,有助于锁定较低的价格,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关税涨价风险,保障生产链稳定运行,减少经济损失。
开展全方位风险建模与关税压力测试
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同关税场景,进行详实的风险评估,量化分析关税升降对各个环节的连锁效应,如生产成本、采购成本、物流费用及对最终产品定价的影响。通过模拟演练,企业能够精准识别潜在威胁,预先设计应对预案,提升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
构建多元供应链网络,强化抗风险韧性
增强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开发多元化供货渠道,挖掘不受关税干扰的替代市场,或在多地建立生产据点。一个分布式的供应链架构有利于迅速响应突发状况,分散集中式供应链面临的脆弱性问题,保障供应链连续性和安全性。
总之,供应链专业人员应当敏锐洞察政策风向,主动出击,调整策略,确保企业在变幻莫测的国际贸易环境下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