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字贸易?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对此尚未达成共识。为应对数字贸易和可比数据日益增长的需求,2019年3月,经合组织(OECD)、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共同发布的《数字贸易测度手册》界定了数字贸易,并构筑了数字贸易的基本框架。
数字贸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以数字订购或数字交付方式进行商品或服务的国际交易。数字贸易基本框架由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方式组成,系统回答了谁在交易(买方与卖方)、在哪儿交易、交易什么(产品类型)、如何交易的问题。在数字贸易框架下,交易主体是企业、政府、居民、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交易的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交易方式(类型)是通过数字中介平台进行,以数字方式订购、数字方式交付为主。
相比传统的宏观经济统计,数字贸易的统计有所不同。今年8月,WTO、OECD、IMF和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共同发布了新版《数字贸易测度手册》,全面总结了数字贸易统计中涉及的各方面问题,为如何衡量数字贸易提供了框架和实用指南。
《数字贸易测度手册(第二版)》共分为6个章节,从概念、定义、核算框架、编制方法等角度进行核算指导,并讨论了核算实践中各个方面的影响。新版手册提出,编制数字贸易数据应整合不同来源信息进行核算,定义了数字支付贸易,确定了数字支付贸易数据的编制步骤,同时还提供了一个报告模板,建议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使用情况调查”以及对相关信息的全面收集来保证数字贸易总额估算的准确性。
目前,中国的数字贸易统计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数字贸易统计体系的建设需要完善顶层设计,其中涉及统计口径、数字交付测度、数据颗粒度等若干问题。同时,数字贸易统计工作也面临数据跨境流动通道不畅、数字服务市场开放程度不高、数字治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国际形势严峻等挑战。
9月15日,国内首部数字贸易统计测度专著《中国数字贸易测度的理论研究和实物探索》发布。该书由国家数字贸易专家咨询组成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贾怀勤主持研究和总纂,由国内多家智库、多位高校专家分工协作完成。该专著以数字贸易测度为纲,用理论和方法引领,测度实物跟进,呈现了自2018年以来中国数字贸易测度研究的动态脉络,总结了数字贸易测度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
来源:《数字贸易测度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