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石头科技成长史:投入数亿努力三年,打破扫地机器人的智障魔咒

深响
2020-09-19
59
shoptop 【建站扶持计划】

免订阅费,免费SEO与代建站,16大主流媒体免费开户

   立即查看>>

大数跨境
导读:做好一个家务“工具人”不简单。
石头科技成长史:投入数亿努力三年,打破扫地机器人的智障魔咒

 核 心 要 点 

  • 扫地机器人是一个需要持续迭代创新的产品,需要企业保持长期投入该领域的决心。

  • 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和对前沿技术的不断探索,是企业构筑自己护城河最好的方式。

对现代人来说,做家务绝不是一个轻松活,大部分家庭清理房间地面的方式,似乎与前人并无二致,仍旧依靠人力一点点扫、拖、擦。但如今的上班族们996回家后,很难提起精神拿起工具打扫卫生。

 

因此,在扫地机器人诞生之初,人们出于对从打扫卫生、做家务中解脱出来的期待,对扫地机器人曾寄予厚望。然而,因为并不理想的产品表现,号称“智能家居”的扫地机器人逐渐被安上“智障”的名号。扫地机器人在2014年、2015年被连续评为双11买了就后悔的产品之首,成为大多数人一个月内就闲置的产品。

 

到近几年,仍有数次网友的大规模吐槽事件。

 

石头科技成长史:投入数亿努力三年,打破扫地机器人的智障魔咒

来源:微博

 

网友们的集体吐槽,实际上反映的是扫地机器人本身并不完美的产品体验,也凸显了智能家居行业还有不少需要突破的瓶颈这一现实。

 

扫地机器人早已不算新鲜发明,距今已有不短历史。那么,在人工智能家居迅速进化的今天,扫地机器人们变“聪明”了吗?

从吸尘器到扫地机器人

很少有人知道,看似现代的扫地机器人,实际年龄已经100多岁了。

 

扫地机器人的前身可追溯至1898年人类第一台吸尘器的诞生,在此之后,度过了将近一个世纪,世界上才出现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扫地机器人雏形。

 

1996年,瑞典家电巨头伊莱克斯(Electrolux)制造了一款名为“三叶虫”的扫地机器人,这台机器具备了现在智能扫地机器人的部分元素,它通过超声波探测避障并构建房间地图实现了产品上的突破。这款机器在2001年实现了量产,但是价格非常昂贵,定价2000多美元。

 

石头科技成长史:投入数亿努力三年,打破扫地机器人的智障魔咒

伊莱克斯(Electrolux)“三叶虫”扫地机器人

 

2001年,Dyson、LG两家公司先后研发了自家的扫地机器人,但由于尺寸巨大、造价昂贵,都未能成功打开市场。

 

2002年,军工机器人出身的iRobot 发布了真正意义上的家用扫地机器人Roomba,售价为199.95美元。随后,许多企业都加入了生产制造扫地机器人的行列。

 

虽然真正意义上的扫地机器人自诞生至今已经接近20年,但在行业发展前期,从用户产品体验的角度出发,扫地机器人一直没有达到人们对智能机器人清洁家居的理想预期。

 

从技术角度讲,早期扫地机器人在产品体验上仍无法令人满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早期产品为随机式扫地机器人,由于无法构建清扫地图,易出现漏扫及重复清扫情况,导致清扫效率较低,用户体验感较差,制约了扫地机器人的市场渗透速度。

 

第二,规划式扫地机器人的逐步成熟加快了扫地机器人的普及,该类产品增加了导航定位,其中惯性导航依靠陀螺仪、加速度计等惯性传感器获取位置、速度等信息。但此类型的机器仍存在精度较低的情况,会使其在导航过程中出现误差,如果在大面积及复杂地面环境下,误差会更大。

 

虽然早期扫地机器人的技术仍需完善,但自2015年开始,受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推动,扫地机器人在国内市场的认知度迅速提升,扫地机器人一时成为热门产品。

 

然而,市场需求的爆发与产品的不成熟之间呈现了巨大落差。

 

传统扫地机器人在技术、产品层面的制约,使得扫地机器人在寻路清扫和返回基座充电时仍会出现各类问题,从而导致清扫不彻底或者死机无法返回充电座等状况。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让扫地机器人很快背上“智障”的称号,微博上一度掀起了对扫地机器人的吐槽潮流。

 

虽然网友们的吐槽劝退了不少对扫地机器人有兴趣的潜在用户,但简单体力劳动的智能化、自动化显然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和无法阻挡的趋势,这意味着巨大机会,而如何真正敲开市场的大门,则取决于参与者投入的决心。

 

2013年,科幻电影《环太平洋》在院线上映,因为研发魔图精灵并且取得巨大成功,进而被百度收购的创业者昌敬,被影片中机器人打怪兽的场景感染,感受到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所代表着的未来的趋势,在与朋友头脑风暴后,决定再次创业,创办了石头科技。

 

石头科技成长史:投入数亿努力三年,打破扫地机器人的智障魔咒

电影《环太平洋》效果图

 

这个看似感性、无厘头的创业想法,在实际操作中要考虑的问题不少。根据昌敬在此前对外分享时表露的信息显示,其在创业时重点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 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 风口是什么;

  • 是否有护城河;

  • 自己在该领域是否有自己的优势。

 

“我们都对机器人感兴趣,觉得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代表着未来。”

 

昌敬认为,扫地机器人处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交叉中心,是软件和硬件结合的产品,它的软件需要核心算法、数据资源和计算能力的加持。在硬件方面,机器人的导航定位从陀螺仪、加速度计等惯性传感器,到激光导航、视觉导航的应用,硬件设备的升级也必不可少——这决定了扫地机器人是一个需要持续迭代创新的产品,需要企业保持长期投入该领域的决心。

 

身处其中,昌敬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不易深有感触,其曾表示,“因为创新有风险,不能太功利,所以我其实在这次创业过程中最大的感触是心态要好。我们其实整体一直以来心态都保持得不错,公司很低调,也没有很激进,大家比较平和。欲望越大容易走形,会做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所以我的签名档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们只管去做就行了,不要计较最后的结果。”

 

决心与耐心为石头科技奠定了企业底色,而如何能取得实际突破,还需要从具体的事情入手。

怎么做好一个扫地机器人

扫地机器人复杂的使用场景决定了其在研发、生产等各环节都要充分理解用户需求,并真正围绕产品品质做投入。基于这个核心,石头科技进行了诸多探索。

 

在扫地机器人的品控上,一个需要注意的典型问题是机器人模具的精密度。精密的模具要求毛边“可见不可摸”,成本相比普通模具会高出5-10倍。低成本的模具虽然不影响功能,但细微之处的差异就是品质感的体现,最终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为保证高品质的模具质量,石头科技最终选择了乐高的供应商来提供模具材料,产品质感得到保证。

 

同时,扫地机器人机身表面涂抹的粒子材料也是品控的重要一环。普通粒子材料涂在机器上,在机器长时间使用后表面会开始变黄。德国的塑胶粒子材料虽然价格稍高,但使用寿命更长,机身不容易变黄,让产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成本与品质间,石头科技再一次选择了后者。

 

石头科技成长史:投入数亿努力三年,打破扫地机器人的智障魔咒

扫地机器人模型图

 

除了对品质的把控,石头科技在服务体系、核心技术上也做了大量投入。

 

做好扫地机器人的难点之一是机器脱困,需要机器能适应不同用户的复杂使用场景。为了第一时间解决用户的问题,石头科技组建了几个超大的用户沟通群,有BUG就第一时间在群里解决。

 

在石头科技内部,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上海有一个用户,扫地机充电只能充40%,在用户群里吐槽。那天只有一个石头的员工在上海,这个员工直接打车到用户家,现场给用户刷机,解决了问题。用户后来看石头发布会,才发现那天“不声不响”来家里上门维修的员工,竟是石头科技联合创始人、CTO——吴震。

 

直到今天,石头的用户群依然活跃,当用户可以跟公司平等的对话时,公司也可以更接近用户、懂得用户。

 

支撑石头在产品设计和用户服务上打造更好体验的底层基础是技术,事实上,底层技术是一切做扫地机器人的企业需要构建的核心竞争力。

 

对扫地机器人而言,达到高效完整的清扫,需要实现合理的路径规划,其中,LDS是核心部件,有了它,扫地机器人才能探测周围的环境。石头科技需要的LDS每秒扫描5圈,每圈360个点,也就是每秒要扫1800个点。这个应用场景很罕见,只有工业级的照相机才有这个需求,全球也极少有此类供应商。据官方介绍,为了更好的实现完整清扫,石头科技“逼迫”自己研发了一款LDS。

 

在研发过程中,石头科技发现开发LDS最重要的是图像传感器,CTO吴震找到了一家技术过硬的做图像传感器的美国公司,花了不少功夫才让这家公司接下了匹配石头科技需求的订单,此举令石头科技生产的LDS成本大为降低。2016年8月31日,米家扫地机器人宣布定价为1699元。但是那时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在此之前,这个价格连扫地机器人的一个零部件也买不到。石头科技打通产业链、降低整个行业的成本,让扫地机器人行业进入LDS时代,这同时也为石头科技的产品构筑了底层竞争力。

 

石头科技成长史:投入数亿努力三年,打破扫地机器人的智障魔咒

扫地机器人技术路线发展概览

 

除了LDS在扫地机器人上的开发应用,石头科技在机械设计、流体力学、精密光学和电控系统等硬件系统的研发和创新上亦有不少技术积累。

 

产品、技术和市场上的日渐成熟为石头奠定了登陆公开资本市场的基础,今年2月,石头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招股书显示,2019年,石头科技在研发上的投入为1.9亿元,截至2020年上半年,石头科技内部从事研发的人员约占公司总人数的54%,累计取得境内外专利207项,其中发明专利66项。

 

硬件技术的累积进步,离不开产品大量的实战测试。为了让扫地机器人真正解放人的双手,石头科技开展了“放羊计划”。所谓“放羊计划”,就是把扫地机器人当做小羊一般每晚放出去,让它在复杂的测试环境中随便跑,早上去找被困的“小羊”,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晚上再放出去,周而复始。

 

通过不间歇的连续测试,石头科技的扫地机器人累积了3000多种脱困方案,不断优化产品路线算法。在每一次OTA升级中,新的脱困方案算法会更新至用户端供用户使用。

 

石头科技成长史:投入数亿努力三年,打破扫地机器人的智障魔咒

 

根据京东、淘宝等国内主要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石头科技旗下的扫地机器人销量处于平台前列,产品好评率稳定在97%以上。在小红书、知乎等社交媒体平台来看,石头科技今年推出的旗舰产品T7 Pro也收获了不少好评。

 

而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石头科技还将线上渠道扩展到了海外200余国家。

 

多管齐下帮助石头科技不断打开了更大的市场,实实在在的数据是最好证明。

坚持的价值

根据石头科技的招股书显示,石头科技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的营收分别1.83亿元、11.19亿元、30.51亿元、42.05亿元。营收始终处于增长的快速道上。

 

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和石头科技构建自主品牌产品策略的原因,石头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77,629.70 万元,同比减少16.42%;实现利润总额54,294.04万元,同比增长18.9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6,037.49 万元,同比增长19.42%。从石头科技历年来的扣非净利润率来看,今年二季度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

 

数据的背后是实打实的市场成绩:2020 年1-6月,石头科技共销售96万台扫地机器人,实现销售收入17亿人民币。其中,公司自有品牌扫地机器人实现销售75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4.8亿人民币,自主品牌收入占比提升至83.62%。

 

根据财报说明,以上成绩主要得益于公司努力拓展自有品牌销售渠道,加大品牌推广力度。

 

打通自主品牌渠道后利润率大增,主要得益于石头科技近几年在扫地机器人赛道上的持续积累,这帮助其既赢得了用户的口碑,也在产业链上树立起了自己的技术和成本壁垒,进而提升了盈利空间。这些都是石头科技过去几年的投入成果最直接的成绩单。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石头科技踏实的投入获得了正面的反馈。今年2月,石头科技登陆资本市场时的发行价格为271.12元/股,如今,其股价已翻倍,最高达到544.98元。

 

前行至今,在智能清洁机器行业,石头科技走过的每一步都留下了清晰的脚印。得益于行业参与者的不断耕耘,智能清洁机器人行业的竞争逐渐由蓝变红,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持续发力、扩大份额,构建好自己的护城河,是石头科技今后要考虑的问题。

 

但已经走过的路能够为石头科技指明前行的方向: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对前沿技术的不断探索,帮助石头科技在并不容易的科技创新领域闯出了前路。而对这一理念的坚持,将帮助石头科技获得更大的回报。

石头科技成长史:投入数亿努力三年,打破扫地机器人的智障魔咒
石头科技成长史:投入数亿努力三年,打破扫地机器人的智障魔咒
文章来源:【深响】公众号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深响
挖掘增长密码,探解生意本质。
内容 2029
粉丝 0
关注
深响 挖掘增长密码,探解生意本质。
总阅读170.6k
粉丝0
内容2.0k
主页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