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天的声浪正在涌向富士康,情绪与问题齐飞,事实与谣言一色。
过去几天里,网上到处是富士康郑州工厂的消息。
前有大量年轻的工人拖着行李,走在公路上、高速边、田野里,不惜徒步上百公里,只为“逃离”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工厂。
后有政府关怀,各个县区组织车辆、人员、物资接人回家。
真真假假,虚实相混。
不断有网友质问:厂内工人遭受如此磨难,富士康难辞其咎,为什么还不关掉工厂?
是啊,疫情把工人拖到这个程度,富士康为什么还不停工呢?
富士康危机,代工厂们何去何从
事情不该只看表面。
这次富士康疫情,一旦整个工厂整体停工富士康就无法在工期之内向苹果公司交付产品,随之而来的便是巨额赔偿金,如果支付了这笔赔偿金,富士康恐怕不死也要半条命。
这便是供应链里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代工厂面临的困境,利润低、没有话语权。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对富士康的过度依赖,从iPhone 4s开始,苹果公司就陆续让和硕科技、广达电脑、纬创集团、英华达、比亚迪等加入了iPhone的代工。
郑州富士康始终没有被替换掉是因为,一来郑州富士康只是代工,没有技术优势。二来如郑州富士康这样规模的代工企业不好找,这就给了郑州富士康一定程度的喘息空间。
有些人可能会硬气,说苹果的订单丢了就丢了,为什么要害怕。要知道印度、越南,或者卯足了劲要发展经济的南亚小国,比起中国,他们更渴望“劳动密集型”产业,苹果的选择有很多,郑州富士康的订单一旦失去,再想拿回来,那就太难了。看看那些被苹果抛弃的代工厂的下场,很难说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因为缺乏核心技术,苹果拿捏起这些代工厂和玩泥巴一样。
曾为苹果提供镜头的欧菲光,在被甩之后净利润直接就降了93% ,还有不少原果链公司被分手之后,直接走向了破产。
就算是富士康,去年的手机代工业务净利润也是负的,反观苹果呢,净利润足足有 25.8%。没有核心技术的打工人,就是这么惨。
无独有偶,代工厂的遭遇大同小异。
再来围观美妆圈。由于上游工厂的饱和,代加工生意的客户流动性非常大,挖客户的现象很普遍。数据显示,我国化妆品生产企业已经由1980年的70余家增长至2020年的5000多家,竞争十分激烈。
一位在义乌拥有8000平方米美妆工厂的负责人说,从去年开始,行业内已经听到不少小工厂倒闭的消息。
“在广州白云区那一带,聚集着全国最多的美妆代加工厂,去年倒了不少。义乌这里很多原本做美妆产品的,要么直接不做了,要么改行去做刷子等化妆品工具,或者化妆品包材。这些商品属于百货,管控上不会像化妆品这么严。”
在产品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大品牌会选择最便宜的工厂,在国内生产出美妆产品,再把产品向海外出,价格被一再压低。
“比如完美日记想找代工厂,工厂A出一个价,工厂B为了拿下这个品牌客户,就会降价,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
代工厂们想要改变这个被动的局面,就必须做出转型。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做自有品牌、扶持新品牌,成为工厂转型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选择。
面对不可阻挡的趋势,或许是意识到没有品牌就只能赚个辛苦钱。富士康开始把目光瞄向其他领域,比如造车。
在 10月18日鸿海公司(富士康的母公司)的科技日上,也就是他们老板郭台铭生日的那天,富士康一口气发布了三辆车,可以说是排面十足。
分别是两厢车Model B 、电动皮卡Model V ,还有Model C 量产版,这名字一听就泛着一股特斯拉的味道。
然而富士康求变模式,究竟是继续走富士康制造,还是富士康智造,我们有待观察,毕竟发布新车之时,富士康同时也表示,“希望未来能给特斯拉代工”,显然富士康还是不想放弃代工这条赚钱之路。
比起富士康,上文提到的美妆工厂或许对自身有更清晰的认知。之前他们虽然不甘只沦为代工厂,但是给大品牌代工的经历也让这些工厂尝到了不少甜头,工厂也十分需要这些大品牌的背书,因此这些工厂也越来越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
实际上,这些工厂早就有了自己做品牌产品的实力,而且也并不缺乏机遇。“比起品牌,消费者已经开始关注产品本身。打开B站、小红书,你可以看到大量成分党,在给你安利小众的产品。它们或许不是大牌,却同样能吸引不小的消费群体。”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对于工厂转型来说,是个不错的消息——拥有源头货的工厂,或许可以直接绕过品牌方,自己走到消费者面前,做独立站或者平台,让消费者看到自己的产品。
再以玩具行业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和出口国,鼎盛时期中国企业雄霸海外玩具市场80%的份额,千人规模的工厂在深圳、东莞比比皆是。
但大部分企业主要给海外品牌贴牌生产,自己不做IP,依赖国外IP授权做周边性开发。即便是本土玩具品牌,产品的安全性、乐趣性、益智性方面都做得很差,完全无法让消费者满意。
后来国内出现了POP MART(泡泡玛特),这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潮流文化娱乐品牌。发展十余年来,POP MART泡泡玛特不断围绕全球艺术家挖掘、IP孵化运营、消费者触达、潮玩文化推广、创新业务孵化与投资五个领域,构建了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综合运营平台,让国内玩具代工厂们看到了核心技术与品牌的力量。
由此看来,只有走品牌化路线,打造自己的强IP、强品牌,占据微笑曲线的两端,企业才能摆脱赚不到钱、一切看别人脸色的尴尬境地。
大破大立,晓喻新生
有人形象地把经营品牌比喻为开车,企划、研发、设计、制造为前轮,后轮则是经营管理、渠道销售、品牌建设。在我们看来,代工厂要走品牌路线,肯定也必须围绕这几个环节做文章。
首先来讲,外贸代工企业如果看好一个行业、赛道,应尽早明确战略布局,争取先发技术优势。
巨星科技目前是一家专业从事中高档手工具、电动工具等工具五金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是国内五金工具行业规模最大、技术最高和渠道优势最强的龙头企业之一。
巨星科技起初是纯做贸易,几年后才建立了自己的工厂,从研发、生产到包装,开始了工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世界知名工业手工具品牌STANLEY 、国外大型商超沃尔玛、Tesla、 LG Chem等,都是他的客户。
然而看起来发展势头大好的巨星却有着自己的痛点:单纯做OEM只能等着客户下单,一单完成之后谁也无法预计下个订单什么时候来。企业要想实现长期发展,必须做自有品牌,要把议价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巨星科技正式加入亚马逊,进入跨境电商领域,从曾经的第一批民营外贸企业,变成了亚马逊上的直营卖家,目前旗下已拥有Sheffield、WORKPRO、ARROW、PONY&JORGENSON、BeASK等品牌。
(图源:巨星科技官网)
通过线上将商品销售给海外买家,凭借着自身的技术优势,并利用一系列亚马逊B端专属工具和资源,实现业绩新的增长。
经过几年的发展,巨星科技现已是“国内国外+线上线下”遍地开花的模式。就跨境电商而言,巨星科技入驻了包括亚马逊、沃尔玛、HomeDepot、LOWES、欧洲Kingfisher、加拿大CTC在内的多家综合平台及家居户外垂直平台。
行业内的标杆企业,也让广大跨境电商行业卖家看到,专注、创新和品牌的力量。
在这样一场外贸代工企业的转型浪潮中,外贸品牌化似乎变的急迫和必须。
不过代工厂出海未来的发展趋势或许应该是,柔性生产并辅以品牌营销、渠道规划等多方位布局,以适应更加多样化和碎片化的市场现状。
一个成熟完整的海外市场品牌应该包括,品牌认知度、品牌美誉度、品牌的忠诚度。归根到底,还是要我们自己的产品掌握核心技术,有特色且优质,才能有自主权、话语权及更高盈利空间。